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令牌是宋淳的,宋沅自然不敢推拒,趕緊收起來,想著找機會還給宋淳才好。

“衛晏,給穆姑娘他們安排住處先住下,明日一早我們出發。”宋沅做了安排,便趕緊去寫信,她得告訴中山王一聲才行,否則回頭讓他知道了,少不得又要囉嗦多疑覺得自己防備著他。

知道她要去京兆,宋時大晚上還找了過來:“聽說你明日一早就要去京兆?”

“是,來了個朋友,要帶她到京兆辦點事,堂兄可要一起?”宋沅十分客氣,她其實並不想宋時同行,宋時搶不走她的功勞,但是穆家可以搶走穆綰棠的努力成果,那些人霸佔家財的時候毫不客氣,若是知道穆綰棠經營了這樣一條門路,只怕立馬就會湧上來爭搶,這不是她想看見的。

宋時認真看著她,搖了搖頭輕笑道:“不必了,我還有別的事。”

“好吧。”宋沅暗暗鬆了口氣:“那堂兄路上小心。”

告辭離開,隨從有些不解:“屬下打聽過了,是原先穆家的姑娘,只怕是與國公府有關,公子怎麼不一道跟著去看看?”

“跟著去看看,瞅準時機看看能不能將人脈功勞搶過來?”宋時搖頭:“若是旁人也就算了,是他還是不要這樣,且不說他年紀小對我實在沒有威脅,只說在田畝革新一事上,他願意與我公平競爭,並不壓制我,我又何必去搶他苦心經營的東西呢?”

隨從不說話了,宋時不放心的繼續囑咐:“對外別多嘴。”

“是。”隨從並不敢忤逆他。

次日一早宋沅等人就出發了,穆綰棠會騎馬,所以不必額外準備馬車,一行人快馬加鞭的往京兆趕,不過兩三日就到了。

穆綰棠被宋沅安置在了中山王府暫住,並沒有去國公府露面,穆家的人也不知道她回來了,歇了一天,宋沅帶她進宮。

這個時節天寒地凍,太康帝躲在西殿並不願意出來,座椅上鋪了厚厚的熊皮褥子,身上還蓋著羊絨毯子,即便如此,他也還需再抱一個手爐才能避一避寒氣。

常德領著宋沅進來,不等宋沅跪下見禮,就聽見太康帝埋怨:“這麼冷的天,怎麼穿的這樣單薄?”

常德也覺得宋沅穿的少了,這樣冷的天,誰不是七八件衣裳套在身上,又是狐皮褂子又是大氅,可她倒好,大氅下面只穿了兩件略厚實的衣裳和一個小褂子,看著實在不暖和。

宋沅見了禮站起來:“孫兒不冷,孫兒是來向皇爺爺獻寶的。”

“獻寶?”太康帝來了興趣:“什麼寶啊?拿出來朕瞧瞧。”

宋沅脫了大氅,走到太康帝跟前,拉起自己身上的褂子:“皇爺爺摸摸,這褂子的做工如何?”

太康帝疑惑的摸了摸,十分厚實的衣裳,軟軟的,微微掀開便有熱氣,他思索了一陣:“這是什麼皮貨?朕到是沒有見過。”

“這是棉花,孫兒聽在樂平指導農事的先生提起,便拖了朋友的商隊到西域去尋的,歷時數月終於找到了,此物輕厚,保暖的效果比皮貨好,而且價格也不算貴,若是能夠種植,那百姓冬日裡也不用再一件衣裳套一件衣裳的穿在身上了。”

太康帝又摸了摸:“棉花?”

“是,孫兒帶了用棉花做的被子來,如今天冷,皇爺爺蓋在身上就能知道了。”宋沅招呼內侍把東西拿進來,常德請示了太康帝之後,將他身上的羊絨毯子拿走,又抖開棉被蓋在他身上。

不一會兒,身上就暖和了起來,太康帝在棉被上摸索,想瞧瞧這裡頭的棉花是什麼模樣的東西,宋沅立馬把另一袋棉花拿過來請他過目。

抓了一把在手裡,太康帝臉上已經有了笑意:“你帶著東西進宮找朕,想必已經找到種子開始種了吧?”

“皇爺爺英明,孫兒的朋友的確已經在大魏西北買下大量田地準備種植了,只是如今田畝革新,這些田地都捏了在衙門手裡,他們雖說早早的買了過來,但是很難保證衙門不會收回,若是衙門收回了,必定不能按照他們自己的心意來種,所以,孫兒只能來求皇爺爺做主。”

太康帝看了眼常德,讓他先把這小袋棉花收起來:“你那位朋友呢?”

“在焦華門等候,沒有聖旨傳召,不敢入內。”

太康帝點點頭,常德立馬安排內侍去傳,過了不多久,穆綰棠跟著到了,雖說一路上宋沅都在安慰她別緊張,可是第一次進宮面聖,她實在心裡難安,到了太華殿外,更是覺得腳步沉重,深吸了幾口氣才穩住心神跟著內侍進來。

“民女穆綰棠,參見皇上。”穆綰棠並不敢走近,在隔斷處就跪在了地上。

是個小姑娘?

太康帝和常德都很驚訝,得了太康帝的示意後,常德特意往她跟前走了兩步:“姑娘起身近些說話吧。”

穆綰棠站起來,昔日嬤嬤教的禮數這會兒派上了大用場,她緩步走近,見內侍舉燈往她臉上照也神情從容,這般穩重,太康帝對她的禮數還是很滿意的,而且她本身模樣生的也很不錯,端莊周正,是老人家都喜歡的樣兒。

“你是穆家的?和國公府是什麼關係?”

穆綰棠垂著眼,並不敢直視面前年邁的君王,先想了想才說道:“民女的父親,是穆國公的堂侄。”

“你家的商隊到西域尋找棉花,這事朕怎麼沒聽穆國公提起過?”

穆綰棠正想著要不要說一說自家那檔子事,宋沅已經開口了:“皇爺爺,這裡面有些隱情,穆姑娘的父親亡故兄長失蹤,所以她家的產業如今都交給族中打理了,此次出關去往西域的事,是她自己做主答應的,昨日到京兆,還未來得及告知穆國公。”

太康帝明白了,看向穆綰棠的目光柔和了不少:“原來如此,到是個有主見的,你家在西北購置了大片田地,那你可知西北戰亂頻發,在那裡種植不怕虧損嗎?”

“民女不怕,一來棉花不能在多雨的地方種植,民女思來想去,也只能想到西北一處,二來西北邊境有大魏鐵騎,便是戰亂頻發,百姓也極少受創,三來,棉花就在西北種植,以此供養軍隊,成本也會降低。”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書後,惡毒女配她不認命

一顆米飯

假如我不曾來過

Pap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