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天剛亮,蘇豐就下了山,讓人去叫張詔來西山。

等了一個多時辰,張詔拍馬趕到。

“蘇兄,叫我來有何事?”

蘇豐“張兄,我過兩日要跟著老李回上京去,今天叫你過來,是想交代一下西山的後續工作。”

張詔著急的說道“這麼急?蘇兄,這西山才建設不久,不能等建設完成後再走麼?蘇兄你是知道的,我對這方面是一竅不通。”

蘇豐回道“無妨,這西山後續,其實我在與不在都不重要了。

作坊已經快修建好了,只要作坊開始運作,銀錢就能源源不斷的來。

有銀錢作為基礎,這西山後面的建設,也就不成問題了。

我已經找好兩個人教他們手藝,以後就由他們來管理釀酒的事宜。

還有田地,你從西山調走三萬人吧,連著城外的災民。加起來種這壽安的田地應該是夠了。

至於還田於民,現在還不能還,你不能先開這個先例,還是租吧。

養老院和福利院還請張兄照看一二,都是些可憐人。

其他的倒沒什麼了,這西山就拜託張兄了。”

張詔“蘇兄放心,我會看著的。只是這酒該賣多少銀錢?”

蘇豐回道“我釀的酒分兩種,一種是時間上很快,另一種至少得要四五個月。

快的,就買三兩銀子一斤。另一種等釀出酒來再說吧,效果好的話二十兩一斤也能賣出去。”

張詔遲疑的說道“這麼貴?蘇兄我壽安最好的酒,也才賣五錢銀子一斤,這...”

“放心吧,屆時酒釀出來你嚐嚐就知道了。

這我還是說的是賣給商賈的價格,商賈買來運到別的地方去,價錢少說翻一倍。”

“好,蘇豐可還有別的事要交代的嗎?”

蘇豐思考了一下

“算了,就這些吧。這一趟確實走的有些突然,其他的等我想起來了,寫信跟你說吧。”

“如此也好,那我就提前祝蘇兄一路順風。我縣衙還有事,不便久留。蘇兄咱們上京見。”

“上京見,張兄保重。”

蘇豐等張詔走後,又叫來了幾個建築隊長,叮囑了他們一番。

等幾個大隊長也走後。

蘇豐又來到養老院福利院,跟老人們聊了會天,陪孩子們玩耍了一會。

一上午就這麼過去了,午時剛過,李四李五帶著蘇豐要的器械和酒回來了。

蘇豐帶著二人把器械組裝了起來,然後教會二人怎麼使用。

臨近太陽下山,買來的十斤劣酒,蒸餾出了兩斤蒸餾酒。

蘇豐對這個結果還是比較滿意,隨後叮囑了二人一番,再給了二人一個釀酒配方。

至此蘇豐覺得自已的壽安之行算是結束了。

第二天,天剛亮,一輛馬車緩緩駛出西山荒地。

馬車上司徒辰親自駕車,為什麼是司徒辰駕車那?因為在場的就他會幹這個活,唐李兩個大孝子早就心安理得的坐在車廂裡。

蘇豐坐在司徒辰旁邊,唐李二人在車廂裡不知又在爭論什麼東西。

蘇豐也沒心情聽他們的談話,坐在車簷上時不時回頭看看西山。

司徒辰看蘇豐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沒敢開口說話。

怕安慰蘇豐兩句,蘇豐直接轉頭不走了。

直至馬車走遠,遠到看不到西山。

“蘇小友,老夫看你心事重重,可是在擔憂西山荒地上的百姓?”

蘇豐一嘆“一半一半吧,前路漫漫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

“上京?”

“嗯!我本想在這西山待到七老八十的。我又怕哪天張兄高升,這西山就不是我說了算了。”

“小友的理想只是這小小的西山?”

“理想,是需要自身的力量來支撐的。

司徒先生你也不用勸我什麼,我前往上京只是為了躲避遲早要到來的戰亂而已。”

司徒辰一嘆也沒再說什麼,默默的駕著馬車。

一個月後,一行人終於抵達了上京城。

馬車到了上京城城門,一行人下了馬車。

蘇豐下車後,站在原地仰望上京城。

“真高啊,這城牆得有七八丈吧?老司徒你能翻過去麼?”

“小友,想上去看看?老夫可以帶小友上去一觀。”

“算了,沒什麼好看的,這一路你讓我看的也夠多了,是吧?老司徒。”

“小友聰慧。”

“我能不聰慧嗎?正常人騎馬走官道,十天半月就能到上京。您那?有官道不走,非要走小路。

那裡偏僻您往哪走,不就是想讓我看看這大秦百姓過的有多苦,有多難麼?”

司徒辰“小友,既然...”

蘇豐“打住,我看到了大秦百姓的苦,百姓的難。

但是也只能看看。”

司徒辰“唉,罷了,此處也不是說話的地,我等先回書院。”

隨後唐松交了文書,一行人上車往書院趕。

蘇豐坐在車廂裡,閉眼聽著外面的聲音。

沿街都是商販的叫賣聲,行人的交談聲,時不時還有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從馬車旁踏過去。

蘇豐很想伸頭出去看看,看看這大秦最繁華的景色。

只是蘇豐不敢,他怕有心人認出外面駕車的是司徒辰。

能讓司徒辰親自駕車的人,指不定別人怎麼猜想那。

馬車在上京城被行駛了半刻鐘。

蘇豐把眼睛睜開,看著唐松

“唐先生,這上京城的訊息挺靈通的啊,怎麼全是在議論養老院跟福利院的?”

唐松道“額?是嗎?想來是張詔那孩子寫了奏章,向朝廷奏明瞭此事。”

蘇豐冷笑一聲道“是嗎?我怎麼覺得張兄不只是向朝廷奏明瞭。

他還向這上京所有百姓都奏明瞭此事,而且還把我蘇豐的名字寫在了最前頭。

你們書院一上來就給我一個驚喜啊,我說二虎怎麼走得這麼急,原來是來上京傳信了。”

唐松淡淡道“小友誤會了,二虎提前離開,是老夫的吩咐,讓他先行回上京也只是為了書院的一些瑣事罷了。”

“行了,你我心知肚明。壽安離上京太過遙遠,民間百姓的訊息傳播不可能這麼快就到上京。

張兄寫的奏章或許會快很多,但是傳播力也不會又這麼廣,只會在朝廷之中小範圍的傳播。

而現在幾乎滿上京的人都在議論養老院福利院,都在議論我蘇豐。

你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士兵突擊開始的影視劇特種兵

龍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