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喜之眼神深邃如淵,語調悠長地道:“李乾長老,在永寧縣的一舉一動,本官略有耳聞。此次涉及農田灌溉之事,你率眾喧譁,意圖何在?”

話音剛落,李乾臉色劇變。

曹喜之一席話,充滿質疑,似要追責問責。

李乾鎮定心神,嚴肅回道:“曹太守大人,在下此舉並非煽風點火,實為永寧縣百姓福祉考量。眾所周知,春耕過後,永寧縣連續數月遭受旱情困擾。”

“近一個月以來,更是滴雨未落,乾旱嚴重。此時此刻,各地百姓無不面臨旱災困境。然而縣衙之中,縣丞江羽竟誤導王城令,在全境範圍內大肆挖掘水渠,疏通溝壑。”

“此舉有何意義?”

“毫無益處可言!”

“反而是白白耗費人力物力,消耗民間力量,錯過了抗擊旱災的最佳時機。”

原先李乾一直以府君稱呼曹喜之,此刻卻直接稱其為曹太守。面對曹喜之的不善之意,他也毫不客氣地予以回應。

曹喜之冷哼一聲,質問道:“尚未宣判,你何必在此鼓譟生事?若你真心實意想要解決問題,完全可以親自拜見王城令,詳細探討,又何必走到這一步呢?我看你,恐怕別有所圖吧。”

李乾臉色愈發嚴峻,感受到曹喜之來者的不善之意。他堅定地反駁道:“曹太守大人,您誤會在下了。前來縣衙鼓譟一事,確係情非得已。縣衙之內有江羽此人,陰險狡詐。他從中作梗,致使在下的諫言根本無法傳入縣令耳中。因此,在下才不得不採取這種下策。”

江羽冷笑一聲,諷刺道:“李家主好個倒打一耙,整個縣衙之中,何時有人阻攔過你?”

“無人阻擋!”

“縣尊待人謙遜,接納意見如同流水。你這般說法,不過是你個人的臆斷妄想。你從未主動拜見過縣尊,又怎談得上是我從中作梗呢?”

“倘若你曾有一次來拜見縣尊,遭到刁難未能見到人,那還說得過去。然而你始終蝸居在李家不出門,卻指責他人,實在有違事實,讓人難以信服。”

略微一頓,江羽轉頭面向曹熙真,言道:“宗主,適才縣尊外出傳諭,命眾人皆需屏息靜氣。

然而李乾非但未遵令沉默,反而暗中授意手下製造喧譁,意圖將此事擴大化。

此人之心機深不可測。

縣尊已有周全佈置,但他偏要另闢蹊徑,不聽從號令。”

曹熙真讚賞地望了江羽一眼,此青年的確頗有見識。

繼而他看向王元初,順口問道:“王縣令,關於開鑿靈脈引來靈水源之事,你又如何解釋?現如今在整個扶風郡乃至雍州境內,人們對此議論紛紛。”

王元初雖然不清楚曹熙真的來意,但從當前局面推測,定與交付付罡遺體之事有所關聯,因此曹熙真才願出手相助。

他毫不怯懦地回應:“宗主,今日原本就打算啟動引靈儀式,以灌注水道。

其餘贅言不必多提,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還請宗主與眾位一同前往牛津渡,在彼處見證引靈灌水之過程,一切真相自會顯現。”

李乾冷嘲道:“此舉無非是故弄玄虛,王縣令,你顯然是受到江羽的誤導,才會如此頑固不化。

你在牛津渡引靈灌水,勢必耗損大量人力靈力。”

“住口!”

曹熙真毫不客氣地怒喝一聲。

他瞪著李乾,厲聲道:“他人或許顧慮到你身為李家長子的身份,但我執政之際,必定公正無私,無所畏懼於李家勢力。

王元初已言明,只需至牛津渡親眼看個究竟,你卻仍出言譏諷,若再這般恣意妄為,休怪本官依法懲治於你!”

李乾臉頰肌肉緊繃,憤恨地瞥了曹熙真一眼。

心中暗自發誓,待王元初身敗名裂之時,他必藉助李家之力,讓曹熙真付出代價。

王元初揮揮手,從容邀請道:“宗主,請!”

“出發吧。”

曹熙真點頭同意。

一行人離開了縣衙,各自乘坐仙禽駕馭的雲梭,朝著牛津渡進發。

牛津渡位於永寧縣西城外六里的平川之地,四周已有疏導過的靈水溝渠連通此處。

直至眾人抵達牛津渡,特別是曹熙真、李乾等人相繼從雲梭上下來,眼前的景象讓他們無不為之震驚:

只見永寧河邊矗立著一座座高達三丈的雄偉筒車,沿著河道綿延百丈,使得整個牛津渡岸邊構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面。

李乾心頭驟然湧起不安的感覺——王元初這次是有備而來啊。

他瞥了眼王元初與江羽,硬生生嚥下一口氣,迫使自已冷靜下來。

曹熙真此刻頗覺好奇,同時亦懷揣期待。

如今的扶風郡同樣遭受旱災困擾,在這樣的背景下,倘若永寧縣能夠憑藉引導靈水源灌溉成功緩解旱情,那麼扶風郡便可加以推廣借鑑,從而有效化解旱情。

曹熙真對於此事,自然抱持熱切期待。

眾仙師跟隨前行,直到抵達永寧河邊的堤岸處停了下來。

曹熙真目光投向王元初,詢問道:“王縣令,這河中的巨型法器,是如何施展神通引來靈水呢?”

王元初面上帶著笑意,解說道:“宗主,那屹立在永寧河中的龐大之物,名為筒車,正是用於汲取靈水之神奇法寶……”

此靈器,能借水之力,綿綿不絕驅動水輪灌溉大地,乃是江縣令江羽之傑作。” 曹喜之微微頜首,心中滿是敬佩。

他對江羽因英勇戰勝罡煞之事深感感激,進而詳細瞭解了永寧縣與江羽的情況,因此深知江羽之能耐。

永寧縣的一切變化,皆源自於江羽。

王越望向江羽,朗聲道:“道友江羽,此刻便可開始。”

江羽目光投向河邊的曹正,指令道:“曹縣尉,解開束縛水輪的鎖鏈,啟動引水之法。”

所有筒車均由堅韌繩索固定,縱使水流衝擊,一時之間也無法自行轉動。

曹正遵命揮劍斬斷繩索,隨著工匠們動手,繩索應聲斷裂,洶湧的水流瞬間衝擊著筒車,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

一排排筒車開始徐徐旋轉起來,其中每一個木筒在水中劃過,汲取河水,瞬息間升至頂部,木筒隨即傾斜,清水潺潺從中流出,倒入上方的水槽之中。

那高達三丈的筒車設計巧妙,確保了水槽得以建在高地,河水順流而下,沿著預先構築好的引流水槽,滔滔流入附近溝渠。

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並非僅僅一架筒車在運作,而是整整齊齊的一排排筒車,延綿百丈之長。

如此範圍之內,無數木筒傾瀉而出的清水彙集一處,形成一道流淌的溪流。

河水嘩嘩湧入溝渠,源源不斷地向前流淌。

而這一切引水灌溉的過程,竟無需絲毫人力。

“技近乎道,妙哉!妙哉!”

目睹此景,曹喜之不禁面上泛起喜悅之情,口中連連稱讚。

然而李乾卻是一臉愕然。

怎麼可能做到無需人力就能引水灌溉農田?

他萬萬沒想到竟然有這樣的灌溉之法。

周圍的各大世家之人,無不震驚之餘竊竊私語起來。

此時此刻,有些人甚至下意識地與李乾拉開了距離,因為他們明白事情絕不簡單。

江羽見狀,嘴角勾起一絲笑意,毅然走出人群,抱拳說道:“府尊大人,李乾不僅此次挑撥是非,更涉嫌肆意濫殺無辜,乃至勾結妖蠻外敵。

其罪行累累,共有五十六宗,請府尊大人主持公道。”

原本江羽計劃由王越出面處理李乾事宜,如今既然曹喜之在此,當然更為妥當。

於是江羽決定改由曹喜之審問裁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王的劍與失落悲歌

夏風秋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