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祈康安哪接觸過呀,管家一提醒他立馬就懵了。

以前他們村裡這種送禮送來送去的事倒是常有,只是吧,都同族,說講究挺講究,比如祭祖與嫁娶和喬遷這樣的大事,那都是有著一套已經類似於規則般的成套禮節,按著做就好。

可要說不講究,除前面那幾件大事外,平日裡因為著同族的原因,祖上多少都粘著親呢,像是訪親或是走節禮、年禮這些,大多都只是走個心意。

這心意嘛,自然就是能力以內且拿出去不心疼的東西。

祈康安在他屋內的博古架上瞧到的可以說每一樣都不是凡品,有前朝的瓷瓶,前朝的畫作,比他兩拳頭加起來還要大的玉佛等等。

這些哪樣拿出來都不是用一個‘心意’二字能說得通的。

要按他們以前,人家送的東西主家覺得過於貴重,退回去便是,對方也不會說啥,一定要送也就是換個禮的事兒。

哪知這一套它在京裡並不頂用。

塌几上擺著個小暖盆,暖盆內放著鐵壺熱著水,祈寶兒爬起來給自己倒了杯,雙手捧著喝了幾口。

“沒事爹,這事兒交給祈管家就成,他曉得該怎麼做。”

就剛剛出宮前,祈公公藉著送她的名義特意告訴她:

太子除了住在宮裡有東宮外,他在京中還有座太子府,而她府上現在的這位管家,在來郡主府之前,他是太子府上的仨內院大管事之一。

祈寶兒不管太子為麼將自個府上的內院大管事送她一個,反正她佔了便宜就是,能當太子府內院大管事之一的人,那能是普通人?

至於說監視啥的,這點祈寶兒一點不擔心。

她家有啥可監視的?

要錢沒錢,要權沒權,唯一拿得出手的就她這一身本事。可問題是,人那是誰啊,一國太子呢,未來的天子,能用的人豈是用個數能算得來的,難不成但凡有個有本事的都得送個內院大管事不成?

咱不能一碰到權貴給好處就盡往壞處去想,可能人家就單純扶貧呢?

祈寶兒心大,不太愛去想太多有的沒的,她嫌累得慌。

再加她感知力強,別人對她抱著是善是惡她只瞅一眼就能瞧出來,因此對管家很是放心。

她放心了,祈康安便也放心。

“成,閨女你這麼說那爹就不管了。”

尋思了下他又覺得不妥,“不成,爹還是得曉得管家是怎麼做,現在這兒也算是閨女你的家,將來這種你來我往的事兒指定少不了,爹不能總一頭霧水,還是得學學。”

祈寶兒聽到這話差點一口熱水噴出,抬頭看著她爹有些一言難盡,張了張嘴還想說啥,終還是啥都沒說。

算了,傻爹這會兒興致正濃,她總不好說‘這些應該是後宅婦人該操心的’這種話,省得刺激到傻爹。

好在祈康安在這事兒上也沒怎麼注重,只轉眼他就換了話題。

這會兒已經幾近零時,父女倆沒聊會兒便各自去休息。

因祈老頭睡在了祈寶兒屋裡,閨女年紀還小,而且這兒還是內外間的分著,外間的軟塌是羅漢塌樣式,足夠寬大,幾人橫躺著睡都足夠,祈康安索性晚上也和祈老頭一塊睡在軟塌的另一邊。

-

郡主府終於迎來了主人,一大早穿梭於府上各處的下人們各各臉上都揚著笑,就連修剪樹枝的僕役都感覺今兒拿剪子的手特別有勁。

任何一個府坻,主子在,下人才有底氣。何況昨天主子才剛進京,就從縣主成了郡主。

來頒旨的人還是皇上身邊的大內總管祈公公,且祈公公昨兒對他們主子的那親切的態度他們可是全看得真真的。

外界傳他們主子得皇上的寵,可那也僅是傳言。

郡主府上的一個個下人其實都有點來頭,倆嬤嬤一個同樣是太子府上出來的人,一個是皇后宮裡出來的人,僕役全是祈管家所帶,丫環也都是精挑細選過。

這些人不是經過了嚴格的培訓,就是曾經已經服侍過他人並且表現出眾。

所以都知曉,傳言這玩藝兒,聽聽也就罷了。

有時就是眼見,都不一定為實。

所以他們被調到郡主府來後,因為祈寶兒這個主子一直沒出現過,又知道祈寶兒原只是個農家女,除了太子府過來的祈管家和任嬤嬤外,其它人有一個算一個,全對自個的未來心裡沒底。

就怕主子不好伺候。

農家女嘛,本能的便會讓許多人將她們歸到沒學識沒素養那一類去。

眾所周知,祈寶兒的縣主之名是因為救了太子。

怎麼救的不重要,重點是她能得封並不是因為她本身有多高的學識,或是為朝廷為麒麟國做過什麼,僅僅只是狗S的偏巧太子遇難時被她碰到。

這突然的得勢,會不會就忘乎所以?

欺負他們這些下人倒還好,簽了賣身契後命便是主子的,打罵這些他們心裡都早有準備。

最怕的就是主子因為突然的得勢而忘了自個是誰,要是一個不好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雖說做下人的命都不是自己的,可又有誰不惜命?

一個個心裡每天都七上八下的等啊等,被吊了兩個多月,昨天那顆心才總算是落了地。

看到他們的主子是那麼個精緻到用言語都無法形容的小姑娘,再看到後面發生的一切···

老天爺可算是疼他們一回了!

祈寶兒和祈老頭等人可不知道府上下人們的心路歷程,吃過廚娘精心準備的早飯後,一家子再次乘上馬車往街上出發。

人都到了京城,哪能不去街上湊湊年關掃貨的這份熱鬧?

街上人是真多,熱鬧也是真熱鬧。

不過沒有他們想象中那種人山人海、人頭孱動,道路擁擠不通等這些現象出現。

京城道路四通八達,且哪怕是巷子都寬敞到足夠兩輛馬車對行而過,主街更是幾輛馬車平行都不是問題。

還有著禁衛騎著馬在路上巡邏,要遇著稍稍有些擁堵的,立刻就會有禁衛上前指揮。

內城是天子的腳心,裡面住著不是皇親貴胄就是達官貴人,商鋪這些,不存在的。

出了內城後,外城四通八達的處處有商鋪。

不過最為出名也是最多人去的,便是位於東街道的商街。

名字就是這麼的直接且貼切,整條街直達到城門口,左右不是商鋪就是酒樓客棧或是茶樓。

真正的古代商業街。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女配要逆襲了!!

很酷很迷人

生個閨蜜弄死我

孫大魚

盛世化牢籠

嫿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