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妃專輯正式發售。

時間白駒過隙式溜走,轉眼間過去一個月。

這一個月內。

外界徹底被王妃的專輯歌曲俘獲。

從國內到東南亞地區,被王妃這張專輯的龍捲風,掀起了滔天大浪。

一些同時期發歌的歌手,被這股龍捲風攪的粉碎。

能夠在這股龍捲風裡面依舊堅挺的。

只有陸少君的專輯。

神龍音樂其他的歌手,在王妃專輯上市前,都聽過小樣,知道其質量,沒有選擇在同一時間發歌。

其他音樂公司有頭鐵的人,聽到外面的風聲,沒有當回事,偏偏不信邪,和王妃同一時期發歌,結果可想而知,相當慘淡。

很多王妃的歌迷,把這張是專輯裡面的歌反覆的聽。

絕大多數人,都發現這張專輯的作詞作曲,是叫陸少君的同一個人。

這個發現,讓歌迷想要了解陸少君。

經過各方面的打聽。

才知道。

陸少君年前也出過專輯,而且質量還不錯,有一少部分歌迷,既是王妃歌迷,又是陸少君歌迷,還主動給身邊夥伴介紹陸少君。

這樣,也導致陸少君已經緩慢減少的專輯數量,慢慢的增加,某天出現了正向增加。

可以說,王妃這張專輯。

不僅僅讓她本人火了起來,也讓陸少君的名氣得到進一步增加,坐實了他才子之名。

名和利陸少君得到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無聊的麻煩。

由於王妃這張專輯證實了他可以為歌手量身打造專輯,圈內其他公司的人想找他幫忙寫歌。

剛開始,接到的是夏紅芸的電話,問他還能不能給自已公司其他人寫歌,想都沒有想,直接拒絕了。

更不用說,給其他音樂公司歌手寫歌。

其他音樂公司,沒有陸少君電話,就專門派人蹲在中戲門口,等著他的出現。

陸少君拒絕了一次又一次,依舊有其他人蹲他,讓他煩不勝煩。

所以,無奈的他,初入中戲,短時間內,沒有走正南門。

繞半個圈,走北教學區進出學校,才得到清淨。

隨著王妃專輯越來越火爆。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只會覺得這張專輯裡面的歌曲特別好聽,其他不考慮。

然而,業內人士卻不一樣。

業內人士統一觀點,如果沒有陸少君親手操刀,為王妃量身打造經典專輯。

王妃專輯的成績,絕對沒有這麼火爆逆天。

陸少君起到的作用。

不僅僅是錦上添花,更是繁花托錦。

因為這個大家認同的觀點,讓很多音樂公司派人蹲他,陸少君乾脆的拒絕態度,也讓人恨他咬牙切齒。

肚量小的人,心裡已經給他種下怨恨的種子,如果有其他的頭鐵的種子冒頭。

他們這些人,不介意讓這些充滿怨恨的種子開花結果。

本來陸少君專輯銷量,每個星期銷售數量都在緩慢減少。

因為王妃的專輯火爆,讓大眾知道這一位妖孽才子,他的專輯銷量,也是奇蹟般出現逆增長。

在這個過程中。

也有鄧莉君、張國容、劉煥等人出來給陸少君背書,說親眼所見這張專輯的誕生,是陸少君親手作詞作曲。

整個華語圈。

後半個月,娛樂頭條都是報道王妃專輯銷量和誇讚陸少君才子之名。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人怕出名豬怕壯。

隨著陸少君名氣與日俱增,這傢伙又不上道。

讓其他音樂公司開始坐不住了,紛紛準備下場打壓他。

畢竟王妃只是個歌手,好的歌手多的是,好歌曲卻不常有。

物以稀為貴,人同樣也如此。

作詞作曲專業能力極強的人才,都是各大音樂公司極力拉攏的物件。

前世,滾石唱片公司,擁有李宗勝,羅大右兩位大才,帶出來了多少位歌王歌后。

現實也是如此。

歌壇真正稀缺的是作詞作曲優秀人才,並不缺優秀歌手。

扳著手指,來數那些既能夠作詞作曲,又唱歌好聽的音樂才子,真的不多。

一首經典的好歌,能夠讓大眾記住演唱者。

甚至可以讓演唱者吃一輩子,前世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好的歌曲。

即使演唱的唱功中等水平,加上公司包裝運營,也容易火爆起來。

這也是其他音樂公司,對陸少君咬牙切齒,想要打壓他的原因。

開始是有一些頭腦發熱的人,在媒體報紙上面詆譭陸少君,說他是神龍音樂公司的傀儡,歌曲作者另有其他人。

其中尤其以港島姓黃的明星為主。

他列舉上陸少君專輯大賣,開新聞釋出會時,他作為主要人物都沒有在場。

同時,還說神龍音樂年會時,陸少君也沒有參加,也是神龍音樂公司唯一缺席的歌手。

這說明,陸少君本人在神龍音樂根本就不受重視,沒有資格參加神龍音樂年會。

外界一小部分人,包括他的影迷,聽他說的有鼻子有眼睛, 還真有人相信他說的,於是私下裡對陸少君的感觀變得很差。

然後。

又出來一小部分不怎麼出名的人,站出來,聲援黃姓明星。

他們打的口號是,陸少君就是公司退到幕前工具人,做詞曲的人,根本就有其他人,給他背書的人,都是託。

這些剛出現汙衊陸少君的人,絕大部分都集中在祖國的港島和灣省。

畢竟歌壇突然出了一匹黑馬,這匹黑馬,還是來自他們以前不怎麼看重的地區,而且拒絕和他們合作。

蛋糕就那麼大,本來大家都是守著自已份額,突然闖進一個人,咬了一大塊,其他人的份額減少,這傢伙又不配合把蛋糕做大。

這種只自已吃肉,連湯都不給他人喝,也就陸少君暗地裡實力兜得住底。

否則,誰敢這麼搞,在這個圈子裡,絕對混不長久。

接著,這風波也開始變得激烈起來。

三天後。

有媒體報紙報道,質疑陸少君才子之名,肯定黃姓明星的說法。

這些媒體報紙勸大眾擦亮眼睛,看清某些人的真面目。

其中以港島的《星島日報》、《壹週刊》等娛樂八卦報紙,言辭最為犀利,拐彎抹角把他貶的一無是處。

隨著越來越多的媒體報紙,質疑陸少君才華,開始有音樂公司老闆親自下場打壓他。

其中以寶麗金中華區總裁鄭先生為首,在接受娛樂記者採訪,問他對於陸少君是具有真實才華,他平淡的說:

“我很難相信一個人,在不到三個小時內,作詞作曲一張完整的專輯12首歌。”

“做到這點,需要極高的文化素養,以及極高的音樂造詣,需要多年的研究音樂經驗,對於剛入行一兩年的新人,幾乎沒有可能做到。”

“說實在的,就連我們港島的黃霑先生和顧嘉輝先生,以及寶島的李宗勝、羅大右兩位先生,都做不到這種程度。”

也就是寶麗金鄭先生的話,徹底把這個風波向前推了一把。

接著,各種音樂公司的老闆站出來,明面上雖說沒有指名道姓說哪一位,看過報道的人,都知道說的是誰。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這個醫生有點浪

修誅

豪婿開端的商業傳奇

煙花明亮且hot

失衡的世界

一隻呆呆的狗熊

我的殘暴學妹

石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