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疏影將這一路上的見聞都寫進了給父親的家書中。

而關先生收到信時,互市坊一期的長亭都已修建好,店鋪也都修建過半了。

關先生看著女兒的來信,滿面含笑,頻頻點頭。

關夫人等地有些急了,左顧右盼,也不見他將信給自己,不免抱怨道:“女兒的家書,你看地倒是慢,我瞧著都閱了兩遍了,怎地還不願意拿來我瞧?”

關先生一怔,隨後大笑,“給給給!你也好好看看吧。讓七郎隨平安去北安州,實在是再好不過。這能讓七郎更好地體會到百姓之苦,也能讓他知道身為一方父母官,當如何盡心為朝廷排憂,為百姓解難。”

平安這個字是關先生親自為柳承恩取的,當初柳承恩屢屢出事,關先生一時情急,也只是為了能先保他平安無虞,哪知道,後來柳承恩竟然真地應下了這個字。

如今想來,還覺得這個字取地過於隨意了。

“喲,想不到這夫妻倆在北安州竟然做了這麼多的事兒,先前咱們知道的那些,當真是不過十之一二了。”

關先生極為高興,“可不是嘛,我早就說過這個柳承恩是能成大器的,他心中有百姓,自己又是苦出身,最是知道百姓之不易。當初他中了舉人,便願意出銀子為族人辦學堂,便能看出此人之品性。而他的妻子有生財之道,偏又不是一個吝嗇的,每每積攢下了一些財富,都會想著回報給族人或者是親朋。有這樣的賢妻在側,柳承恩在官途上必然不會走彎路。”

“娶妻娶賢,這自是有道理的。我原以為咱們女兒便已是教導地極好了,有才華,德行好,沒想到這四郎娘子更是出挑。”

關先生點頭贊同,“是呀,當初只是對對子,便能讓咱們影兒佩服之人,才學上自是不差的。而且我是看過這蘇氏的字的,寫地還算是絹秀,雖不及咱們女兒自幼練字出來的成果,可是比之普通的高門女,也是絲毫不弱的。”

“你說的是。這輩子有柳承恩這麼一個學生,便足以你炫耀後半輩子了!”

關先生聞言哈哈大笑。

“夫人倒是說到我的心坎裡了!我自出門願意授課以來,學生多如牛毛,可是真正收入門下的,也不過數十人。如今大都已出仕為官,可是真正能讓我覺得驕傲有臉面的,便只有這個柳承恩了。”

關夫人揶揄道:“這麼說,其它的學生都不配你提一提了?”

關先生擺手,“這倒不是。只是與柳承恩相比,他們都過於庸碌了。承恩不僅有才學,而且為人還聰慧,也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在什麼地方。最重要的是,他能審時度勢,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對什麼人盡忠。”

這話關夫人倒是不解了。

但凡是入朝為官的,不都是為皇上盡忠嗎?

再說如今皇上正值春秋鼎盛,皇子們尚且年幼,不為皇上盡忠,還能如何?

關先生知道再多說,夫人未必能參透,便笑笑不語了。

當初柳承恩高中探花的時候,關先生還一直有所擔心。

就怕這京城的富貴花迷了眼,更怕被那些權勢所惑,走上了歧途。

如今看來,這柳承恩倒是一個主意正的。

也是巧了,就是靠著他的這份兒主意正,不結黨不攀交權貴,反倒是讓皇上對他格外看重了。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他自己的確有真本事。

就憑著他做的這一件件的實事兒,皇上也不可能看不到他。

如今,七郎被他帶到身邊,言傳身教,將來七郎高中,必然也是一位盡心為民的好官。

如此,他的女兒也算是沒有選錯人。

再說柳承恩在這裡督造互市坊的同時,還早在處置亭長之時便上了一封摺子上去,打算在此處劃地歸置,再設一縣。

對於僅有三個縣的北安州來說,別說是再設一縣了,再設三五個縣都沒問題。

主要是北安州地廣人稀。

摺子到了內閣,張正陽看過之後,便覺得十分不錯,與幾位同僚商議之後,便又上奏給了皇上。

皇上倒是覺得可行。

不過是再設一縣,也無不可。

正好可以外派一名今年的新科進士過去,正好歷練一番。

只是,這興江縣的人數是不是也太可憐了一些?

加在一起,寥寥幾千人,嘖,這麼大的一個縣,也真地是挺讓人無語的。

柳承恩這邊兒得了旨意,再加上戶部也下放了修建縣衙及醫署的銀子,這興江鎮上就熱鬧了。

因為互市坊要挪出,所以興江鎮上原本的這處衙門就閒下來了,所以,乾脆以此為基礎,修建縣衙。

縣衙不比州府,按制是比較簡單的,修建起來也比較快。

等到新縣令走馬上任之時,這新縣衙也已經建好了。

互市坊這裡正在快馬加鞭地趕工,因為是大工程,又的的確確是為了民生,所以皇上也沒有含糊,給他撥了一萬兩銀子來督造互市坊以及新的互市監。

一萬兩銀子聽起來挺多的,可是這互市坊佔地百畝呀!

豈是那麼容易的?

不過這可難不倒我們柳大人。

一道詔令發出去,那些大商戶們就坐不住了。

店鋪未曾打地基,就已經先收了數千兩的預定款了。

柳承恩看著帳目,不由得嘆息道:“果然不管是什麼時候,還是房地產最賺錢呀。”

蘇錦繡身為柳承恩的夫人,自然是要全力支援夫君的。

直接先認購了五套店鋪,而且選的位置也都是最好的,同理,價格也是最貴的。

直接買下來再說,以後自己用不上,可以給哥哥用,若是哥哥也用不上,那大不了就租出去便是。

眼看著這互市坊快要完工了,蘇錦繡修書一封給了蘇大郎。

江寧府的新茶可是下來了,再加上了那邊的絲綢錦鍛,都可以往這邊運了。

大興朝的茶葉,可一直就是周邊各國爭相採買的東西。

蘇錦繡讓繡坊那邊也派了人手過來,各種繡品,團扇、帕子、袍子等等,應有盡有!

終於,數百人的辛勞之下,興江縣的互市坊,正式開張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單身狗心酸日記

酆都南陰

盼你,惦記重重

秒懂菌

逍遙書生之鳳求凰

禪仙問道

靜候你於長夜中

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