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7年10月,距離從六穀部撤軍已經過去一年了。

由於從堅昆那裡得到的領土上人煙稀少,所以傳教工作進行的也是比較順利。

此時這些土地上基本各地都已經將道觀建成。

由於歸義軍在改革之後對於傳教方面十分的激進,異教徒基本上是沒有活路的,你可以不信,但是你不能信別的。

這就使得我歸義軍的轄地之內只有一個教派,人們都信仰道教。

公元958年10月,張山河將轄地內的情況都穩定了下來,府庫之中也小有錢糧,隨即決定對歸義軍進行擴軍。

張山河先是下令將原有的部隊拆分成兩支部隊,一支八千人,一支七千人,準備以這些老兵為骨幹,將兩支軍隊全都補充到萬人。

自從擊敗堅昆以來,我們大唐歸義軍的府庫也算是十分的充裕,現在有七百多萬兩。

雖然我們沒有辦法設立尚書省,但是張山河避開了這個名字,設立了一個軍機處。

軍機處建立之後,張山河決定從中選優建立兩支千人精兵,背嵬精兵。

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張山河會起這麼一個名字,背嵬二字最早是西夏在用,也可稱為親軍,但是成名之時卻是在南宋岳飛嶽武穆手中。

岳飛的背嵬軍在南宋那是赫赫有名,傳說在朱仙鎮,500背嵬精兵大破十餘萬金軍,岳家軍也是一戰成名。

怪乎袁甫在《蒙齋集》贊背嵬軍道:背嵬軍馬戰無儔,壓盡當年幾列候,先輩有聞多散佚,後生誰識發潛幽。

這支強悍背嵬軍是岳飛的親軍,統領是岳飛的兒子岳雲。

《雲麓漫鈔》記載:\"韓、嶽兵尤精,常時于軍中角其勇健者,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嵬,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

至於為什麼\"親隨軍\"要\"謂之背嵬\"呢,據說是韓世忠首創,後來被岳飛借鑑。

\"燕北人呼酒瓶為峞,大將之酒瓶,必令親信人負之。韓兵用以名軍。

峞即罍,北人語訛故云,韓軍誤用字耳。

\"也有說,韓世忠原為北宋西軍,駐守陝西的部隊,長期與西夏作戰,軍官,因此也有說法認為\"背嵬\"一詞是西夏語的音譯,用以指驍勇軍士,由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始創。

雖然這是歷史上背嵬精兵的由來,但是現在卻是由張山河先用了這個名字,就看這個名字能否再創輝煌。

公元960年3月,第一支千人的背嵬精兵建成,張山河看著這支身披重甲的鐵軍,心中不禁感嘆,要是有兩萬這等精兵,別說十萬後梁軍隊,就算是有十幾二十萬我們也不在乎。

只可惜只可惜一隊背嵬精兵的甲冑就要花費五十多萬兩的白銀,更不用談合適的兵員以及建成的損耗了,以我們的這個財力根本就撐不住。

公元960年6月,歸義軍拆分成了兩支部隊,一支駐守於西域的樓蘭,一支駐守在玉門關。

既然軍隊已經拆分,那麼兩支軍隊就該有自已的名字,駐守在敦煌附近玉門關的軍隊改名為隴西神策軍。

神策軍也是大唐的中央禁軍,負責大唐皇帝的安危,雖然現在大唐已經沒有皇帝了,但是我們畢竟歸義軍的首府還在敦煌,這裡必須要有一支軍隊保護。

除了駐守在敦煌玉門關的這支部隊,我們也將駐守在西域樓蘭的這支軍隊的名字改了,改成西域鎮西軍。

於此同時張山河也為鎮西軍提拔了一位將領,將領的名字叫做李又松,雖然此人資質平平,相比陳州差的遠,但是軍中也實在是無甚良才。

公元961年4月,前蜀南征,在後梁還未反應過來之時,一舉擊敗南漢主力。

由於前線敗退太快,南漢害怕亡國,於是急忙派出使者議和,在割讓了大片的領土之後,這場戰事就草草收場了。

張山河聽聞此時也是震驚,急忙詢問此等戰事為何如此之快,難道南漢的軍隊就如此的不堪一擊?

後來經過打探之後才知道,原來前蜀此次南下換了一位領兵大將,這才一舉擊潰南漢大軍主力。

後來的軍報呈上之後,一位年輕將軍的名字進入了張山河的眼簾,趙匡胤這就是這位將領的名字。

歷史總是十分蹊蹺,原本趙匡胤應該出現在北方政權,但是現在卻出現在了前蜀。

就連陳州,在研究了趙匡胤的佈局之後,也是驚為天人,直呼自已不及也。

現在以前蜀的實力,再加上有我歸義軍在旁協助,擊敗後梁可以說是指日可待。

公元961年,歸義軍也已經休整了好幾年了,無論是國力還是人力都已經慢慢恢復。

但是歸義軍也迎來了一個不能說是問題的問題,人們對宗教以及歸義軍展現出了無比的狂熱,甚至可以不惜一切。

就連大批原本資歷較老的那批官員,也是已經成為了虔誠的信徒。

此時整個歸義軍就像是一部戰車,對於之前他人對歸義軍的種種迫害,此時的怨念已經到了不得不發洩的地步了。

當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宗教問題。

由於歸義軍境內對異教徒實行的是零容忍的態度。

這就使得歸義軍和周邊本就有仇的的鄰國,再加上宗教的原因,這就讓邊境之上時常爆發衝突。

就連不少的傳教道士也是死在那些衝突之中,這使得歸義軍境內的百姓坐不住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山河感覺的到,如果再不處理這些事情,那麼最終肯定會出事。

於是在公元961年5月20日夜,張山河將大臣們喊到了一起,對這一事情商量一下對策。

結果肯定是不用想的,之前我們就提到了,現在有不少的上層官員也是教徒的一份子。

這種情況之下他們肯定是和民眾的訴求站在一起的,看著張山河有出兵的意思,這些人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當天夜裡,就有兩批信使快馬出了敦煌。

第二天一早,玉門關的陳州部神策軍就開始拔營,全軍向著西域移動。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揭露蛇村冥婚之謎:蛇妻

諛敕

系統對我扔泥巴,反手直接嘎了它

多愁娘子

快穿:我只為你而來

沒什麼大願望

穿越時空拯救你好歹你別搞死自己

腦殼夾門縫

分合之間:我們已經無法分開

小小大水豚

苟了數年,出手無敵

未德心中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