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莊繁(1876年5月10日-1945年11月20日),日本戰犯,日本兵庫縣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1931年任關東軍司令官,同年發動九一八事變,指揮日軍侵佔中國東北,在東北對中國人民進行殘酷的屠殺和長期的掠奪。1945年日本戰敗後作為甲級戰犯被捕,後在1945年11月20日自殺斃命於東京原參謀本部軍事學院。

五大將”之一:本莊繁,1876年5月10日生,日本兵庫縣人,父母都是普通農民,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故取名“繁”。他自幼聰明好學,喜歡舞槍弄棒,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考上軍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非常有名,歷史頗久。該校在軍事技術上注重學員的全面發展,在思想上則進行軍國主義精神教育,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培養了大批高階將領。該校的紀律極嚴,以武士道精神培養學生,學校的畢業生都成為日本建設近代軍隊的骨幹。1897年,本莊繁成為這所鼓吹武士道精神、充滿軍國主義思想毒素軍校的第9期畢業生。他與著名的侵華日軍頭目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阿布信行、松井石根一起,被稱為陸士九期的“五員大將”。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本莊繁積極請戰要求到中國的前線參加戰鬥,以中尉的身份率部前往中國東北參加對俄作戰。日俄戰爭以日本勝利而告終,戰爭結束後,由於本莊繁在戰場上表現英勇,被選入陸軍大學繼續深造。在這所培養武士道精神的大學裡,與侵華戰爭的狂熱分子板垣徵四郎和土肥原賢二成為同期學員,他們的結識,為日後合謀侵華打下了基礎。

“中國通”:本莊繁熟悉中國內情是他日後擔任關東軍司令官的重要原因之一。1907年,本莊繁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後,又被參謀本部選派為軍事研究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以日本駐華使館副武官的身份,負責刺探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報。經常穿梭於北京、天津、上海、漢口、南京等軍事戰略要地,與中國有親密的接觸,這也是他邁出侵略中國的第一步,成為後來發動侵華戰爭的起點。從這時他開始成為日本侵略戰爭的參與策劃者。

本莊繁從1913年起,升任日本參謀部中國班班長、“滿蒙”班班長、又從大佐,晉升任參謀本部中國課課長,參與研究制定日軍對華,特別是對中國東北地區的一系列侵略政策。1919年,調任步兵第十一聯隊任聯隊長,率部隨關東軍進入中國東北。1921年5月,以參謀本部部副身份,奉命擔任張作霖的軍事顧問。日本為了把中國東北變成其真正的利益線,在中國東北策劃“滿蒙獨立”,企圖以滿洲軍閥張作霖為傀儡。因為張作霖既擁有武裝實力,又堅決反對革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於是對張作霖採取威脅利誘的手段進行拉攏。本莊繁就是日本侵略者安插在張作霖身邊的重要人物。

本莊繁不僅深得張作霖的信任,對奉軍的兵力、編制、裝備、作戰能力及人事一清二楚,親自策劃“大沽口事件”,企圖實行“滿蒙獨立”。他秉承日本政府和軍部的旨意,積極從事侵略中國的活動,也深得軍部首腦的賞識。1927年,本莊繁晉升為陸軍中將。1928年,擔任日本陸軍精銳主力——第十師團師團長。

任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是在九一八事變前最緊要的時刻被任命為關東軍司令官的。因為日本人看到,張作霖“未必是孫文主義者,但卻同樣希望中國統一,立場橫掃在滿洲的蘇聯及日本勢力”,即使讓他退回東北,他也“未必和日本相安無事”。1928年6月,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了返回東北途中的張作霖,史稱“皇姑屯事件”。“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侵略“滿蒙”的“最高政策”產物,從此揭開了九一八事變日本侵華戰爭的序幕。

張作霖被炸死後,張學良繼承父業就任東三省保安司令,1928年12月29日,毅然宣佈“東北易幟”。張學良打亂了日本帝國主義企圖吞併中國東北的陰謀。日本認為要儘快解決“滿洲問題”,除行使武力外別無他途。1931年6月19日製定了《解決滿洲問題方策大綱》,並先後挑起“萬寶山事件”和“中村事件”,為行使武力尋找藉口,戰爭一觸即發。

1931年8月,日本軍部作出了一項重要的人事調整。於8月1日,任命諳熟中國東北情況的本莊繁中將為關東軍司令官,為發動侵略戰爭作軍事部署。8月1日,日本天皇親自授予本莊繁任第九任關東軍司令官。臨行前,本莊繁親自與日本政界、軍界高官接觸,就“滿蒙問題”交換了意見。在對各方人士的意見心領神會之後,於15日同前關東軍司令菱刈隆在東京辦理交接手續,動身前往中國東北。

發動九一八事變:本莊繁對能擔任“佔領滿洲的領導任務”的關東軍司令官“感到很榮幸”,他是帶著效忠天皇的意願和軍部的厚望來到東北的。本莊繁上任後即刻採取行動,分別聽取了安插在張學良身邊的“顧問”柴山兼四郎和奉天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的報告和石原莞爾對解決“滿蒙問題”的意見,以及關東軍內部的意見情況,並向部屬訓示說:“近來‘滿蒙’的形勢漸告緊迫,不容一日偷安,我關東軍的責任真可謂既重且大。本職深深有所期待,信賴我精銳之將士,望同心協力,以忘我精神應付局面,共同為伸張國運做出貢獻。”板垣徵四郎、石原莞爾都認為,新司令官是可以信得過的人。本莊繁決心拿下“滿蒙”,並果斷採取行動。他頻頻向部下發表訓示,做戰鬥前的思想動員;同時進行軍事檢閱,鼓舞士氣。9月7日起,本莊繁在石原、板垣等人陪同下,對關東軍各部隊以及鐵路警備隊進行了為期12天的視察檢閱,先後到海城、鞍山、本溪、公主嶺、長春、奉天、遼陽等地。與此同時,命令駐奉天關東軍獨立守備隊在奉天北郊中國東北軍北大營附近進行所謂的軍事演習。9月13日,本莊繁偕板垣、石原等一行9人赴長春視察,在給獨立守備隊司令官森連的訓示,顯示出他的野心。

9月18日晚10時20分,關東軍以“賊喊捉賊”的慣用伎倆,自炸鐵路,以此為藉口,關東軍發起對中國守軍北大營和奉天城的進攻,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9月18日晚11時50分,本莊繁接到報告後,一面命令參謀長三宅光治召集各參謀到司令部召開緊急會議,一面讓石原莞爾打電話命令駐遼陽的第二師團緊急支援,進攻奉天。緊接著本莊繁又下命令關東軍全線同時出動,除第二師團奉命進攻奉天外,第三旅團第四聯隊及騎兵第二聯隊進攻長春,獨立守備隊第三大隊進攻營口,獨立守備隊第四大隊進攻鳳凰城和安東。佈置關東軍的作戰任務後,本莊繁沒有坐等戰況發展,而是電告日本駐朝鮮軍司令官林銑十郎大將,請他迅速率部“越境作戰”支援關東軍。隨後,本莊繁向參謀本部報告了關東軍的情況,並稱“我軍主力,將掃蕩‘滿鐵’沿線之中國軍”。凌晨3時30分,本莊繁率領三宅參謀長、石原莞爾等,與駐旅順步兵第三十旅團一起,乘專列由旅順奔赴奉天。9月19日上午,本莊繁趕到奉天時,板垣徵四郎已指揮日軍佔領了北大營和奉天城。中國軍隊在蔣介石“不抵抗”政策下,均主動棄營撤退,致使日軍以極小得損失,迅速佔領了奉天。關東軍佔領奉天后,本莊繁立即將關東軍司令部遷往奉天,以便坐鎮指揮。同時,對將士進行了一系列人員調整,任命第二師團長多門二郎中將為奉天衛戍司令,任命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為臨時奉天市市長,負責維持市內秩序。並將提前準備好的以本莊繁的名義釋出的安民佈告,在瀋陽城內到處張貼。在這篇佈告中,本莊繁極力掩蓋事變真相,把一切罪過推諉於中國的東北邊防守備隊的炸軌挑釁。佈告系由木板印刷,可見事先準備的周密。關東軍佔領奉天后,即大行燒、殺、奸、搶之道,犯下滔天罪行。“凡與日人在東北經營事業有妨礙者,日人無不乘機佔領,或破壞之”;對於青年學生“尤肆意蹂躪,男生被殘殺,女生被姦汙者,不可指數。”關東軍從中國銀行掠奪四千萬元白銀,從張學良官邸搶走6個金庫。據不完全統計,僅官方財產損失就在17億元以上。東北軍飛機、火炮、戰車、槍械以及大批彈藥、糧秣都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

隨著奉天的淪陷,關東軍更加耀武揚威。本莊繁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戰計劃,命令向長春以南的鐵路沿線重要城鎮進行突然襲擊,短短的時間裡關東軍相繼侵佔了安東、鳳城、本溪、遼陽、海城、營口、撫順、鐵嶺、四平、公主嶺以及其他重要城市。在進攻瀋陽城的同時,進攻長春的準備也同時進行,關東軍主力第三旅團、日本警察、在鄉軍人、青年聯盟都嚴陣以待。駐公主嶺的關東軍騎兵,也急行開到長春。關東軍如此調兵遣將,南嶺和二道溝的中國駐軍事前毫無戒備。19日晨4時45分,轟然炮響,關東軍突然開始襲擊二道溝及南嶺方面的中國軍隊。二道溝和長春的中國官兵奮起抵抗。南嶺炮兵雖接到“不抵抗命令,但激於愛國熱情,還炮反擊,起而應戰,激戰數小時,雙方均有傷亡。因事前無準備,加之接到吉林邊防軍副司令熙洽的撤退命令,中國軍隊冒死突圍,且戰且走,在一天的激戰中,日本侵略軍死傷145人。當中國軍隊撤退時,許多群眾恐怕日軍殺戮,也棄家逃走,而敵人不分兵民,一律用野炮轟炸,機關槍掃射,沿途屍體縱橫,血跡斑斑。長春淪陷後,本莊繁下令進攻吉林。代理軍政大權的參謀長吉林省政府委員熙洽,藉口遵照蔣介石不抵抗的指示,進行叛國投敵活動。他不僅不進行抵抗,反而暗地與關東軍勾結。歡迎關東軍和平進入吉林。到9月23日,關東軍又攻陷了齊齊哈爾,黑龍江省大部分地區淪入日軍之手。12月中旬,日本政局發生了變化,若槻內閣倒臺,犬養毅內閣成立。新任軍部首腦支援關東軍進佔錦州,並增派了大批部隊進駐中國東北。12月28日,本莊繁再度下令攻打錦州,並於1932年1月3日攻佔錦州。這樣,山海關外的全部遼西地區也迅速被關東軍所佔領。

建立偽滿洲國確立“建國方案”本莊繁日本帝國主義一直覬覦中國東北,將其視為日本的“生命線”和“利益線”。在1931年4月制定的日本參謀部形勢判斷中,曾提出了分三個階段亦即三種形式逐步吞併中國東北。九一八事變後,關東軍在軍事上佔領東北輕易得手的情況下,用什麼樣的形式對東北實行殖民統治,成為侵略者關注的問題。1931年10月6日下午,本莊繁與“滿鐵”總裁內田的會談,決定了建立新政權的形式,本莊繁提出如下原則:“一、滿蒙完全脫離中國本土;二、滿蒙統一於一個政權;三、表面上由中國人統治,實質上則須掌握在我們手裡......至少也要掌握軍事、外交、交通的實權。”同時他懇求內田康哉:“此次事變的結局,從我國目前的大局來看,最終還須煩請閣下盡力,希望閣下能體察我之誠意,進京後與政府要員充分交換意見,竭力幫助為盼。”本莊繁提出的這一偽滿洲國的建國原則,始終貫穿偽滿洲國的建立及其長達14年殖民統治全過程。這次會談讓“滿鐵”和關東軍軍財一體,對後來的事變程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偽滿洲國建立原則確立後,關東軍便開始行動。本莊繁指令關東軍勾結“滿鐵”中的侵華積極分子,炮製了若干有關“新國家”建立和治理的具體方案。先後起草了《滿蒙共和國統治大綱草案》、《滿蒙自由國建設方案大綱》和《東北自由國建設綱領》等。

簽訂《溥儀·本莊密約》早在九一八事變前,日本侵略者“即已產生迎接清朝遜帝宣統為新滿洲政權首腦的構想”。九一八事變後,本莊繁向關東軍特務機關長板垣徵四郎和向被稱為“東方勞倫斯”的土肥原發出訓令:“不管怎樣,希望利用良機,將溥儀極為秘密地轉移至最安全地帶”。於是,土肥原賢二親赴天津,具體策劃了溥儀出逃的陰謀活動。這時的溥儀一切聽從土肥原的安排。而土肥原害怕出現任何差錯,進一步對溥儀採取威脅恐嚇的手段,促使溥儀儘快離開天津。1931年11月10日,溥儀被裝進一輛賽車的後備廂裡,幾經輾轉,乘坐日本商船“淡路丸”號,於13日到達營口。溥儀一到東北,便被日本特務軟禁起來,斷絕溥儀與外界的一切聯絡。2月29日,在溥儀不得不答應就任“執政”後的第6天,關東軍以安排偽國最高人事為由,迫使溥儀答應與本莊繁簽署一項出賣東北主權的密約。為使日本在東北統治地位得到確實的保證,1932年3月6日,當溥儀在板垣等人的“陪同”下到達湯崗子溫泉後,板垣拿出一份“書信式”的檔案,迫使溥儀簽了字。溥儀在上面簽字蓋章的這封“書簡”所開各項,把東北的國防、治安、交通、官吏任免等權交與日本,也就是將整個東北賣給了日本做殖民地。這一“書簡”是偽滿後來與日本簽訂的“日滿議定書”的母約,屬絕密檔案。 偽滿洲國的建立九一八事變後,本莊繁按照日本軍部的指令,利用漢奸大搞“獨立運動”。以維護治安為名,組織各種所謂地方維持會,脫離南京政府和東北當局,實行地方獨立。由趙欣伯任奉天市市長;袁金鎧任“遼寧省地方維持委員會”委員長。採取軟禁、威脅利誘的手段強令臧式毅出任偽奉天省省長。東北邊防軍副司令長官公署參謀熙洽,在關東軍的策劃下搶先發表“獨立宣言”,宣佈建立偽吉林省長官公署,充任長官。9月22日,本莊繁指令關東軍參謀板垣徵四郎秘密會見張景惠,以3000支步槍和50萬元銀票與張景惠達成了協議。張景惠同意與關東軍合作,並協助關東軍誘降馬占山。1932年1月3日,張景惠發表獨立宣言,宣佈就任偽黑龍江省長,與南京政府脫離關係。為了誘降馬占山,張景惠許諾重要職位。鑑於國際國內形勢,馬占山內心充滿了矛盾。錦州淪陷後,馬占山的抗日情緒也日漸消沉,對關東軍及張景惠的誘降,也開始動搖,最終表示願意合作。至此,本莊繁一手策劃的東北三省的“漢奸獨立”運動已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各省偽政府的頭面人物均已到位,於是,建立偽滿洲國的罪惡活動進入到實質。1932年1月22日,本莊繁親自主持召開“建國幕僚會議”,參加者有關東軍參謀長三宅光治、關東軍參謀板垣、石原等人,討論建立“新國家”的有關條款和綱領。1月27日,板垣根據會議決定組織擬製“新國家建設順序的綱要”。2月16日,在本莊繁的主持下召開了所謂的“建國會議”。出席會議的有張景惠、熙洽、臧式毅、馬占山等人,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四巨頭會議”。會議的第二天,本莊繁提出要求,成立“東北行政委員會”作為“新國家”成立之前的過渡機關。當日晚,在本莊繁的要求下,由板垣參加,指定“東北行政委員會”應以委員長和委員的名義通電宣佈東三省獨立。會議進行了七天,本莊繁批准了由板垣等人制定的國體實施方案。2月25日以“東北行政委員會”的名義發表了所謂國體實施方案。3月1日,本莊繁指令以“滿洲國政府”的名義,發表了所謂的“建國宣言”,宣佈“滿洲國”成立。1932年3月9日,關東軍扶持溥儀就任偽滿洲國“執政”,同日公佈了偽滿洲國《政府組織法》。本莊繁實現了他的統治思想:即偽滿洲國表面上由中國人統治,而實際權力則掌握在日本人的手中。他扶持大批漢奸賣國賊充當偽滿洲國的“執政”、“總理”、“部長”,把偽滿洲國打扮得儼然“獨立國家”的樣子,而真正統治中國東北的、掌握實權的則是日本關東軍司令官,而他的這種統治思想在偽滿洲國存續的十四年裡始終都沒有變。日本侵略者利用偽滿洲國這塊遮羞布,對中國東北進行殖民統治長達14年之久,給東北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祖國的大好山河支離破碎,生靈塗炭,3000萬東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陸軍任職罪魁——本莊繁惡像1932年8月,本莊繁調回陸軍本部,因其侵華有功被晉升為大將,仍任要職。1934年4月29日授予勳一等旭日大綬章,功一級金鵄勳章,1935年12月26日被列為華族,授予男爵。本莊繁關注中國東北,時刻不忘對中國東北進行殖民統治。1936年11月,本莊繁充當“媒人”角色,開始為溥儀之弟溥傑在日本公卿華族出身的女子中擇偶,不顧溥儀對此舉的反對,終於促成了這樁政治謀略婚姻。然後不到一個月,日本殖民當局便迫不及待地炮製出可由帝弟之子繼承帝位的繼承法。1942年,偽滿 “建國〞十週年時,本莊繁以“滿洲會”會長身份來長春參加所謂的慶祝活動。由於本莊繁執行日本帝國主義的血腥擴張侵略政策有功,先後獲得全部八個等級的“旭日”勳章和最高的“瑞雲” 勳章。

畏罪自殺1945年11月20日,本莊繁接到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傳審的第二天,在東京盟軍佔領指導處切腹自殺。1946年4月2日,他的秘書河村出庭,向法庭提交本莊繁自殺40天前(1945年10月10日)寫的遺書。遺書中本莊繁把九一八之責任推給中方。稱中國東北邊防軍炸燬南“滿鐵”路柳條溝之路段,是因為中國抗日運動引起。而關東軍迅速反撲,全是自衛行動,本莊繁沒有勇氣面對司法裁判,也沒有勇氣承認九一八的真相。本莊繁企圖用自殺來保持武士的“榮譽”,來為天皇“盡忠”,他也想透過自已臨死的遺書來掩蓋那段侵略歷史。本莊繁的這種行為,是日本右翼勢力的代表。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意外重生,走上成帝之路

諾茗

不學無術之神偷偷到了老婆

靜夏之夜

鳴佐重生:雙雙成為大筒木

才睡著

無極劍主

劍仙飛雪

烏托邦大陸

邊銀富羊

嬌妻別跑:幫主夫人又跑了

不得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