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商王與玄鳥有著不解之緣,被視為其直系後裔。受到這種神秘血脈的召喚,一隻驕傲的孔雀從仙界降臨人間,化身為孔宣,它在金雞嶺上展翅高飛,羽毛閃爍著七彩的光芒,宛如一道絢爛的彩虹橫跨天際。它的出現,是為了阻止周兵的前進,成為商王守護神般的存在。

然而,這隻孔雀並非凡俗之鳥,它的力量與威嚴引來了西方教的準提聖人。準提聖人深知孔雀的來歷與使命,他前來金雞嶺,與孔宣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較量。最終,準提聖人以高深的法力收服了孔宣,將其點化為孔雀大明王,成為守護西方教的神祇。

與此同時,在東方,老子也感受到了天地間這股洶湧澎湃的力量。他深知,僅憑一人之力難以應對這場即將到來的風暴。於是,他邀請準提、接引二聖前來助陣,共同對抗通天教主。這三位聖人聯手,無疑給商王注入了強大的信心與力量。

準提和接引二聖也早已有意將教義傳播到東土,他們欣然接受了老子的邀請。在前來助陣的同時,他們還計劃取回曾經存放在西方須彌山下的誅仙四劍。這四把神劍威力無窮,足以斬妖除魔,是他們對抗通天教主的得力助手。

隨著三位聖人的聯手,一場驚天動地的較量在金雞嶺上展開。孔雀大明王、誅仙四劍、以及三位聖人的法力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畫面。在這場較量中,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交織碰撞,最終將決定整個天下的命運。

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截教的命運似乎已經註定,失敗的陰影籠罩在每一寸土地上。而與此同時,西方教卻如日中天,他們廣結善緣,度化著紅塵中的三千眾生,門下弟子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勢力範圍迅速擴大。

界牌關之戰,成為了闡教崛起的轉折點。在這場激戰中,闡教高手憑藉智勇雙全,成功奪取了誅仙四劍這一神器。更令人矚目的是,老子親自出手,以風火蒲團為法寶,將通天教主座下的大弟子多寶道人收服,使得闡教的實力大增。

隨後,三教大會萬仙陣上,通天教主雖然效仿昔日的妖皇帝俊,佈下了周天星斗大陣,召集了二十八星宿之力,但終究還是無法抵擋元始天尊門下誅仙四劍的鋒芒。在激烈的戰鬥中,截教弟子雖然英勇奮戰,但最終還是在誅仙四劍的威力下敗下陣來。

這場大戰過後,截教幾乎覆滅,昔日的輝煌成為了過眼雲煙。而西方教則藉此機會,進一步鞏固了自已的地位,成為了三界中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時代裡,截教的命運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遺憾和嘆息。

一場被稱為“封神之戰”的浩劫徹底改變了世界的格局。這場戰爭,如同一顆隕石撞擊大地,激起了無盡的塵埃與波瀾。在此之前,西方教以其獨特的教義和修行方式,在人間界佔有一席之地。然而,封神之戰後,他們深感教義需要與時俱進,於是更名為佛門,與玄門並駕齊驅,共同引領著人間界的信仰與修行。

元始天尊,作為玄門的領袖,在封神之戰後,開始著手清理師門,剔除那些不忠不義之徒。他的這一舉動,不僅讓闡教的名聲如日中天,更使得闡教成為了鴻鈞玄門的正統。闡教弟子遍佈天下,他們遵循元始天尊的教誨,以正義和仁愛為行事之準則,贏得了人們的尊敬與信仰。

與此同時,通天教主領導的截教卻陷入了困境。封神之戰的失敗,使得截教的勢力日漸勢微。通天教主雖然心有不甘,但也深知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他只能默默地承受著失敗的痛苦,看著闡教在人間界的聲威日益壯大。

儘管後來鴻鈞老祖親自出面調解,試圖修復三清之間的友誼,但那場封神之戰所帶來的裂痕已經深入骨髓,難以癒合。三清之間的情誼早已隨著那場戰爭的硝煙散去而破裂,他們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場上,領導著各自的教派,共同影響著人間界的命運。

例如,闡教的弟子張三,在元始天尊的教導下,修煉得道,成為了一代宗師。他行走江湖,懲惡揚善,深受百姓愛戴。而截教的弟子李四,在通天教主的庇護下,雖然也修煉有成,但因為截教的勢微,他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無法與闡教相抗衡。

在人間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闡教和截教的影子。他們之間的競爭與衝突,成為了人間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而佛門,則在這場紛爭中保持中立,以其獨特的智慧和慈悲,為人間界帶來了一抹寧靜與和平。

然而,無論是三清之間的恩怨糾葛,還是闡教、截教、佛門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都成為了人間界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共同塑造了這個世界的多元與豐富,使得人間界更加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是配角金手指

神明作家

不做買賣,怎麼修仙?

命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