齊琅儀醒來後,發現自己被她用琴絃綁在椅子上,秦桂珍問“不知公子何時猜到,又為何只身來此”齊琅儀眼睛一瞪說“姑娘懷揣目的來此,不應該先說理由嗎?”秦桂珍反問到“公子的命捏奴家手裡,應當先回答奴家才對。”齊琅儀看她眼神清澈,這種情況只能賭一把,堅定的說“士為知己者死,大不了喊來家丁,你殺了我,你也會被抓住,誰也別好過。”“公子既知奴家易容,下次換一張再來便是。”齊琅儀一慌把這事兒給忘了。

秦桂珍突然上前掐住他的脖子說“公子覺得,奴家不會動手嗎?”齊琅儀心裡很害怕,但是絕對不能表現出來,鎮定一下繼續說“可以試試,只要你被抓住,易容又怎樣。”“公子認為,那些家丁能夠抓住奴家對了,就你這三腳貓也敢隻身前來,怕是你也不確定,看來奴家被公子誆了個徹底。”二人四目相對僵持了一會兒,齊琅儀突然不自覺的說了一句“你的眼睛,好似璀璨星辰一般。”

秦桂珍鬆開手,拉過椅子端坐在齊琅儀對面說“公子足智多謀,勇氣可嘉,奴家的確不會對公子如何,畢竟此行李府,只是來混吃混喝罷了。”齊琅儀說“秦姑娘此言,在下不太信啊。”秦桂珍委屈扭捏的說“自那日分離,日夜思念公子,茶不思飯不想,餓暈後又幸得公子所救,真是上天給的緣分。”“姑娘還是說點自己也能相信的吧。”秦桂珍知道自己最大的失敗就是輕敵了,面前這人絕對不是平時自己看到的那麼簡單,才會被下人們推崇,明白的有些晚了。

知道不能再編了,坦誠的說“奴家自幼隨師父山上修行,本就粗茶淡飯,下山後不成想繼續清湯寡水,哎……沒辦法。”齊琅儀這就明白了,她不是衝著李家,而是衝著自己來的,不管她講的是真是假,現在可信的,估計只有來吃美食是真的,一時間不知道怎樣處理,沉默許久。

秦桂珍說“公子不必如此,你我皆有秘密,應互不打擾,李家若有難,共同幫襯便是了。”齊琅儀想想也是,但不能讓自己理虧,說到“姑娘既然如此隨意,何不撕下偽裝,坦誠相見”秦桂珍輕蔑一笑說“曾在師父面前立下重誓,只有在心儀之人面前,方能以真面目示人。”

突然站起來,看著齊琅儀眼睛說“公子是否能夠解答奴家心中疑惑”齊琅儀說“疑惑既在心中,答案自然也在心中。”秦桂珍捏著一根琴絃向外拉,齊琅儀吃痛喊到“停!我說!我說!”秦桂珍笑著說“公子方才豪言壯語,怎麼這就妥協了,奴家還沒玩夠呢?”說完手一鬆,齊琅儀才算是好受一些,眼睛一轉說“姑娘既然對李家並無加害之意,在下自然不必硬抗。”

低頭看看身上的琴絃說“能否先解開”秦桂珍說“公子油嘴滑舌,看人也準,解開後不定何種理由推脫,如此穩妥些。”齊琅儀嘆口氣,這就是他不想和聰明人打交道的原因,自己都被猜透了,無奈的說“姑娘易容高超,但下次請把手和身形都改一改,你的手太好看了,身高也沒變化,所以才來試探一番,其實姑娘若是咬死不認,在下也沒辦法。”

秦桂珍一愣,想想每次因為懶,只修改了面容,扮丑時寬大的衣服會遮住所有,沒有誰會死盯著女孩子的手和脖子看,所以這也是第一次被發現,嘆口氣說“之前小覷了,公子的眼力不一般。”齊琅儀問“還有一事不明,那麼多方式引起李府注意,為何用最簡單卻容易被懷疑裝暈”秦桂珍尷尬的說“並非裝暈,而是一路打聽之下,總想著見到公子後便可吃到美食,從而一整天米水未進……”

齊琅儀無語的說“你是小孩子嗎?”秦桂珍理不直氣也壯的說“奴家下山不過半年,這才尋得些樂趣,有些孩童心性自是正常。”齊琅儀也不再糾結這些了,如此心性,也就只能相信她下山不久,未接觸人情世故了。再次說到“既然疑惑已解,可否放開在下”秦桂珍解下了琴絃,齊琅儀看著身上被琴絃劃破的衣服說“再入兩分,在下就真的死了。”

秦桂珍一臉奸笑說“奴家還等著公子再添新菜,怎會捨得公子身亡。”齊琅儀突然走上前,一步一步的靠近,秦桂珍一臉茫然,再動手不太合適,只能一步一步的後退,直到床邊。齊琅儀突然說“你從未殺過人。”秦桂珍冷著臉說“你若非要試探,下次定會吃苦頭。”齊琅儀迅速向後退說“不了不了,在下與姑娘定會坦誠相待,相敬如賓,沒什麼事就不打擾姑娘休息了。”說完拿起長棍就要離開,秦桂珍甩起手中琴絃抽在門板上,哐的一聲,在他離開前把門關上了。

齊琅儀哭笑不得說“姑娘還有何事?”秦桂珍再次強調說“公子雖知奴家真名,但在此外人面前,還請繼續稱呼凌音。”齊琅儀連忙說“一定!一定!在下告辭!”開啟門小跑著出去,回去這一路,想了想方才發生的事。對她最大的印象就是,一位涉世萌新在玩大佬的號,關鍵還不知道等級究竟多高,如果她說的都是真的,才能說得通所有反應。悄悄地把長棍還回去,便也回屋睡覺了。

齊琅儀雖說昨夜那頓折騰勞累不堪,但今天絕對不敢晚起,若李老爺回門,發現還有下人沒起,這絕對要遭罪啊。和蟲子一樣扭來扭來,坐起躺下,清醒一點後,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把衣服穿上的,整理整理出門先去找李天賜。卻發現不在臥室,現在也沒到飯點,打聽後才知道,不久前剛去書房。

走到書房一開門,凌音撫琴,李天賜寫字,看著凌音完全沒有剛睡醒的樣子,心想習武之人了不起啊,睡那麼少還這麼精神,遲早猝死。李天賜聽見門響一抬頭,笑著說“齊兄來的正好,方才整理近日心得,還望指點。”齊琅儀也好奇他寫了什麼,走過去後李天賜將紙轉向,凌音也好奇的走過去,齊琅儀看個大概,寫的雖然都是最近聊的事情,可這寫法,不僅用的全是書上的語句,對一些情節也是概括的十分簡短,問到“你這是寫心得還是摘抄不對,摘抄太貶低你了,應該說這是默寫。”

李天賜並不明白他要說什麼,凌音突然說到“少爺,奴婢斗膽一言,心得乃是整理心中所想,而非吟詩作對,若句句不離經典,又怎能說是個人心得”李天賜將兩個人的話一綜合,就知道什麼意思了,直接把面前這張紙撕了,對凌音說到“不想凌姑娘同樣學富五車,小生佩服。”凌音連忙行禮說“豈敢豈敢。”

李天賜又對著齊琅儀說“齊兄,這腔呼叫詞一事,已多次……”齊琅儀打斷他說“停!多年習慣,改不了。”一旁的凌音看他二人相處時間不長,就能如此包容對方,也是一陣新奇。李天賜已知錯在何處,又開始從新寫,寫過一次後寫的很快,一旁的齊琅儀也在補充著一些情況,快寫完時,外面傳來家丁的聲音說“啟稟少爺,老爺已到三里外。”

聽到這話二人開始準備出去,唯有李天賜繼續邊寫邊說“勞煩凌姑娘在此等候,稍後若聽聞有人來此,便撫琴昨日那曲。齊兄隨我接見,雖不知所備何物,本少相信必定非常人所見,依父親習慣,自會先來書房放置。”凌音行禮回答“領命。”齊琅儀想,別人都回答個是,她回答領命,難道和軍營有關係

開玩笑的說“如此說來,凌姑娘能否為李老爺及時留下好印象,還要看在下所獻之物”李天賜抓緊寫完並未答話,凌音靠近齊琅儀小聲說“若公子未能令奴家留著李府,奴家便將公子綁了,做隨行鐺頭。”齊琅儀一陣惡寒,落在這人手裡還能有好小聲說“凌姑娘放心。”

李天賜寫完後,帶著齊琅儀前往大門口相迎,一輛馬車從遠處駛來,下來一名衣容華貴,身材偏瘦,一看就十分乾練的中年人,而後下來一名身材魁梧,看起來和藹可親的年輕人,偶爾會聽到李天賜談論自己母親如何,但此次並未見到,小聲的問“你母親呢?”李天賜回答“上月回孃家,辦完事情便回門。”

二人走上前相迎,李天賜行禮說“孩兒恭迎父親歸來。”李老爺點點頭,李天賜又轉向年輕男子說“哥。”男子笑著說“此行收穫頗豐,無需擔心。”李老爺看向齊琅儀問“這位是……”齊琅儀上前行禮說“在下齊琅儀,重傷時蒙李二公子搭救,故留府上以報恩情,今日聽聞老爺回府,故獻上一物。”說完從袖子裡拿出魔方雙手呈上,李老爺說“有心了。”接過後看了一圈。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目中無人

幼兒園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