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著說:“師叔,這可是好東西,名為醒神草,是咱們那邊才有的東西。”

說著,他又看向一旁的林公子和尉遲公子幾人,“路上我不是給了你們幾個荷包嘛,有一個我特意交待了讓你們進朱雀之後再佩戴,那個裡面裝的便是醒神草。”

重新將醒神草裝回荷包內,“醒神草可非一般的草藥,生長地只在毒障之外,採之及難,藥效持久,不必切得如此細碎聞之即有效,反而被這麼切了後能保住藥效的時間不長。”

不過,也能保住個兩三年,這點灼棋就懶得提醒了。

祈寶兒也笑了,“小小巴爾看來也是藏龍臥鳳。”

灼棋將裝好了的荷包丟回給公孫,“還給人家吧,咱們不缺這。”

然後轉頭回祈寶兒的話:“師叔這不是在笑話那些宗門嘛,您是麒麟國的賢王爺,帶著咱們都在麒麟國,他們又哪敢還往麒麟國跑。”

大宗門還沒顧忌些,比如凌霄殿,師叔自己都不知道,麒麟國那位君主,可是凌霄殿殿主唯一的弟子。

呃,不是師叔不知道,而是估計除了幾位大宗門的宗主外沒別人知道,他都還是認出麒麟國有位將軍曾經是凌霄殿大長老的弟子,觀察了許久後這才猜出來的。

就是猜出來灼棋也並不在乎,哪怕他們師叔現在和對方在談物件他們也不懼,凌霄殿都是群武夫,他們凌華宗各技術千奇百怪的可一點不虛對方。

至於說對方一直沒主動告訴師叔,是否有其它目的這些,灼棋倒是不懷疑。

他們師叔可不是一般人,誰能算計得了她哦。

真不真誠,師叔又不是戀愛腦,她自己看著分明,他們這些做後輩的,沒權利更沒資格去以‘我是為你好’的理由去行挑撥之舉。

-

路老夫人這次的病,是被大房的二小姐給氣的。

路二小姐本來已定親伊候府的四公子,只是她不喜伊四公子,反瞧中了常去路候府唱戲的一個班子裡的角兒,甚至和人已有了首尾,還懷了身子。

路二小姐想私下悄悄的落了孩子,她房中的下人去給她弄藥時,被路老夫人房裡的嬤嬤看到,嬤嬤將人抓回去一問,這事兒就兜不住了。

路老夫人一個氣急攻心吐了血,一下就躺床上去了。

路四小姐孝心,這不聽說法炎寺供祝壽燈能祈福,次日一早就來了法炎寺,法炎寺裡一個和尚告訴她,說只供福壽燈還不夠心誠,最好是能留宿寺中親自抄經書,然後燒給佛主,方才能顯出誠意來。

這不路四小姐才在法炎寺又留了一晚,抄了一夜的經書,於次日寺門開了後才離開法炎寺。

我讓路四小姐那晚陪夜的丫環指認過,她在法炎寺現有的所有和尚中,都沒有找到那個教路四小姐要抄經書的和尚。”

“你的意思,那個和尚是假的?”

“七八成是假的,畫師依路四小姐的貼身丫環所描述的畫了像,法炎寺裡的方丈及僧人無一人認識。”

“那怎麼會在寺中,還穿著寺中的僧服?就無人發現他非寺中之人?”

每個寺廟的衣服雖看起來類似,可卻又都是有所不同的。

尤其是法炎寺,那是國寺,地位僅次之道教的天一派,僧人服的衣領口可是有用金線繡著的特殊字型的法炎寺三字,又豈能做假得來?

“這事我還在查,路四小姐的貼身丫環說他們是在後山的祈福樹那碰到那個假和尚,那個位置相對偏些,可能歹人就是專門在那尋目標。”

也有可能,但君槿瀾總感覺哪不對,只是一時也想不出是哪不對。

“你說的棘手就是這?”

這棘手個啥?

查呀,總能查出來是誰幹的。

還有,案子是案子,你丫前面老提路候裡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別告訴我和案子有關?

“我剛不是說路二小姐和伊四公子有婚約嘛,這裡面還有個內情。

當初伊路兩家結親,並未說一定結的是路二小姐,婚書上只寫了是路家姑娘,連生辰都沒寫。

路二小姐是大房嫡女,路四小姐只是庶出,因此伊路兩家就預設了這個婚約是在路二小姐身上。

不過路二小姐的事,伊候夫人似乎已有察覺,數次有意無意的透露出想要退了這門親事的意思。

誰知道路四小姐一出事,路候府家的大房就拿著伊四公子寫給路四小姐的信去伊府退親了,這可是實打實的證據,伊府沒法,只能吃了這啞巴虧。”

君槿瀾:“????”

這些,又和案子有幾個關係?

容四爺看出了君槿瀾的不耐,終於講到了重點:“伊四公子是個痴情兒,知道路四小姐被害後,來了個絕食殉情,非要娶路四小姐的牌位為妻。

兒女都是債啊,伊候夫人拗不過他,最終答應了他,不過娶不行,便是路四小姐還活著,她一庶出也斷斷是不可能入伊候府為正妻的,只能為妾。

就這樣,現在路四小姐,已經是伊四公子房裡的姨娘了。”

他不就是有陣子沒見這小子,習慣的和他巴啦幾句嘛,用得著用鄙視的眼神撇他,就差沒直接戳他鼻子說他是八婆嘛?

這一說,君槿瀾明白此案麻煩在哪了。

不是案件本身過去複雜,而是牽扯到的人太多。

伊候府雖也只是候府,可它是太皇太后孃家的候府。

先帝還在位時,伊家可是僅次於四王之下的大家族,當家人的親妹妹是太后之尊,伊老大手握西北邊關二十萬大軍,伊老二掌著戶部管文武百官前程問題,那是何等之風光。

先帝病逝突然,今上登位之時朝局不穩,是伊家老大送上二十萬大軍之權,伊家老二頂著眾臣之壓力力挺今上,這才在太皇太后之協理之下算是坐穩了江山。

禺國逼退清軍後,皇上感念太皇太后與伊家之恩,歸還了二十萬大軍,並準備封伊家異姓王之尊。

伊家卻是突然全家隱退,不再過問朝中之事,只除了最年輕一輩還有兩個在走仕途外,其它的要麼直接離開了京城,要麼經商,要麼就在京中當起了閒人一個。

但別看人伊家像是歸穩了一樣,不說依舊還在太皇太后手裡的二十萬大軍,也不提至今太皇太后依舊掌著朝廷的協理之權,就說伊家自己的關係,朝中有幾個官位高些的沒受過伊老二的提撥?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縈紆兩離殤

五壹陸

重生高三:從遊夢開始

月下清風小劍仙

情性難卻

雨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