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看著死不瞑目的司馬谷,重重一嘆,流下眼淚,低聲吼道:

“不忘國仇家恨!殺父的仇,亡國的恨!我司馬師,一定要滅了劉禪父子!”

他站起身,看向走到帳篷外,又是一嘆:“來人,將此人,以偏將之身份厚葬!”

“遵命!”

兩個士卒聞聲進帳,抬起司馬谷往外走,剛剛走到帳門,被簾子掃了一下,將其鞋子打落在地。

司馬師見到,俯身撿起來,感覺其鞋底很厚,但是沒有多想,輕輕的拍打了一下上面的土,認真的給司馬谷穿上,悲痛道:

“一路走好。”

士卒抬著司馬谷去了後營,命人找來焚燒屍首的薪柴,見四下無人,摸索了他身上的財物,脫了他尚能穿的袍子和鞋踹在懷裡,將司馬谷放在薪柴堆上。

點了火,靜等大火燃盡。

另一邊,司馬師總覺得忽略了什麼,但就是不知是什麼。

他看到桌案上的公文,微微搖頭,走到軟榻邊,學著西域人的習慣,脫了鞋子盤腿坐下。

忽然,他驚道:

“鞋子!鞋子不應該那麼厚!難道,裡面有情報?”

想到這,他立刻起身,急急向後營奔去。當他趕到時,只見到了熊熊火焰,不禁有些失落,轉頭問士卒:

“他的鞋子也一起燒了嗎?”

士卒聞言一驚,連忙緊了緊衣襟,低聲道:

“燒……燒了。”

司馬師聞言,轉身離去。

見軍師走了,兩個士卒相視,眼裡全是驚慌。

一人道:“楊驢子,你說軍師為什麼專門找你詢問鞋子?”

楊驢子喝道:

“孫騾子,你記住了,鞋子被燒了!燒了!你記住嘍!”

**********

九月初三。

長安。

劉備、劉禪和滿朝文武已經回長安五天了。

這幾天,全城都進入了喜慶、忙碌、緊張的氛圍中,幾乎全城的人都被動員起來。

治安衙役比平時多了一倍,盔明甲亮的穿梭在大街小巷。

工匠們遍佈全城,將臨街的牆面、門窗進行系統的規整,確保整潔美觀。

城裡還新組建的衛生隊,每天檢查街道的衛生情況。

全城百姓都不準隨意傾倒汙穢,雞鴨家犬等全部被關在居民家中不準亂出,進城的牛馬等牲畜全都綁了糞兜,防止糞便汙染街道。

甚至,因為秋季落葉過多,京兆尹下令,環衛工匠每天要上街打掃十次,確保任何一個角落都保持乾淨整潔。

朝堂中,諸葛亮、法正、李嚴等重臣更是忙的廢寢忘食,將官員佇列、儀仗方位、旌旗佈置、鼓樂演奏、祭天祭祖物料等等事務細細羅列,禪位儀式的大小程式被演練了無數次。

皇宮、天壇、地壇、太廟等處都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將士、宦官、宮女各自做著繁雜的工作。

此時,阿斗相比其他人就幸福多了,無論禪讓大殿多麼費事,都不需要他過多的處理。

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分下去,然後是不是檢查、問詢一番就可以了。

甚至,他可以長時間在東宮陪老婆孩子,時不時詠誦杜甫的:“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詠誦南宋高似孫的:“當時共說黃房事,回首空驚碧海埃。前度劉郎今得度,桃花一一為郎開。”

詠誦唐朝胡令能的:“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繡成安向春園裡,引得黃鶯下柳條。”

要麼就是唐朝劉商的:“長看巖穴泉流出,忽聽懸泉入洞聲。”

一片詩詞歌賦聲中,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九月初十。

這一日,是章武皇帝禪位,新皇登基的日子。

這日天不亮,滿朝文武大臣身著朝服,手持朝笏,從四面八方齊聚大漢皇宮。

整齊排列在未央宮前,臉上寫滿了對天子的敬畏與忠誠。

各種儀仗隊分列各處,各色旌旗柔柔展動,當太陽昇起,暖光鋪灑在大漢皇宮的每一片琉璃瓦上,熠熠生輝。

在眾文武的翹首以盼中,劉備和劉禪的鑾駕緩緩駛來,停在未央宮前。

父子二人皆頭戴冠冕,身穿龍袍,面容莊嚴而神聖。

目光如炬地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官員,遙望山川大地,審視著自己的江山社稷。

在眾人的簇擁下,劉備和劉禪邁著沉穩有力的步子,緩緩走上未央宮前殿的玉階,一步一步,拾階而上。

萬眾矚目中,他們登上最後一個玉階,站在未央宮前的最高處,轉身看向滿朝文武。

殿前聚集了天下最具文韜武略的文武大臣,放眼望去,可謂將星璀璨、文曲耀眼。

這個時代的天驕齊聚,仰頭望向未央宮前方的天子,一齊跪拜,一齊高呼萬歲。

萬歲二字震耳欲聾,越過宮牆,迴盪在長安城的每一個角落。

這時,炮聲響起,天宇轟鳴,大地震動。

待炮聲稍稍散去,莊重的鼓樂聲傳了出來。

紅服宦官在鼓樂聲中走到殿前,鄭重拿出傳位詔書,高聲宣讀道:

“皇天后土,祗承大統。朕,漢室之尊,承上天之運數,繼愍皇之遺命,受萬民之擁戴,容文武之輔佐,蕩除敵寇,振奮寰宇,中興大漢。

本欲繼創業之餘烈,福澤萬民。然朕年歲已高,體衰神疲,宜當傳位嗣子以續漢家之祚。自古帝王傳承,皆以孝友為先,德行為本。太子劉禪,性行溫良,孝敬朕躬,文韜武略,功勳卓著,具備君德。宜為社稷之嗣,承天下之重任,以繼大統。

望百官忠誠輔佐新君,恪盡職守,共策國是。望天下臣民,尊奉新君,共圖華夏繁榮。

謹布詔書,以告天下。

此詔既下,咸宜遵奉。”

讀罷,文武百官山呼萬歲,回聲久久不絕。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法正、諸葛亮等重臣遙望殿前鬢須斑白的劉備,遙望風華正茂的劉禪。

一個個激動不已。

他們自投入劉備麾下,吃過了太多的苦,見過了太多的生死離別,曾被人追著屁股、舍家舍業的逃命,也曾揮斥方遒橫掃千軍。

從冀州幽州到徐州,從荊州到益州,從漢中到關中,從中原到海外。

他們傾盡一生之力,同殿前的父子一起,掃除一切敵,在大漢傾覆後,生生再創了一個大漢。

比前漢、後漢更加強大,更加朝氣蓬勃的王朝。

山呼聲中,符寶郎懷抱傳國玉璽,交到劉備手中。

劉備接過玉璽,轉向兒子,緩步走過去,伸過雙手,穩穩的遞出玉璽,沉聲道:

“吾兒智量武端,過於所望,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綠茶女配覺醒後成了億萬大佬

豬肉青椒

文明競速賽

心太大

凹凸世界之焚炎眾生

天然呆的檸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