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乖乖\/寶兒這回是真生氣了!!!

倆老這下可再躺不住嘍,互相對視了眼後都一副乖寶寶般的坐了起來,然後又再次不約而同的低下了頭做一副聽訓狀。

祈寶兒:“……”

你說這讓她還怎麼‘罵’?

默了好半餉她嘴裡才吐出這麼幾個字來,“知道錯了沒?”

沒傻的都能聽出她語中的無奈。

倆老連連點頭,“錯了。”

“錯哪了?”

田老太爭做優秀少年,積極舉爪:“爺和奶不該自個跑去遭罪,誰犯了錯罰誰就好。”

一個衝動下,整不得還會反帶累了三郞的名聲。

正張嘴準備說話的祈老頭,默默的閒上了唇,很是有些幽怨的看了老妻一眼。

話都被老太婆給總結了,他還能說個啥?

將這一幕看在眼裡的祈寶兒差點沒破了功的笑出聲來,死死掐了自己腰間的軟肉一下才硬將笑意壓了下去。

不過面上再能忍,她周身的氣息也已經發生有了變化。

最是熟悉她的倆老這點要是感受不到就不配說最疼愛她這話了,頓時倆老都鬆懈了下來,很是有種小孩兒在得知大人不再生氣後順杆爬的囂張。

祈老頭:“乖乖,三郞媳婦還好吧?”

田老太:“孩子沒事吧?”

這是自個的親爺奶,還能怎麼辦?

祈寶兒也不可能揪著不放不是。

語氣也跟著軟了下來的倆老的問題一塊回答:“三嫂的情況還好,孩子也保住了,就是三嫂得臥床休養一陣子。”

田老太拍著胸口一陣後怕:“那就好,那就好。”

家裡有倆神醫在,臥床休養什麼的他們完全不懼,怕的就是猛不丁的來一出連救都來不及救的。

祈老頭眼中的擔憂也淡了許多,總算是露出了絲笑模樣,“好在老\/二一家還沒回去,正好著這陣子能在府裡幫著照顧下三郞媳婦。”

雖說不是父母在,可他們家情況不是特殊嘛,有老\/二夫婦倆這也是嫡嫡親的長輩在照顧著,也不顯得祈家對三郞媳婦不夠重視。

至於祈老頭和田老太倆,無論是按著規矩還是民間早已深入骨子裡的觀念,都沒有爺奶輩的人留在家裡照顧孫輩的說法,真要這麼做了,外人看的不是長輩的慈,而是隻會讓孫輩被傳出不孝的名聲去。

這也是為何祈老頭和田老太倆一早就回了賢王府的原因,他們家已經是委屈了三郞媳婦,可不能再因為他們而傳出三郞媳婦不孝的傳言出去。

聽著很不合理,然以孝為天得頗有些過的大環境中,事實就是如此。

好在是祈康富夫妻倆在三郞大婚後沒有離開,倆因為二郞的事兒特意留在京中等二郞的回信。

不是說信不能寄到祈家村去,這不爹孃在有啥事爹孃可以幫著做主嘛。

祈寶兒也認同爺的話點了點頭,“我將三嫂送到將軍府後,後面的事都是三嬸在親力親為;安二夫人也跟著一塊去了將軍府,我瞅著她反倒是鬆了口氣。”

可不是鬆口氣嘛。

祈家的情況是真真特殊,倆老在京中眾人的眼中那是早已被預設他們是居於賢王府內的,反而他們要是身在將軍府中大家心裡只會覺得他們是去將軍府做客。

當然這是不合規矩和世俗的,可無論是規矩或是世俗,在強者面前它都不夠看,心裡什麼不重要,反正沒人敢說什麼。

如果安月英回府時老爺子和老太太在將軍府,安夫人摸不準倆老的想法,是隻是見見孫媳婦情況如何,還是準備要留在府上長住?

可無論哪種,於安月英來說都不會是好事。

傳言一出,誰曉得會被說成什麼樣兒?

其根本原因就是,安月英的這個肚子,它並不光明正大。

昨天在場的命婦們想來心中都是有數的,因為祈寶兒到場力保,眾人對安月英的肚子自是不敢再去閒言碎語什麼。

可這時候安月英只要被人抓到哪怕僅只是粘了點皮毛的錯誤,甚至和她壓根沒關係僅只是牽連到她,都會被人給無限放大。

安二夫人就是生活在這命婦圈裡,最是知道這些。

一路上她都擔憂著,但這種事兒她又不好說出來,倆老擔心孫媳婦的在府上等著,她這個親家總不好開口說不讓吧?

那不是欠?!

萬幸,萬幸。

倆老沒給她女兒難堪,親二叔二嬸在府上打理照顧著也給足了她女兒臉面;給她女兒顏面也就是給了安家二房,甚至是整個安家一個顏面。

原以為祈家出身農戶不知曉京中的這些,沒想到竟是顧得如此的周全。

祈家這門親,真真是結對了。

有些在祈寶兒眼中看著是極為的奇葩的事,可這世間有它自個凝成了堅石般不成文的規則,祈寶兒也不能一意孤行的反累了別人。

又陪著倆老聊了會兒,祈寶兒起身回兵部;在她走後,田老太立刻爬起來邊叫來林嬤嬤開始準備補品。

他們倆老是不在將軍府,可這態度也是要擺出來的,他們祈家對安月英這個孫媳婦重視著呢。

“這世道,女子活著不易啊。”

祈老頭認同點頭,“三郞媳婦這事兒錯在咱祈家,她現在懷著孩子還身子骨差,可不能再讓她心裡再憋著悶。”

田老太聽到這話心裡就是一個咯噔,她突然想起來幾年前孫女曾經和她說過月英這孩子是那種有啥事兒都藏心裡苦著自個的人。

“葉嬤嬤,這陣子你就到將軍府去照顧月英一陣子吧。”

聽到這吩咐,葉嬤嬤心中小小的激動了一把。

她不是激動被派去照顧安月英,而是激動自己可算是把老夫人給教出來嘍。

老夫人哪算沒有在賢王府後院掌家,可這點外人又有幾個能知曉?

在世人的眼中,老夫人便是祈家頂頂上的當家主母,是後宅中最大的那位,自是不能老夫人親自去迎接孫輩去照顧孫輩,嫡親的血脈還好,像三少夫人這種,慈不慈的已然不重要,老夫人若真心軟的留在將軍府中照顧三少夫人,在世人眼中,只會平白的降了祈家由王爺好不容易升起來的威望。

淺白說,是抬了三少夫人的身份,可也自降了身份。

要顯示出重視,派她這個貼身嬤嬤去已然是足夠,且也是最合適的。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與玫瑰同樣浪漫

只吃橘糖的喵

【綜武俠】我在大明當皇帝

七颯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