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綏德侯的打賞!

最近雙開。

......

燕京城。

姚樞看了劉秉忠寫給他的信函之後,心中莫名多了很多種情緒。

不過他還是忍住了。

畢竟身在高位,不能因為一封信就擾亂了思緒。

更何況寫信之人還是劉秉忠。

號稱聰書記,操弄人心有自己的一套。

信函中,劉秉忠沒有勸姚樞投敵。

而是和姚樞說了他為何投效宋帝的原因。

還說他並沒有完全投效宋帝,而是被宋帝的治國能力屈服了。

他劉秉忠到死效忠的都是百姓,而非君主。

只是他覺得宋帝更適合當今的天下。

更適合百姓!

......

這廝?

這是?

姚樞看完之後,有一種無力感。

多種情緒糅合在了一起。

看樣子劉秉忠找到了他心儀的君王。

這幾年,劉秉忠一直都在尋找最適合的君主,那時候他們都以為劉秉忠找到了忽必烈。

但現在......

雖然他怪劉秉忠投敵,但還是在心底祝福劉秉忠。

李應徽原本以為姚樞會氣的吐血。

沒想到看完劉秉忠的信函後,姚樞會沉得住氣。

他反問姚樞:“姚相公,你不生氣?”

姚樞道:“生氣有什麼用,如今我們各為其主,自然會各自的君王奮鬥,我現在效忠的是陛下,將來也是為君主而死的!”

“你瘦了。”

“是啊,我那時候真的想要羞愧的投河自盡,可是還是被人救回來了。”

“我和劉秉忠堅守的都是各自的心,這一點我們都各自清楚。”

“看來姚相公還是不生氣。”李應徽言語中有些尖酸刻薄。

“生氣有什麼用,現在我們應該為陛下辦事,如今我收到密函,北方恐怕有變。”

李應徽忽然問姚樞:“你說的是?”

姚樞忽然眉頭緊皺起來:“自然是漠北了。”

“看來我等趕緊北上了。”說著李應徽一行人離開燕京之後繼續北上。

五月中旬,一行人終到了開平城中。

一下馬,李應徽立馬將宋國君臣的意思傳達給了忽必烈。

李應徽長跪不起:“陛下,請恕臣無能!”

“起來吧,宋國的要求是?”

李應徽立馬遞上宋帝寫的信函以及國書。

忽必烈注視李應徽,感覺對方瘦削了不少,整個人的精氣神減弱了五六分。

繼而聽說了李應徽在宋國的事情之後。

在看了信函與國書之後,更是恨得牙癢癢的。

看來他與李應徽合謀的事情被宋人拆穿了。

宋人居然沒有上當。

這開封對他們來說沒用麼。

“宋人實在欺我太甚,要是現在沒有阿里不哥的危險,朕早就揮兵南下了!”

忽必烈氣鼓鼓的,嘴上雖然氣不過這麼說,但心裡明白,現在還不是南下的好時機。

至少在解決阿里不哥的內亂後,再休養個幾年再度南下。

史天澤、張柔他們等人雖氣得想要出兵,但聽了忽必烈的建議後。

忽必烈最終道:“要是我們現在開戰,就等於中了宋人的奸計了,宋人巴不得我們開戰呢。這樣我朝南北兩線作戰,不利我大蒙古國耳!所以這一紙協議,就當放了個空屁,也就作廢了。”

“唉~~~~”

然後李應徽將漠北來的密報上呈忽必烈。

忽必烈聽完沒多久。

“這阿里不哥果然要來了。”

忽然北方來了奏報。

“陛下,不好了,阿里不哥帶兵南下了!”

忽必烈一下子從龍椅上起身,眼神緊緊的盯著面前的那個傳遞軍令計程車兵。

“賊子此番帶了多少兵馬?”

“號稱十萬兵馬!”

“十萬兵馬?!”

忽必烈不信阿里不哥會有這麼多的兵馬。

他道:“有五萬就不錯了。”

“這次我最擔心的就是阿里不哥令劉太平等人計程車兵從關中東進。”

“關中那邊有郭侃的軍隊。郭帥雖然對宋作戰失利,但對劉太平應該綽綽有餘。”

聽海思賽等人說起郭侃,忽必烈又想起陳年舊事。

“兩線作戰,是我最擔心的。不過我們也要分的清現在的敵人是誰。我們只有先打敗阿里不哥,才能讓劉太平膽寒,不戰而屈人之兵。”

“要是還有一個宋國也趁機北上,那陛下,我們這次就要傾全國之兵。”

聽了張柔說的,忽必烈陷入了沉思。

接著忽必烈高昂精神道:“此番我定要生擒阿里不哥,令其俯首稱臣!永絕後患!就算是傾全國之兵又如何?”

“陛下英明!”

“張將軍、史將軍,你們兩位老將軍現在各自準備兵馬去吧。”

張柔和史天澤立馬下去了。

.......

在開平城上下軍民應對阿里不哥南下,調兵遣將之際。

五月中旬某日。

天氣燥熱的一日。

劉太平身披戰甲,焚香禱告、殺雞宰牛之後。

終於率軍出戰了。

此番劉太平只在關中留了三萬兵馬,他帶著二十二萬各種雜牌兵馬直接出了關中。

身後就是八百里秦川。

五月下旬,劉太平的軍隊終於抵達潼關。

隨著麾下將領開了潼關之後,在劉太平的眼中就是關東了。

洛陽就在前面了。

劉太平並不知道在關山險阻的南側,楊文安的眼睛睜正盯著關中這塊土地。

楊文安清楚他若要佔據關中,就必須等劉太平與郭侃他們的軍隊打的難捨難分,最好就是劉太平的軍隊覆滅,到時候他才能殺向關中,趁機佔領關中之地。

楊克定問楊文安:“楊將軍,我們要佔據關中麼?”

楊文安點點頭,一臉堅定的樣子。

楊克定興奮的點點頭,這一天終於要來了。

他們已經等了許久了。

雖然他們和劉太平是盟友,可他知道不過是利用了劉太平罷了。

關中那邊的情況也早被江澄等人打探個一清二楚了。

劉太平留下了三萬兵馬留守長安城。

可那三萬兵馬皆老弱病殘之人。

此時,楊文安後來收到了襄陽那邊的來報。

楊文安知道關中有希望了。

此時襄陽的新軍正在北上的途中。

宋軍的火炮也在陸續北抵。

他們知道在不久的將來,在洛陽地區會發生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那裡即將成為蒙古人的屠場。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只有回到過去才能開創未來

三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