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身處的這一時期,粗鹽不僅是一種食物調味品,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它被人們視為珍貴的財富。

粗鹽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但卻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首先,人們需要在鹽湖或海灘等地採集到含鹽的水,然後將這些水倒入鹽田或者鹽井中,靠著陽光和風力的作用,等待水分蒸發,留下晶瑩的鹽結晶。這個過程既漫長又艱辛,需要人們不斷地勞作,直到最終獲得一小撮珍貴的粗鹽。

然而,儘管粗鹽的製作過程困難重重,但它的存在卻極大地改善了古代人們的生活質量。在食物儲存方面,粗鹽被廣泛應用。人們會將肉類、魚類等食物浸泡在鹽水中,以延長它們的保鮮時間,從而在沒有冰箱等現代裝置的情況下,也能保證食物的新鮮和品質。此外,粗鹽還被用來醃製蔬菜、調味燉菜等,為單調的食物增添了味道和營養。

然而,粗鹽的味道卻並不像現代人所習慣的那樣清淡,而是帶有一種濃烈的苦澀。對於古代的人們來說,這種苦澀的味道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們對艱難生活的一種鹹鹹苦澀的體驗。然而,正是這種苦澀的味道,使得粗鹽在古代社會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人離不開食鹽,可這個世界的人卻只能獲取到普通的粗鹽。即便是精英貴族,也只能吃上稍微好點的鹽面子。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決定先把肆虐山莊的鹽業生意做起來!

首先就是海邊的鹽田,從莊裡我挑出了幾百個有過曬鹽經歷的流民。

海邊的鹽田需要充足的陽光和海水資源,因此,我們需要尋找一個日照充足、水源豐富的地區。在選擇地點時,還要考慮當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情況以及氣候條件,以確保鹽田的建設能夠順利進行並且取得良好的產量。

我們確定了鹽田建設的地點,緊接著就是進行場地規劃和設計。鹽田的規模和佈局直接影響著鹽的產量和質量,因此,我們需要進行精密的規劃。首先,需要劃分出不同的區域,包括鹽水蒸發區、曬鹽區、收穫區等,然後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每個區域的大小和位置。在設計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排水系統、防風圍堤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確保鹽田的正常運作。

接下來,就是鹽田的建設和調整。首先,我們需要對選定的地點進行清理和平整,確保沒有雜草和石頭等障礙物影響到後續的施工和生產。然後,我們需要建設鹽池或者鹽井,用來儲存海水並進行蒸發。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鹽池的尺寸和深度,以及水流和通風等因素,以確保鹽水能夠充分蒸發併產生優質的鹽結晶。

隨著鹽田建設的逐步完善,我們需要開始進行鹽的生產和加工。首先,需要將海水輸送到鹽池或者鹽井中,然後透過自然蒸發的方式將水分逐漸蒸發掉,留下鹽結晶。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監控水質和鹽的質量,及時調整操作方法,以確保生產出的鹽符合質量標準。同時,還需要安排專業的工人進行曬鹽和收穫工作,確保每一步都能夠順利進行。

除了生產工作之外,我們還需要進行鹽田的管理和維護。

很快,我們的鹽田就進入了穩定生產中。

鹽田裡的活,我選的都是男人。而煮鹽的話,我統統交給了一群婦女,煮鹽工作簡單粗暴,只需要將海水倒入鍋中,慢火加熱,鍋底就會不斷出現鹽的沉澱。

無論是鹽田還是煮鹽,我們得到的都是粗鹽,粗鹽被一袋袋運到了半山腰的一處隱蔽倉庫,用不了多久,這些粗鹽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桶桶精緻的細鹽。

肆虐山莊內的男女老少都震驚了!即便是這片大陸上的皇族,也沒吃上過這種細鹽。

一張告示頒佈在了山莊的大門口,本莊居民,所有人都可憑身份牌無押金領取精鹽50斤外出轉賣,山莊只收回成本價即可。

一時間,山莊內,一片議論紛紛。

機會永遠偏向於那些有準備的人,第一批領取了50斤精鹽外出的人,很快就跑了回來。

發財沒有不知道,反正一個個都排著隊要求再領一次。

“主公,這次我們給押金!給押金!”發了小財的人們,一個個叫嚷著,甚至有人開始花錢買別人的免費資格,

一時間,整個肆虐山莊的人差點都成了鹽販子。

精鹽的投放數量必須控制,物以稀為貴嘛!於是乎,我規定了,每月只能投放十萬斤精鹽到市場上去,多了一概不提供。

第一批靠著精鹽外出發了小財的人數量並不少,不少人甚至討上了小老婆。我簡單瞭解了一下,普通粗鹽市面上一般是60文左右一斤。這幫人賣出的精鹽價格據說達到了兩千五百文一斤,這不是暴利什麼是暴利,哪怕有十倍的利潤,都有人鋌而走險,何況數十倍!

無數行商開始前來肆虐山莊取經,試圖獲取製作精鹽的技術,無奈,整個肆虐山莊只有我一人清楚是怎麼回事。

(那些精鹽,可都是我空間中直接複製出來的……)

行商們也沒有白來,肆虐山莊內的商品一條街已經運營了起來,現在的產品還不多,只有區區幾百樣。

其中,各種白瓷器和陶器廣受行商歡迎。

為了歡迎各種行商到來,我甚至在商業街街頭搞了個大型酒樓,這處酒樓可吃可喝可住宿更有小姐姐穩定表演,一時間,吸引了無數行商到來。

沒有什麼比賺錢更令人興奮的了!一時間,整個肆虐山莊的人們,都做起了買賣,咱們百姓手裡的錢多,咱們腰板就硬,肆虐山莊的居民們,自發的組織起了商團,開始頻繁外出,賺取巨大差價,再返回肆虐山莊。尤其是李虎的那一幫手下,自從李虎搞起了鏢局,一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個超市去三國

鶴頂紅不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