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時間很快來到了中午。

各種材料在朱富的忙碌下已經裝到各個木桶當中,然後又按照某種比例倒入河水,剩下的就是酒麴等待發酵。按照朱富的說法,得需要合適的溫度來儲存,所以丁煒立即把自已唯一的一床過冬的棉被抱了出來。一床棉被裁剪下來是顯然不夠的,但是在夾雜著大量的稻草之下,勉強把幾個木桶裹緊。

“好了東家,這酒現在就需要找個合適的地方放著,安心等待發酵即可,不過要注意每過幾天要攪拌一下,以保證酒麴能充分發酵”。朱富對著丁煒說道。

“好,這些事我會去做,有事我會去找你的”,丁煒回覆道。

“已經快要到中午了,估計酒樓那邊也要開始忙碌了,那東家,小人就先告辭了。十天後,小人再來幫東家進行下一步”。朱富說罷,便走了出去。

第一步已經做好了,剩下的就是該自已忙碌了。自已需要先把牛棚清理出來,在用石頭壘出一個可以燒火的土灶,還得準備足夠的柴火。這些可都得需要十天內完成,要不然可就耽誤釀酒的大事了。

說完就幹,拿起家裡的木鍁,就走進了牛棚,丁煒打算先把牛棚清理出來。姐妹倆也沒有閒著,照著丁煒的吩咐開始編起了草蓆,一家人風風火火的動了起來。

而此時楚國西南方的某處軍營裡,十幾名身穿甲冑的武將站在營帳內兩側。在營帳的正中央擺放著一張案桌,案桌上坐著一個同樣身穿甲冑的男子,此時正在單手扶額,一臉疲憊的模樣。對著下面的武將問道:

“虎牢關現在情況如何,還沒有攻下來嗎”。

此時從營帳右側站出來一名半邊的臉被瘢痕掩蓋的武將,對著坐在案首的男子拱手說道:“稟蜀王,陳將軍已經圍困虎牢關十餘天,可是這關內的守將就跟個縮頭烏龜一樣,無論採用什麼辦法,就是避而不戰,一時還未能拿下”。

話未說完,左邊同樣站出一名武將,不屑的說道:“區區一座關隘他陳慶之打了十多天都未能拿下,真是個無用的廢物。要我說,就應該直接趁凌晨偷襲強攻,虎牢關內不過三千守軍,只要攻破了大門,就可直接拿下,何必有這麼多事。

“錢將軍此話差矣,那虎牢關身處山坡之上,宜守難攻。若是採用強攻的辦法,死傷太大。敵人只需推下滾石和壘木片刻便能讓我軍死傷大半。而且虎牢關樹木雜草叢生,夜晚攻城對於不熟悉環境的我軍更是困難。陳將軍採用圍困的辦法我認為才是上上之策”。半邊臉上存在疤痕的武將立刻反駁道。

案桌上的男子正是楚國川蜀省的藩王,舉起“清君側”旗號的蜀王李權。此刻的他揉了揉眉心,好像對下邊的爭吵毫不關心。最開始的時候他舉起“清君側”的大旗,靠著出其不意,快速進攻的方法,打的朝廷軍節節敗退,一路北上,所到之處,戰無不勝。

但是他現在卻是已經陷入僵局,朝廷派出的二路兵馬元帥現在正率領四萬兵馬在八

十里之外的草地上紮營。前期交手幾次李權都沒有討到太多的便宜,而自已派出的其他幾名大將在其他的戰場上也沒有建樹。一時間雙方人馬僵持了下來。

但是僵持的局面明顯是對李權不想看到的,他深知自已的底蘊比不上雄厚的朝廷,若久戰不勝必定影響軍心。而自已的大後方好像也不太平,聽說幾名頗有威望的官員和一些家族在朝廷的指引下在暗地裡也有小動作。真是一群該死的老狐狸,平常表現得一個比一個忠心,看到自已失利就開始活泛起來,早知道自已出征之前就應該殺死他們。若是久戰不勝,自已必定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很有可能萬劫不復。

“馮軫那邊怎麼樣了,傷亡如何”。李權收回了心神,思索地問道。

疤痕的武將踏出一步,繼續說道:“情況也不好,據傳令兵來報,支援蛇口鎮的是二路兵馬元帥呂奉先的副將欒長青,此人熟讀兵法,頗有謀略,還差點截了支援馮將軍的糧草”。韓立頓了一頓,又繼續說道:“馮將軍現在已經退回到了柳葉林,在那裡整兵休整”。

“軍師,你覺得現在該怎麼辦,一直僵持下去對我軍不利啊”。一樁樁敗績讓李權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轉頭朝著一旁看起來比較儒雅的男子問去。

“蜀王莫慌,雖說我軍在各戰線沒有取得勝仗,但是朝廷同樣沒有取得便宜,只是雙方暫時僵持了下來,我覺得當務之急,還是應該督促兩廣省的將軍快速出兵,只要兩廣省能出兵,包抄敵軍後方,必定能使敵軍大亂,這時候,我們的乘勝出擊,獲勝的機會就來了”。儒雅的男子回答道。

“我又何嘗不知這個道理,可兩廣省將軍是個守成之輩,手中不過兩萬兵馬,畏首畏尾,前期送了多少金銀珠寶才答應一起起兵,可現在過去半年多了,既然一點動靜都沒有”。李權無奈的回答道。

“蜀王莫慌,既然兩廣省將軍答應起兵,那想來肯定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在下願意立刻前往兩廣省當說客,面見兩廣將軍,對其曉以利害,相信一定能說動此人起兵,攻打朝廷援軍的後方,為我軍打破這僵持的局面。”軍師擺手,信誓旦旦的說道。

“軍師有此心意真是令本王振奮不已,可此去一程路程遙遠,又頗費時日,本王怕苦了軍師”。

“為我王做事豈是我們做臣子的榮幸,豈能說是辛苦就躲避的,王上的一番話倒是令在下汗顏”。

“好,既然軍師如此說到,那麼本王也不再客氣,請軍師收拾一番,本王派兵保護,立刻前往兩廣省。若是軍師能成功說服兩廣將軍起兵,大破敵軍後,軍師可謂頭功”。李權站起身來,激動的對著軍師說道。

“王上放心,屬下立刻啟程,必定不辱使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第一莽夫

新人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