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注視劉備,半晌不語。

“子龍若疑惑,可隨在左右。如我是仁義之人,子龍隨我征戰,如若不然,子龍自去,備絕不阻攔。”劉備言語懇切,誠心一片。

“不瞞兄長,我下山之前,已經聽聞涿州劉備劉玄德之名。”趙雲正色道。

“子龍如何知我名?”劉備甚感意外。

“百姓傳說,兄長得了兩位神將軍。加之中山國客商蘇雙與張世平將兄長營救之事告知鄉里,常山本與中山接壤,弟自然得知。”

“原來如此,行軍急切,卻未在中山會蘇張兩位好友,真是憾事。”劉備點頭思索道:“人生在世,當真處處小心。現在是善聲,如是惡名,也會傳揚四海。”

“弟拜別師傅之際,他老人家諄諄教導,定要將平生所學獻於仁義之主,弟也思量尋一明主。弟平生之願非名非權,只求護佑蒼生,效忠社稷。”子龍看著劉備,似有萬種糾結,“如今,安平有盧植將軍,而我常山,卻無朝廷重兵。弟只是取道去下曲陽,看能否刺張寶於馬下,但苦無機會。弟此行無果,原想回鄉,糾集壯勇,保一方平安。等時局穩定,再去尋主。”

“你我既然相會,豈能失之交臂?”劉備抓握趙雲臂膀的手久久不願鬆開。

“弟也在猶豫。”趙雲嘆息道:“俘虜一事足見兄長仁義,可我還是掛念父老……”

“子龍勿憂,備在此立誓,如若黃巾在常山為非作歹,我當提兵剿滅之。”劉備當即立誓。

“兄長當真?”趙雲眼中增了光采。

“我言若虛,天誅地滅。”劉備抽出長劍,對天盟誓。

“兄長厚恩,弟不忘也。”趙雲推開劉備手臂,翻身下馬,“趙雲拜見主公。”

劉備趕緊下馬,扶起趙雲,“我得子龍,如虎添翼矣。”

劉備周圍士卒聽劉備又說出了‘如虎添翼’四字,俱向趙雲投來異樣的目光。

“主公共說‘如虎添翼’三次,前兩次得了關張兩位神將軍,莫非這個少年也是神將軍?”

張飛聽了半天,早沒了耐性,“子龍,你是常山人,槍法又如此了得,可是童老前輩弟子?”

“家師正是童淵。”趙雲抱拳道。

張飛哈哈大笑起來。

關羽手捋長髯,露出讚賞的神色。

“恭喜主公,再得一名猛將。”簡雍不失時機的前來恭賀。

“哈哈哈,好,好!”劉備扶著子龍,“子龍,我扶你上馬。”

“主公,使不得?”趙雲誠惶誠恐。

“有什麼使不得?子龍今後要在我麾下披肝瀝膽,我扶子龍上馬正是答謝。”劉備不肯退讓。

趙雲年紀雖小,卻是個直爽漢子,見劉備堅持,也不推辭。

“這就對了!”劉備騎上自已的戰馬,突然仰天長笑起來。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劉備是從心底喜愛趙雲。

劉備意氣風發,指揮隊伍快速前進。一路之上,他一看到趙雲就高興,他為自已的好運氣慶幸。

如果當日沒有去救蘇張二人,就不會在趙雲心裡留下好印象。如果今日沒有走這條路線,就要與趙雲失之交臂。那時,趙雲就會按著歷史的軌跡行事。在常山聚集人馬抵抗黃巾,然後帶著人馬投奔公孫瓚。

現在,他已經得到了趙雲,這要比歷史中早了十幾年。

劉備軍快速行進,經下博、武邑,直奔南宮。

只要到了南宮,離廣宗就不遠了。

當軍隊遙望堂陽縣時,劉備決定在此籌集糧草,並做修整,以期渡過陘陽河,直入南宮。

劉備讓軍馬在堂陽縣前駐紮,派簡雍到縣內購糧。簡雍一進堂陽就傻了眼,哪裡買得到糧,一座好好的縣城已成空城。

劉備聽完簡雍報告,帶著關張趙三位大將進了堂陽。

街道上滿是衣物、鍋、農具,看來百姓走得匆忙,這些物件沒有來得及帶走。一座座房屋俱都敞著門,整座城池沒有聲響。有些地方還留有鮮血印記,連那堂陽縣衙也是一般。不過,縣衙內的血跡更多更紅。

不要說人,連家畜都沒有一隻。

“大哥,這裡到底發生何事?”張飛緊緊捏住拳頭,恨得咬牙切齒。

“是黃巾,他們惟喜裹挾人口。定是張角大軍路過堂陽,將這裡的百姓都帶走了。”劉備仰天長嘆,“張角啊張角,你聲稱救民於水火,可所行之事豈非禽獸?”

“大哥,我們的糧草還夠,不如渡過陘陽河,直抵南宮縣,那裡一定有盧將軍的軍隊。”關羽冷然道,他不想多做停留,只想著快些趕到前線去,好將張角誅滅。

“也好,這裡空無一物,想要修整也不可能了。”劉備引領三位愛將走出堂陽。

他回望斑駁的城門,以及豎著大漢旗幟的城樓,心中百感交集。

“書中常說張角起義代表了大多數農民的意願,但這次起義是否能帶給大多數農民以活路,顯然不能。只因張角與洪秀全一樣,都是利用宗教為媒介,哄騙農民,並沒有將農民當成人看。在這些所謂的起義領袖眼中,農民不過是好騙的傻瓜。這種領袖領導的起義怎麼可能成功?”

現在的劉備是用現代的思維去看2000年前的大起義,也是用現代的內心去體會所有農民的悲苦。

“好吧,就讓我解救這個病入膏肓的帝國。”劉備抽出長劍,“三位弟兄,隨我渡河,準備殺賊!”

劉備突然吼出的誓言振奮著關張趙三人,他們飛馳而去,帶領兵卒向陘陽河行進。

來到河邊,士卒們見河水並不深,水流也不湍急,心中稍安。

劉備軍很安全,前面是盧植大軍,後面並無黃巾,士卒們可以從容渡河。

就在簡雍組織士卒準備渡河之物時,遠處瀰漫起陣陣塵埃。

因為大意,劉備撤回了哨兵。所以,劉備對這支兵馬毫無所知。他一邊命令士卒背河列陣,一邊與關張趙三位猛將駐足觀望。

不多時,一隊騎兵出現,他們頭戴黃巾,氣勢洶洶,如猛虎一般。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我有軍神系統

三月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