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備宣佈完各地太守的任命,東州派和益州派安靜下來。

他們分到了力所能及的利益,開始緘口不言,靜等劉備嫡系力量“嶄露頭角”。

令他們沒想到的是,諸葛亮等人還沒出列,坐在高臺上的世子竟率先開口:

“父王,漢中已定,曹賊退去後,必然聚集大軍支援襄陽,前將軍孤軍直入,極其危險,另,荊州精銳雲集襄陽,腹地空虛,恐遭東吳偷襲,請父王選派至少五萬精兵東去,防範東吳,支援前將軍北伐!”

此言一出,臺下騷動起來。

如今誰都知道,關羽勢如破竹,曹操抵抗得極為吃力。

而且,劉備和孫權剛剛談定,以湘江為界劃分荊州,誰也不相信孫權會在這個時候背信棄義偷襲荊州。

如此清晰的局勢,世子竟然看不明白,還妄言荊州危、關羽險。

絕大部分人以鄙視的眼光看向劉禪:

“世子之智實在令人惋惜!”

法正、諸葛亮等人也很是吃驚,前日幾人軍議,世子就提過這個事情,世子走後,幾人經過討論,認為荊州局勢尚可,最多派遣1萬人馬輔助,不需要興師動眾派大軍前往。

不想,今日大朝會,世子竟然當眾再次提出這件事。

“難道這兩日大王沒有知會世子此事?”

法正琢磨著,正不知如何開口,李嚴突然出列,朗聲道:

“世子危言聳聽了!”

此言一出,漢興殿上鴉雀無聲,都看著這個直接硬剛太子的牛人。

“世子,一年前,我們與東吳劃江而治,已有定論。縱使孫仲謀人心不足,短期內也不會有太大的動作。

其次,建安二十二年至今,曹賊與東吳在濡須會戰,初期曹將張遼奮戰逍遙津,幾乎殺了吳侯。

後來呂蒙佔據濡須塢抗曹,戰到今日,孫曹雙方各投入數萬兵力,均有重大損失。

曹軍東線力量被牽制,西線在漢中慘敗於大王,元氣大傷,再無力量支援襄陽。

而東吳同樣元氣不足,目前全力佈防長江沿線,何來的力量可以偷襲荊州?

故此,臣認為,前將軍定能勢如破竹佔領襄陽,劍指許昌!”

李嚴說完,大殿上響起一陣贊同的聲音。

就連坐在高臺正中的劉備,也幾乎被這番話打動,若不是昨日知道了歷史走向,這會已經駁回了阿斗的上奏。

阿斗笑笑,道:

“輔漢將軍所言聽起來很有道理。”

李嚴聞言微笑,以為劉禪被自己的七寸不爛之舌說服。

不想阿斗話鋒一轉:

“但是,這完全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忽略了曹賊和東吳的視角!”

“世子此言何意?”

阿斗正色道:

“我父王取荊州,下益州,並漢中,在我們看來,叫做勢如破竹,大快人心。

可在孫仲謀看來就不是這麼回事了。要知道,東吳同樣志在荊州、益州,從利益上講,我父王斷絕了東吳西擴的希望。

從曹賊那邊看,我父王是衣帶詔的唯一生還者,肩負滅曹賊匡扶漢室的責任,曹賊不可能坐視我父王一路開疆拓土,進而威脅自己性命!”

阿斗講到此處,已經有部分文臣悟出了什麼,看他的眼神悄然改變。

“綜合來看,曹賊不能坐視前將軍攻下襄陽,繼而威脅許昌,東吳也不想讓我父王一路風順,繼而壓到自己頭上。

他們雙方雖然征戰兩年,但是近期已無大戰,進入相持階段。現在各自抽手罷戰,一個支援襄陽,一個偷襲荊州是他們各取所需、相得益彰的事情。

相信曹賊和孫仲謀,看得比我們清晰!”

諸葛亮聞言沒有說話,但是給了劉備一個深邃的眼神。劉備回以眼神,表示懂了。

法正第一個反應發言:

“曹孟德和孫仲謀都是人傑,定然能分出輕重!臣,認為世子所言有理!”

許靖作為益州派領袖出自本能的反駁道:

“大王與東吳結盟,有大義壓在孫仲謀肩膀,他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背棄盟約。

再者,我們和東吳都是大漢之臣,皆有殺曹賊匡扶天子的義務,如果此時孫仲謀反手偷襲荊州,定為天下人恥笑,再無英雄輔佐東吳!”

阿斗疑惑地看著許靖,心道:“這貨怎麼這麼幼稚,能爬到如今的地位,不應該啊!”

李嚴見許靖支援自己,立刻發聲:

“世子可能不知,前將軍出征前,早就與大王有過詳細商討,在荊州各地佈置了大量關口,留下了充足的防守力量。東吳,無力偷襲荊州!”

這件事李嚴說對了,關羽北伐是劉備集團高層的決策。

因為劉備佔領漢中後,益州全土已被牢牢掌控,如果再由關羽攻下襄陽城,就能掌控南郡、南陽二郡,劉備集團就在北方開啟了一條經沔水連通荊益的通道,徹底實現了荊益一體。

因此,關羽出征前就按戰略佈置,安排好了湘江沿線,早就防著東吳呢!

阿斗自然知道這些,可是,他比李嚴和許靖瞭解更多。

因為就在不久的將來,攻打襄陽吃力的關羽,臨時抽調了沿江守軍北上,造成荊州空虛。

但這件事情還沒發生,故此李嚴依舊認為東吳不可能偷襲成功。

阿斗一臉鄭重:

“湘水劃界後,作為荊州水道重要隘口的夏口、陸口等地,均被東吳掌控。是否偷襲,主動權在孫仲謀手中。

更重要的是,前將軍圍困襄陽已久,至今沒能攻下,曹賊若派大軍支援,襄陽更難攻下。

到時候,前將軍孤軍在外,進不能奏功,退又前功盡棄,益州再不派兵,他必然會冒險抽調江邊守軍以求速勝!”

許靖聞言,輕笑一聲:

“世子可能忘了,上庸城還有副軍中郎將劉封鎮守,他隨時可以支援前將軍!”

阿斗一嘆,心道:“終於把劉封搬出來了,你個臥龍哪裡知道,關羽兵敗的原因之一,就有劉封拒絕援助的一份力!”

但是,此時的劉封名義上是劉備義子,忠心耿耿,武力超群,沒有任何理由去害關羽。在所有人看來,他都是關羽的一大助力。

許靖還沒說完,繼續道:“再者,就算真如世子所說,東吳背信棄義偷襲荊州,我方西有益州大軍朝夕可至,北有前將軍精銳隨時回援,他孫仲謀,掀不起大浪!”

此話一出,大殿上議論聲大起,絕大多數支援許靖和李嚴。

諸葛亮再給了劉備一個眼神,劉備默默點頭,似乎已有定論。

劉巴聽了半晌,頗有疑慮,統攬全域性思考一番,朗聲道:

“許大人和李大人所言不無道理,世子之擔憂也不可不防。然,益州大軍征伐漢中剛歇,各家助軍的錢糧也耗費頗大,現在不宜大範圍調動軍隊。

臣認為,大王可令關將軍繼續北伐,令劉將軍隨時自上庸出兵援助襄陽前線,令糜、傅二將仔細防範東吳,同時遣使奔赴東吳曉之以理,安孫仲謀之心,若東吳真有異動再派軍東去,乃為上策!”

劉巴所提計策,可謂解決了所有問題,在沒有上帝視角的情況下,沒人會反對。

“臣附議!”

“臣附議!”

漢興殿上,絕大多數人出列,支援劉巴之策。

劉備見了,也難以違背眾意出兵。畢竟,他還需要將軍領軍,需要世家出錢出糧,在這時候力排眾議,得不償失,只好開口,認可了劉巴之策。

阿斗心裡哇涼哇涼:

完了,調動大軍東去之事,怕是要泡湯了!

他看向劉備,心裡有了決斷:

“看來,我需要讓劉大耳朵派我以撫軍的名義前往荊州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救命!誤惹大佬後每天被寵得腰痠腿軟

大酒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