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

養心殿。

“既然是胡非,那就沒什麼奇怪的了,開就開了吧,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對了,朕不是已經命你暫緩對胡非的監察了嗎?”

朱元璋先是擺了擺手,緊接著皺著眉頭問道。

“啟稟陛下,奴才並未監察於他,只因這翰林軒新開不到半日,就已經名動京師,只因胡非開書局實是為了賣字,一幅字售價一百兩紋銀,不到半日就被搶購一空。”

毛襄拱著手,急忙解釋。

“一百兩?!才一百兩?!”

朱元璋瞪大了雙眼,驚訝的問道。

“沒錯,據說一共售出五十幅,共計五千兩。”

毛襄點了點頭說道。

聽完毛襄的話,朱元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心裡十分不痛快。

上次為了胡非的那首詩,他可是足足用了一千兩,外加錦緞百匹才從朱同手中獲得,可是沒想到胡非緊接著就直接開書局賣字了,而且僅僅只有一百兩。

一千兩,足足能買十幅啊!

“陛下?”

毛襄抬頭看了一眼朱元璋,面露遲疑。

“下去吧!”

朱元璋板著臉,沉聲說了一句,揉著額頭靠在了坐榻上。

毛襄愣了一下,可是看到朱元璋臉色不好,便沒有再敢多言,行了一禮之後緩緩退了出去。

原本他是想借著胡非公開賣字的事給胡非安一個有辱聖賢的事,可是沒想到無功而返。

“龐玉海啊,你說朕要是現在把那幅真跡歸還給朱同,那一千兩銀子還能不能要回來?”

朱元璋一邊揉著額頭,一邊問道。

“陛下,這...”

龐玉海苦著臉,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罷了罷了。”

“胡非這個混賬,早知道他要開書局賣字,朕何必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沒等龐玉海說完,朱院長就擺著手說道。

身為一國之君,他並不缺錢,可是即便是這樣,他也不想做虧本的買賣,可事實已經證明,他已經虧了。

...

次日一早。

整個京師突然熱鬧了起來,大街小巷之中,突然多了很多半大孩子,身上揹著一個布袋子,一邊在街頭巷尾的奔跑,一邊拿著一沓紙在吆喝著。

“賣報!賣報!”

“翰林日報,翰林日報!一份五錢!”

“京師大事小情全知曉,另有連載話本以供賞閱!”

聽著突然迴響在大街小巷中的吆喝聲,過往的行人和還在家中的百姓紛紛湊了上去,攔下了半大孩子,懷著好奇之心一人買了一份。

“呦,上面說洪賓樓今日又推出了新菜啊,我要去嘗一嘗!”

“啊?昨天西街裁縫鋪中居然有人敢在衣服上雕龍爪?!已經被都城兵馬司抓了!下了大獄!”

“還有還有!看後面,這裡真的有一貼話本!”

“聊齋!?”

一時之間,整個京師城的大街小巷之中全都是議論之聲,熱鬧非凡。

這件事,很快便在京師城中傳開,掀起了一股讀報浪潮。

而此時的翰林軒之中,胡非搬了一把椅子擺在後院中央,一邊閉目養神,一邊曬著太陽。

耳畔時不時的會傳來大街上的吆喝聲,聽著這些吆喝聲,胡非嘴角的笑容就沒停過,就好像已經張開了口袋,白花花的銀子正在源源不斷的流進來。

“少爺。”

正在這時,春蝶和秋鸝快步從前面走了過來。

“如何?”

胡非笑著問了一句,眼睛依然閉著。

“一個時辰不到,已經售出大半了,快要售罄了。”

春蝶行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聽了春蝶的回答,胡非嘴角的笑容越加的明顯。

他預想過會很順利,可是卻沒想到這麼順利。

當時決定藉著翰林軒發明報紙的時候,他心裡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可是現在看來,這個路子又被自己找對了。

“少爺,您是怎麼想到這個法子的啊?這些奇思妙想都是哪兒來的啊?”

秋鸝看著胡非,一臉崇拜的問道。

“財神爺給我託了夢,告訴了我怎麼才能賺到錢。”

胡非笑著解釋道。

他這次並沒有定多高的價,為的就是讓整個京師中所有人都能買得起,上到王公貴胄,下到黎民百姓,都可以買得起,如果順利,翰林日報要像京師小面和長盛鍋一樣,賣到全天下去。

細水長流,日積月累。

半日不到,第一批翰林日報就已經全都被搶購一空,有不少沒有買到的人還專門跑到翰林軒追購,不過得到的回覆卻是今日已經售罄,要想購買可以提前訂購,待明日印出之後送貨上門。

於是,大半個京師城的人全都衝到了翰林軒付了定金,冬雁數錢數到手軟,忙的不亦可乎。

另一邊,胡非已經命令老鍾加緊趕製,能印多少印多少。

穆平專門挑選了幾個人,負責每日到街上搜集奇聞趣事。

另外,他還在報紙上登了一條招商廣告,如果想要宣傳自己鋪面的人,可以到翰林軒面議。

至於那貼名為《聊齋》的所謂話本,其實就是胡非將曾經看過的那本小說按照記憶記錄了下來,再加上自己的改編而寫成的。

原本是為了湊篇幅,沒想到居然一下子大火,成為了所有人每日必讀的神話故事。

他將其中描述封建統治黑暗和科舉制度腐朽的內容,全都換成了描述元代時期的,剩下的就是人與妖,人與鬼之間的浪漫愛情故事。

故事中的男女大多不懼封建禮教,勇敢追求自由愛情,也抨擊了不良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還提出朝廷不該壓迫百姓,應該以民為天,強調民強則國盛。

...

東宮。

後院涼亭,太子朱標跟往常一樣,正與韓國公李善長在此下棋。

腳步聲傳來,侍衛統領肖琦快步走了過來。

“啟稟太子殿下,文賢館主使朱同求見。”

肖琦行了一禮,恭敬的說道。

“哦?他怎麼來了?”

“讓他過來吧。”

朱標遲疑了一下,一邊落下一子,一邊緩緩說道。

肖琦領命而去。

沒過一會兒,朱同便快步來到了涼亭外。

“微臣朱同,參見太子殿下。”

“見過韓國公。”

朱同分別向朱標和李善長行了禮。

“朱卿,你怎麼來了?有事嗎?”

朱標扭頭看了一眼朱同,緩緩問道,注意力再次落在了焦灼的棋盤上。

“回稟太子殿下,不知殿下聽沒聽說胡非胡公子新開了一家名為翰林軒的書局?”

朱同輕聲問道。

“嗯,知道,現在整個京師誰不知道,敢將書局取名為翰林,這京師城中也就只有他有這個膽子了。”

朱標笑著說道。

一旁的李善長聽了,也是不由得抿嘴一笑。

“對了,好像他又弄出個什麼翰林日報?你可知道那是何物?”

朱標緊接著遲疑著,扭頭看著朱同問道。

“微臣此來,就是為了這個翰林日報而來。”

朱同點了點頭說道。

“哦?怎麼回事?”

朱同聞言,將注意力從棋局上收回,看向了朱同。

“殿下,翰林日報,其實就是一份記錄了京師中或京師外一些奇聞趣事的讀物,本應為消遣之物,不過此物最後一篇中還有一貼神話話本,裡面揭露了元廷的腐敗,強調興盛科舉制,強調愛民。”

“這倒也沒什麼,只不過其中編撰的一些人與妖以及人與鬼的情愛故事,未免有悖常禮,微臣擔心會有人對此心生不滿。”

朱同一臉認真的看著朱標說道。

“你手裡拿的就是吧?”

朱標皺了皺眉頭,指了指朱同握在手中的一卷紙,沉聲問道。

“是,還請殿下親自過目。”

朱同說著,急忙將手中的一份翰林日報遞了過去。

朱標接了過去,開始仔細翻閱了起來,面色時而欣喜,時而凝重,變換不停...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還是白

陽光下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