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眼神狠辣:

“孤早晚殺了田豫。傳令,將鮮于輔和田豫的近親,斬殺於市,將屍首懸掛在城門上!”

“遵命!”

曹彰又看向公孫恭:

“事到如今,你還說自己是冤枉的麼?”

公孫恭四肢幾近癱瘓,嘴唇抖動不止,大聲道:

“大王,我是冤枉的!我都不知道出了什麼事!”

曹彰笑了:

“崔刺史,幫孤殺了這個嘴硬的東西!”

“唰!”

刀光一閃,鮮血噴湧,人頭滾落。

曹彰起身,一腳踢開那顆汩汩冒血的人頭,道:

“把公孫淵找出來!”

崔林問道:“只找公孫淵麼?公孫氏其他族人不一起殺了?”

曹彰搖頭:

“殺他做什麼?公孫氏在遼東還是有些聲望的,無故殺了公孫淵恐生民變。”

“那大王的意思是?”

“之前公孫淵年幼,被公孫恭搶了基業,現在十多歲了,可以承襲永寧鄉侯和遼東太守了!孤助他拿回自己的家業,然後跟著孤,帶領遼東軍民共同抵抗劉賊!豈不美哉!

你速去尋他吧!”

崔林聞言鄭重點頭:

“遵命!”

***********

涿縣。

阿斗將趙雲留在涿縣,鎮守冀州和幽州,自己領著大軍出城,向遼東行進。

他策馬行在中軍,趙統等人落後半個馬身,緊緊跟在後面。

李靖道:

“殿下,剛剛斥候回覆,遼東那邊暫時沒有下雨,伴海道可以通行!”

所謂伴海道,是燕山與渤海之間的狹長平原,後世稱為遼西走廊。

歷史上曹操、毌丘儉、司馬懿、楊廣、李勣、薛仁貴北征遼東,都是走的這條路。

明朝末期,孫承宗為了防後金南侵而構建的錦寧防線,也是這條路。

這條道路既是北征遼東的通途,又是遼東防守外敵的地利,因為一旦雨季來臨,這條路便會泥濘不堪,無法通行。

當年曹操就因此路淤滑,被迫走了崎嶇的白狼山,因此多用了一個月時間才抵達遼河。

阿斗回頭看向鄧艾,問道:

“士載,你可知遼東的情況?”

鄧艾連忙拱手道:

“回殿下,這些日子看了不少關於遼東的史冊,也仔細看了殿下繪製的地圖,算是知曉一些粗略的情況。”

阿斗點頭:

“說說你心中所知,讓我看看有多粗?”

鄧艾沉聲道:

“遼東郡治所襄平,背靠千山山脈,與遼河左岸支流衍水相依。

外圍雖是平原,但大多是沼澤地,夏天多雨,冬天嚴寒,開荒種田、建城修路、行軍作戰都不便利。

據我所知,當年曹操夏季出征,本欲穿過伴海道,結果遭遇連綿大雨不得通行,只能走無終道翻越燕山和白狼山。

得勝凱旋時正值隆冬,不光天寒地凍還無水無糧。不得已殺馬為食,掘地一丈取水,方渡過難關。

如今我們亦是夏季出征,前途必然困難重重!”

說到這裡,趙統三人面色不悅,瞪了他一眼。

鄧艾全無察覺,繼續道:

“此外,公孫氏在遼東經營已逾三世,外撫戎夷,內修戰射,不說兵強馬壯軍民齊心,也得說有一戰之力!”

李宗文聽到這裡,終於忍不住了,喝道:“鄧士載,你危言聳聽,是何居心!”

阿斗擺擺手:“你別打岔,讓他說下去!”

鄧艾點點頭,繼續道:

“現在,曹彰和公孫氏是有很大優勢的。

他們一可以據守伴海道,甚至將大軍壓到臨渝縣,扼守渝關。如此一來,我們進攻的難度將會加大幾倍。”

阿斗聞言讚許的看了鄧艾一眼。

別人可能不知道渝關,他可是知道的。

所謂渝關,便是後世的山海關,正因此關,建虜始終無法從遼西走廊進攻大明。只能翻山越嶺繞遠路去攻打張家口、宣府等地。

鄧艾不知阿斗所想,繼續道:

“曹彰二可以以遼隧為依託,佈防於遼水拒敵;

三可以棄襄平而走,去樂浪、帶方郡儲存實力,同時聯絡馬韓等國,一起抵抗我們。”

李宗文等人聞言,跟著鄧艾的思路而去,不自覺思索曹彰會怎麼佈防,和相應的應對之策。

鄧艾見眾人凝眉,講出自己的分析:

“如今,遼東恐懼我們軍威,極盡收縮。而且,我認為曹彰篤定我們不敢在雨季進攻,他們也會擔心雨季補給困難,而不敢把兵力放在渝關。

所以,第一種情況不會發生。

另外,幽州東部各郡的將領、豪門前往遼東,必然和公孫氏產生矛盾,八成會生出嫌隙,公孫氏必然死保遼東,防止被外人攛掇。

而且公孫氏三代經營遼東郡,是不會棄襄平而走的。

所以,第三種情況也不會發生!”

趙統點頭道:

“曹彰一退再退,若是放棄遼東,軍心必亂,他也不會去帶方的!”

蔡秩和李靖亦是點頭。

阿斗見了微微一笑,心道:“這三個小子的思路,全部被鄧艾帶走了!”

鄧艾點頭表示同意趙統的見解,接著道:

“現在我們軍威凌厲,遼東軍民不害怕是假的。

我們完全可以藉此招攬一些人!”

蔡秩問道:“招攬誰?”

鄧艾迴道:

“首先,當初跟隨袁尚兄弟遁入遼東的舊部及烏桓人,他們肯定不願陪著曹彰死戰。”

阿斗聞言又讚許的看了鄧艾一眼:

“不愧是將來的名將啊,連這個都想到了!歷史上,毌丘儉的大軍一到,袁氏舊部和烏桓人就主動投降了。”

“其次,公孫氏不一定願意接納曹彰,或者他們會恐懼曹彰,我覺得,可以試著招降他們。”

蔡秩三人聽了,連連點頭,對這個突然提拔上來的軍師中郎將有了極大改觀。甚至,隱隱有些佩服。

同時分外崇拜阿斗的識人之能。

接下來的時間裡。

鄧艾給趙統、蔡秩、李靖三人細細講解了,武帝派荀彘和楊僕征討燕人政權和衛氏朝鮮的戰事。

隨後又講了曹操徵烏桓的經過。

對於這些,趙統是瞭解的,李靖知道個大概,蔡秩則不瞭解,他聽得最仔細。

但是,由於鄧艾講述中,有很多自己的理解,趙統和李靖也聽得很認真。

阿斗的思緒則飄了出去:

漢武帝海陸並進,徵遼東和衛氏朝鮮,兩次出兵才成功。

曹魏三次大舉征伐遼東方才徹底消滅遼東郡一域的割據力量。

隋煬帝詔徵100多萬主戰兵馬,外加200餘萬民夫。

用了將近四年時間,分三次遠征遼東,損兵折將無數,全都大敗而回。

唐朝徵高句麗,從貞觀十八年到總章三年,從李世民到李治兩代帝王耗時26年。

從李勣、牛進達、薛萬徹、程名振、蘇定方最後到薛仁貴,前後5次大規模出征,方才徹底拿下遼東全域。

這些戰役,無一不說明徵遼的難度。

阿斗這邊結束思緒,李靖三人也聽完了鄧艾的講述,眉頭皺了起來,感慨道:

“曹操也就罷了,連武帝發兵十萬,都耗時一年多才拿下遼東!北疆確實難打!”

阿斗聞言道:

“怎麼?氣餒了?”

三人聞言,異口同聲的道:“怎麼會,有殿下領軍,必然一舉蕩平遼東!”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對照組女配後我被迫內卷

向春畔

盛世梟寵:穿越王妃超霸氣

愛吃貓的魚

尊貴的城主大人

若程

失憶後,我蹭影帝前夫流量爆紅

盛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