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瀏覽書籍去感受真正的世界。沉浸在自已的世界在我看來非常有效,它可以遮蔽掉外界的任何訊息,從而使自已快速發芽開花。

有一本書說能讓自已快速進步的方法有很多,第一個是與很多人聊天。

只是看到世態炎涼的景象,人與人的冷漠和骨子裡的惡該如何去除呢?

迴歸本質,人的出生到底是什麼樣的視角呢?現實到底是什麼呢?

如何去克服掉內心的陰暗面去做好自已呢?迴歸生活而不是浮躁地去感受這個世界。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過實踐,果真如此,可是書中明明談到人餓不死之後是可以追求精神意義了,但是世人為什麼還在攀比呢?

照舊側躺,不過是在我真正的家裡,這個家比較豐富,有兩臺書桌,一個衣櫃,還有堆疊的書籍。還有一張很大的床,習慣將雙腿搖在床外。

這裡遠比出租屋熟悉,出租屋相較於這裡簡陋得多,只有一張小床和摺疊書桌。生活用品放在另一個床架子上。廚房雖然乾淨整潔,但是我從來沒有下過廚。

很少去關注別人的生活,而是一直在做自已的事情,不斷去做才會發現一切的可能性。

曾經嘲諷和詆譭別人,這讓我感到羞愧,從此以後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已身上才是正確的。

幼童的天真刻意保留,去面對一個完全相反的成人世界。想盡辦法去打造一個異世界去保護自已。

一切事物都是表象,要不斷去往深處探索和思考。

感謝這段寶貴的經歷,可以讓我有不一樣的感覺。人只能約束自已,將自已修煉到高位境界難上加難,更別說去關注別人。

自已都無法修煉成功又有什麼資格去說教他人呢?

我不知道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只是當別人在關注一樣事物的時候,我選擇忽視,不在乎這一切,逃脫掉拜金主義的牢籠後才有可能去創造財富。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到現在我都沒有找到一個適合我的群體。我很孤獨。

只有去碼字排解內心的煩惱,為什麼我這麼孤獨,沒有同類,很少有人能夠真正認可我說的話做的事,沒有朋友,知音也沒有,就一個人待著。

方法論一直在我腦海呈現,如何去執行下一步並不被情緒所困擾呢?

任何事物可以改變而不是一成不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有可能取得一些成就,問題擺在那裡要學會解決,而不是逃避。

在這個世界的社會執行規則是如此,那在另一個世界呢?規則是誰制定的?

如何去遮蔽掉表面的事物而去看更深層次的東西呢?

教育的本質是為了擺脫現實而不是順應現實,只是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在犯錯為什麼不去改正呢?

我願意在心裡面留一片淨土,與現實糾纏時也帶有內心的安寧,這樣才不會被現實同化。

前幾日躺在病床上,幾層樓的疊加使我能感受到最底層太平間的靈魂的飄散,在死亡面前一切都不重要,都是小事。

悟道休言天命。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誘她入懷,鄰家哥哥好會撩

秋水煎茶

若春不語

一顆小蘿蔔Y

博秋一笑

喜歡藤麻的錢嬤嬤

團寵:父皇,孃親又去冷宮了

鹿言七七

民國諜影:大哥,為啥讓我做特工

聊發騷年狂

恐怖谷效應

泡芙吃榴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