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魯本來只打算在國內待上幾個天的,檢查一下置景與道具製作的進度,然後處理一下公司的事務,就可以叫上劉一菲一起飛北美了。

結果在他回來的第三天,未來投資的路凡給他打電話時彙報了一個情況。

路凡找到了一個民營航天的專案,在航天大學找到了一個位博士,且也是航天領域的專家,他願意帶著成立一個航天發射研發團隊。

路凡這些天甚至已經疏通了所有的關節,可以先成立一家航天研究公司,等法律透過了民營公司可經營航天發射後再變更經營專案。

可能外界不瞭解,其實宋魯是真的在組建民營航天公司。

“那個你把他們團隊的資料發給我,安排一下,看這兩天找個時間我見一見他們。”這是宋魯給路凡的指示。

“好的,宋總,我就發資料給你。”

宋魯還在懷柔看攝影棚呢,他在手機看到了郵件後,開啟看了看。

領頭的科研人員名叫劉百奇,確實是航空航天大學的博士,也是運載火箭方面的專家。他擬定的團隊成員中有在讀的博士,也有工作多年的老航天人,總體團隊年齡不大,平均年齡沒超過35歲。

雖然馬斯克的spaceX在2012年的10月已經成功了發射了龍飛船,他們的獵鷹系列也不斷爆出好訊息。但是,現在宋魯去追趕還有機會。

畢竟火箭只是過渡產品,真正的成熟產品是太空梭,在過渡產品上別人領先個十來年並不可怕,只要在終級產品上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就行。

而且未來將是中國航天飛速發展的十年,民營航天說不定能分到一杯羹,如果先於spaceX公司搞星鏈計劃,那豈不是更完美?

畢竟有華為在,他們搞通訊一流的,他們在發力5G,肯定也在研究衛星通訊的。

再長遠一點,人類要想突破發展瓶頸,新能源必將是重中之重,所以外太空的能源很重要,哪怕是太空太陽能計劃也不是不可行的。

這些都將依託於航天運輸與發射,所以說這個是大有可為的科技方向。

電動汽車、手機、晶片只是接下來的二十年內的能變現高科技,而航天領域是二十年後能變現的高科技,比拼的就是誰先起跑。

誰先起跑誰的技術積累就更多,發展就越勐烈。

這就像比亞迪一樣,誰會想到他會成為未來全球頂尖的新能源汽車公司?畢竟2013年的他連國內都擠到前十都搖搖欲墜。

但是比亞迪透過十幾年的電池與汽車製造技術積累,不斷的研發,然後在2020年後徹底的爆發。

這就是技術積累的重要性,也是誰先起跑的重要性。

因此,現在宋魯發力追趕spaceX是有必要的。

9月26日,宋魯在京城的公司的接待了路凡帶過來的以劉百奇為代表的科研團隊。

“宋總,你好,很高興見到你。”

“你好,你好,坐,坐,坐,不要客氣。”

一幫人一番寒暄後紛紛落座,宋魯也就跟他們拉起了話頭。

當然,是劉百奇先拉起來的。

“宋總,真想不到,你真會對航天領域投資,實在是太難得了。”

“我就是覺得我們的科學技術不能落後於人,必須要奮起直追,我們的科學技術落後西方上百年我們就吃了大虧。只是,航天領域我不懂,苦於無處下手,只能出點錢了,所以未來希望你們能把這一塊追上來。”宋魯知道自己的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

“宋總說的對,我們的科學技術落後導致了發展滯後。航天技術是未來產業,宋總能出錢投資這一塊也是真正有理想的企業家了。”

“理想不理想的咱不敢吹,但是我這個人比較務實,想到了就去幹,只要能在我的承受範圍內,我就會堅持一直幹下去直到成功。哪怕就算成功了,接著幹再創造一個個的成功。就像這個航天發射一樣的,我個人的想法是兩條腿走路,一個團隊研究火箭運載,一個團隊研發太空梭。運載火箭是解決當前吃飯問題,有了它,就能保證有業務有收入。而太空梭是未來的科技高地的問題,有了它那說不定我們就能成為第二個波音或空客。所以,我的意思是,公司要成立,火箭也要研發,但是我們不能只著眼於火箭運載。”

與人合作嘛,先了溝通大戰略是不是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如果大家大戰略一致,想法能合,接下來再談別的。

劉百奇聽著宋魯的話微微皺眉,而他旁邊的幾個年輕人卻是目閃光輝,隱隱興奮。

“宋總,這如果同步展開,那要牽扯到的資金與人員將會是一個超規模的。我個人的意思,可以先定一款小型低價的產品,研發成功且獲得一定口碑了,再慢慢展開更大的業務。”劉百奇是一個實在人。

“劉博士,你這個方案很穩妥,也適合於一般的創業公司。但是,它不適合於現在,也不適合於我的設想。劉博士,或許你想的是研發一款小型的費用便宜的商業火箭先打出名頭,拉到業務。但市場不是這樣子的,現在衛星發射成本多少錢一公斤?”宋魯問道。

“這個,大概在一萬到一萬五千美元一公斤,我們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劉博士解釋到。

“那你可知道spaceX公司的獵鷹火箭正在努力降低成本,我得到的訊息是他們預計到2018年對外報價達到1400元美元一公斤。如果我們按部就班的去研發小型低成本的商業火箭,等你研發出了這種火箭的時候,你的成本哪怕在5000-10000美元,你也不可能打敗獵鷹的價格,那也就是預示著我們的研發是打了水漂的,不僅浪費了時間還浪費的錢財。”

宋魯說到這,劉百奇頓時微張著嘴,有些愣神。

“不,不可能吧?他們能把成本打到那麼低?”他還有些不敢相信。

“我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是這樣的,他們在研發可回收型的火箭,研發如何降低成本,有了一定的進展了。據我所瞭解的情況,他們能打到1500美元/公斤的價格以下,目標是1400美元。放心,這個不是誆你的,是真的。”

宋魯很肯定告訴劉百奇。

“這……”

“所以,我們如果要做航天發射公司,一定要做的就是研發成本低廉且可靠性最優的大噸位運載火箭。做這個,必須得用商業思維來做,而不是以技術思維來做。商業思維就是如何成本最低,利潤最高,業務量擴大,穩定性最強。而不是用技術小心求證,一步一個腳印般的從小做起。如果我們的航天技術是第三世界國家的水平,那可以這麼做,但我們的火箭運載技術是全球前三的水平,沒必要再走那個小心求證的路線了。未來五到八年我會在這一塊總研發與製造投資兩千億人民幣,我要的就是迅速的做出價格低、可靠性強、運載能力強、潤大的運載火箭。”

宋魯的話直接震麻了劉百奇幾個人,他們之前還以為宋魯願意投資,可能會拿到三五十億的投資,憑著他們在航天系統這麼多年的關係與資源,平時去院系及中航集團去蹭蹭實驗室,再打點秋風,這樣就可以實現他們的夢想,可以慢慢發展起來了。

結果宋魯直接開口投兩千億,天啦,如果投兩千億,那他們可以拉出一個幾千上萬人的研發團隊,什麼頂級裝置都能到位了。

甚至,他們可以在幾所航天大學裡直接每年招畢業生,解決許多的就業問題。

這,這是做夢嗎?

他們是既興奮又害怕,聽著兩千億的投資興奮,可是心臟也砰砰直跳,這有點太嚇人了,兩千億啊,不敢接啊,萬一搞砸了怎麼辦?

宋魯看著幾人沒反應過的樣子,沒有說話,拿起咖啡喝了起來。

其實他內心也有些無奈,國內的這幫搞技術的就是這樣子,太缺乏想象力與氣魄了。

想想之前他在鵬城與王傳福見面,也是這樣的性格,總是在技術上按既定規劃走,在商業上卻是豪無想象力,不敢大膽開拓。

看看國外那些商業奇才,就敢在沒有技術的情況下就拿著奇思妙想的方案出來唬人,最後發展起來。

我們這呢?沒有技術支撐,商業上的奇思妙想會被投資人與同行們恥笑的。

“宋,宋,宋總,你說的是真的?”劉百奇吞口口水小心的問道,劉百奇害怕遇到個大忽悠,這實在太嚇人了,動不動就幾千億的投資。

“當然是真的,前期投資三百億人民幣,兩百億買裝置與建實驗室,一百億前兩年的研發,只要公司一成立立馬到賬。”宋魯承諾道。

“啊,那,那,那個我們有管理權嗎?還是我們只是科研團隊?”劉百奇小心的問道。

“這全歸你們管啊,我又不懂航天,也找不到管這一塊的人去管啊。你們只需要每年給我提交一個計劃書,我只看成果,你們完成到了哪一步。然後,財務團隊我這邊出,錢,還是要管的。但是,你們放心,不干涉你們怎麼花錢,只落實是不是花到了申請上的專案上沒有。其它的,我一概不管,你們愛怎麼著怎麼著,我就提兩個目標,一,到2020年時,我們公司要有可回收運載火箭,太空運輸成本最低要與spaceX持平,最好是要低於他們的。二,到2023年時,我要看到太空梭的驗證機,也就是給你們十年研發太空梭的時間。這兩個目標你們能不能接受?”

宋魯問道。

“兩千億最多八年全部落實完?宋總你真的能做到嗎?”劉百奇顫著聲音問道。

“八年是最長時間,我的計劃是五年內要落實到位。放心吧,我們都按照計劃來,我能落實多少錢,你們出多少成績,如果我的錢不到位,拖延了研發工期責任在我,這個可以寫到合同裡。”

劉百奇激動的看了眼同伴們,他們已經興奮難持了,紛紛對著劉百奇點頭。

“那好,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行,路凡,接下來的事你就去跟劉博士他們落實。怎麼註冊公司,公司叫什麼名字,公司怎麼管,誰負責什麼,你們自己去想,我們就不參與了。”

“啊,這個也是我們自己來?”劉百奇很是意外。

“當然啊,我說了我只出錢,剩下的就是你們的事了。走吧,我們一起去吃個飯,然後等會讓他們擬個合同,如果沒問題能籤個合作框架協議,有了這個協議你們也好去開展具體工作,剩下的其它協議及合同等把公司註冊下來了之後再說。”

宋魯很高興,這個錢終於花出去了。這個錢花出去了就意味著未來五十到一百年的航天科技領域他佔了一席之地了,他不怕新公司達不成目標,因為中國的航天發展一直都很穩,而且潛力很大,人才很多,基本功很紮實。這一塊不會是空中樓閣,只會是在未來井噴式發展。

他不怕花錢,就怕沒人敢接他的錢花,有人接手,那就穩了。

至於說什麼兩千億怎麼來,根本就不怕,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借錢給宋魯呢。而且,只需要兩年的時間,他手中會有一批優質資產出來。

比如大疆,比問界汽車,比如位元組跳動公司……這些都是各領域內在國際上頂流的優質資產,更不要說在國內的地位如何了。

有了這些優質資產,再加上米特公司、貓眼、西紅市文化、閱文集團,基本上他投資的公司年營業額至少可以達到萬億以上,還怕沒有人借錢?

再過五年,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宋魯就是中國的科技寡頭,什麼阿里、企鵝、某度等這些都是小弟弟,華為、比亞迪都只能勉強跟他的科技帝國平起平坐。

總之一句話:佈局很重要,只要他布的局運轉起來了,一切都不是問題。

可就是這樣,現在許多人還在等看宋魯的笑話呢。特別是問界汽車的事,公司剛剛在27日釋出了未來的六款新能源車的概念圖。

有人就在嘲笑,怕買了問界汽車,車子沒開幾天就全身異響,毛病一大堆。

宋魯立馬在微博上回應:“我們不怕有問題,也做不到毫無問題。但我們有解決問題的態度,問界汽車的所有車子首年的保險問界公司全包,一個月內包退,半年內不滿意汽車包換新,三年內汽車零部件非事故損壞全部免費換新,最後全車六年十萬公里保修。”

宋魯的回覆一出來頓時網上就炸了,這也太勐了。

“臥槽,宋魯這是要顛覆汽車售後的概念啊。宋魯,你不怕同行會打死你嗎?你這是在砸他們的收益啊。”

“我去,如果問界汽車是這樣的售後服務,那我願意做這個小白鼠,反正一個月內包退,三個月內包換,三年內包零件換新,怕啥。”

“宋魯,你這在破壞規矩啊,你這麼一嗓子估計所有的車企不是在問界上市後圍剿了,而是從現在開始就要千方百計的阻止問界生產出來了。”

“這特麼的還有這麼玩的嗎?汽車有真正的三包?別人的車都是買定離手後再退就是八折回購的,你特麼的直接包退,讓大家怎麼玩?”

……

宋魯沒理會這些,此時的他已經帶上劉一菲,包了一架飛機飛往了北美,隨行的還有劉小麗。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情緒積分王

喜歡大龍蝦的天賜公主

女尊:反派你們別跟著我呀!

金剛伏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