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稅法的推行,註定了不會順利,也不會太平。直到今日才出現了暗殺我的人,這其實已經是讓我有幾分的意外了。在我預計中,應該更早就有人出來殺我的。”

柳七郎皺眉,一臉不贊同地看著哥哥。

而李幕則是較為沉靜道:“老師,這條路不好走。若是順利,那麼這四地最快也要等明年才能確定看到了所有改革後的成效。之後,便是全國推行,只是,屆時的麻煩會更多。”

“你說的不錯。你能看到這一層,看來這段日子沒少關注這新稅法。”

李幕頗有幾分不自在道:“前幾天父皇特意差人叫我過去問話,其中就問到了這新稅法的事。”

柳承恩點頭,“是靜王去的那晚吧?”

李幕嘻嘻笑了兩聲,沒答話。

柳七郎看看李幕,再看看自己的兄長道:“皇上下旨命蘇家二哥進了戶部,而且還是右侍郎,莫不是打算讓他接替您的位置?”

柳承恩搖搖頭,“蘇二哥資歷尚淺,他與我不同,未曾外調過,而且背後又沒有強有力的靠山,皇上就算是讓他接手戶部也得等幾年呢,或者,乾脆就讓先左侍郎上位,幾年後再讓蘇二哥替換掉他。”

“元寶,既然你提到了新稅法,那我問問你,前朝仁宗年間也曾經歷過一場變革,你可知道?”

“回老師,學生知道,您說的是仁宗年間的文顯新政。”

“不錯。前朝仁宗文顯年間,以王相等為首的一眾官員進行了一場以澄清吏治、富國強兵、厲行法治為主要內容與最終目的的改革,史稱‘文顯新政’,在前朝史書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你且說說,這場變革為何失敗了?”

李幕還真地是專門研究了一下這場長達了三年,卻最終夭折了的變革上。

這場轟轟烈烈的新政改革最終以失敗告終,關於這場改革失敗的原因歷來為不少學者推研的重點,可是說來說去,無非也就是那麼幾年。

“老師,關於文顯新政的失敗,就大體上而言,有新政的倡導者急於求成、紛亂的朋黨之爭與對當時朝中主要矛盾認識錯誤這三種主要原因。當然,這是之前謝大儒也曾同意過的觀點,不過,依學生來看,這場變革最終失敗,還在於當時的仁宗,他的立場不夠堅定,而且態度也不夠果決。最終,還是聽信了近臣之言,對推行新政的幾位官員不夠信任。”

柳承恩點點頭,一臉欣慰。

不過是個少年郎,能想到這麼多,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你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之前的諸位學者大儒們所推研出來的幾個原因,也有道理。不管是站在誰的角度上,新政的推行,都不會容易。”

柳七郎也是專門研究過這個文顯新政的。

說到底,還是各方面的原因匯總在了一起。

而且,他也覺得李幕說的沒錯,根本原因就是當時的仁宗立場不夠堅定。

守舊派的人勢力也太強了,皇上的權利又受限,所以,才會步步被掣肘。

“文顯新政前程的斷送不是一蹴而就的,積弊已深的朝廷背景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場新政的結局。不過,當今聖上比之前朝的仁宗而言,那簡直就是再聖明不過了。所以,你們不需要擔心我。”

想到了當今聖上的殺伐果決,那與前朝的仁宗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當今聖上可是曾親歷戰場,並且從萬千敵軍中殺出一條血路來的鐵血英雄!

而且十幾年前,皇上還曾一怒之下,連誅了兩大世家,雖說未將其九族盡誅,可是嫡系一脈也可以說是殺絕了。

所以,這樣一位鐵血手腕的君主,是絕對不會因為那些老臣們的幾句話就輕易動搖的。

皇上原本就不喜歡世家把持朝政,不然也不會有自登基後的兩次針對世家的大動作了。

這些年皇上年紀大了,脾氣也較之從前溫和了許多。

可不要因此就以為皇上的心軟了,更不要以為皇上的手提不動刀了。

但凡是有敢無視他的威嚴的,那就等著腦袋搬家吧。

“新稅法的推行,還需要時日,元寶,我有意向皇上提議將你派到了底下親自去跟進,你以為如何?”

“老師的意思是隻我一人嗎?”

“只你一人去的話,未免過於明顯。我已經想好了,皇室中可以多派幾位皇子皇孫們出去看看。您曾在北安州生活過,對那裡也比較熟悉,若是皇上允許,我想推薦你去延陵府看看。”

幾人均有些意外。

聽他提到了北安州,原以為是要讓李幕去那邊,結果繞了一個圈,就提議讓他去延陵府了。

“老師可是別有用意?”

柳承恩笑了。

“一來,你去延陵府,可以避開了李信等人,這在朝臣們看來,皇上沒有特意地優待你。二來,你未曾去過延陵府,多出去走走看看也是好的。大興朝的大好河山,你應該親自去感受一下。將來,你未必就有這個時間了。”

若是一旦成為了大興朝的太子,甚至是皇帝,那就很難再離開京城了。

就算是從皇宮裡走出來,都需要提前做好安排,權利有了,可是相對的自由也就沒有了。

“是,學生明白老師的用意了。多謝老師!”

事情說定,柳承恩這邊的動作也很快。

幾天後,皇上就下旨命幾位未成年的皇子皇孫們親自去負責新稅法的推行。

而李幕,也的確是被派到了延陵府。

皇上不放心,除了命高威親自護送他之外,又安排了一批暗衛保護。

柳承恩給了他一封信,叮囑道:“這封信是給當地的知府的,你到了之後,幫我轉交一下。”

“是,老師。”

“延陵府這幾年的吏治已經清明瞭很多,要不然,我也不敢推薦你去那邊。這幾個人你帶上,都是以前蘇孝去延陵府談生意時帶回來的,他們精通當地的方言,免得你再被人糊弄了。”

李幕心中一暖,老師連這一層都想到了,可見其心細。

“切記,出門在外,低調做人,一切都以你自身的安危為重。”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路影帝的小仙女

清清是阿三

我在七十年代搞科研

幸福小團

崔大人駕到

袖唐

遇之則桉

宋清羽

隨夢添腰

攬月0204

婚色撩人:老公一寵好喜歡

可樂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