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笑了:“既如此,這邊的活就交給父皇了。”

劉備聞言厲聲道:

“那可不行,我這才享了幾天福啊,怎麼能回來沒日沒夜的幹活!”

阿斗拿出一個冊子,遞給劉備道:

“父皇,不會的

這是兒臣草擬的【內閣部門制】章程,其中把政務分成了宗親、祭祀、財政、治安、監察、

宣教、司法、農務、工務、水務、審計、土地、外交等類別,各自建立部門,各司其職。

這些部門互不管轄,直接聽命於天子,並由天子從中排程協調。

由於政務繁雜,兒臣在皇宮設立了內閣,由9個低階文官充實,幫助天子處理政務。

另外,兒臣將軍隊另行建制,成立兵部和軍機處兩個機構。

軍機處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負責管理全國的軍隊,兵部則負責全國軍隊的人事、後勤、軍械、兵籍等事務。

兩個機構互相牽制,以便於天子統御三軍。”

劉備邊聽邊看,問道:“你準備直接實行麼?”

阿斗搖頭:

“不,此事關係著我大漢國運,應該由父皇和三公再行商議,結合實際情況,調整完善才能試行。

同時,部門制還要與官員任命和科舉取仕結合起來,匯入在邊陲任職方能進入中樞的政策,考慮新舊官員更替的程序,最後統一籌劃,謀定而後動。”

劉備默默想了一會,緩聲道:

“設定了多種部門分擔政務,再設立內閣,天子確實輕鬆了,執政效率也會提高。

可是,如此長久下去,內閣的權柄會漸漸加大,萬一遇到幼年帝王,或者怠政的君主,內閣必然快速成為朝廷實際上的當權者。

雖然你用低階文官充任內閣,但是,一旦內閣掌握了實權,隨隨便便就能給自己定一個很高的官職或者爵位。

如此一來,後世的帝王很可能掌控不了內閣,內閣會逐步變成了實質性的宰相,萬一有權臣控制了所有內閣成員,那他就是大漢第一人了。

這對皇家的威脅太大了。”

阿斗驚訝的看了一眼劉備,心道:“不愧是季漢昭烈帝啊,短短時間就看到了內閣制的弊端和歷史走勢。”

他沉聲道:

“內閣部門制能分擔了天子的理政壓力,能更好的協調朝廷運轉,而且還能在一定時間內避免出現權臣,在新皇權利交接時,也不會引起過於動盪的朝局,在三五代內是很合適的。

至於父皇說的內閣可能掌握實權,以至於傾覆皇權,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而且,似乎是必然。

但是三公、宰相、外戚當權,不是同樣如此麼?”

阿斗頓了頓,繼續道:

“我大漢自高祖駕崩後,歷代先祖執政的過程,多由太后、外戚、皇帝和宦官輪番登臺掌權。

詳細說來,就是新皇登基後,先順著母親或者祖母的意思,看著舅舅當朝。

數年後,皇帝會依靠宦官等嫡系,搶過太后和舅舅手中的權利親政,而後重用宦官和新的外戚,均衡朝堂勢力。

可以說,太后是新皇的第一塊磨刀石,國舅是新皇的第二塊磨刀石,宦官和新外戚是新皇的刀。

這種政局實在過於動盪和血腥,一旦新皇羸弱或者昏庸無道,王朝立刻處於滅亡的危險中,委實不利於大漢的長治久安和臣民富裕安康。”

話罷,阿斗停下,讓劉備吸收和思考。片刻後,劉備道:

“你繼續。”

阿斗點頭,取出羽扇輕輕搖動,擺出一副諸葛孔明的架勢,緩緩道:

“我大漢皇權承襲,秉承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如果天子足夠優秀,必然能創造盛世,國富民強。

但是,縱觀夏商周秦漢,歷代當權者中,真正的明君極其稀罕,相當一部分君王的能力或者品德都非常低下。

一旦連續幾代出現昏君,再強大的王朝也逃不脫衰敗滅亡的宿命。

而嫡長子繼承製,只能確保權力交接的法統和相對順利,無法確保繼承人是英明神武、果決睿智的。

若是實行內閣制,便能承接起部分治權,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彌補皇帝的昏庸,讓王朝延續下去。”

他本想說,若是後世帝王出現一個能幹的,重新控制住內閣,必然中興王朝,可是,他忽然想到崇禎,又把話嚥了回去。

畢竟,若是一個王朝從上倒下都爛透了,當權者無論做什麼都是錯誤的,就像蔣光頭說的,反腐亡當,不反腐亡國。

阿斗認真的看著劉備,繼續道:

“再者,九個內閣成員和15個部門之間相互配合又相互掣肘,湧現出一個權臣的機率會小很多,若是在這種情況下依舊出現了權臣,那他在其他制度裡,也一樣會異軍突起,站到權利的巔峰。”

劉備沉思半晌,微微點頭:

“我們父子也只能考察一下三代以內的後人,再往後,只能聽天由命了,明日召集三公,細細討論一下。”

阿斗聞言心道:

“我若是能用技能點續命,說不定能多看一段時間。”

劉備站起身,看著窗外的烈日,緩聲道:

“朕起兵至今四十載,終於平定中原亂世,國土向外極限擴充套件,目前只剩下西域沒有完全平定了。

如今蘇則、馬良等人西征,估計今冬前就能擊退西域軍,等冬雪一到,樓蘭王就不能繼續進攻了,我們也不宜征討。。

這段時間,正好是你登基掌控朝局的好機會。”

他回過身,看著阿斗:

“待你登基後,我大漢王師揮師西進,徹底控制西域,這便是你作為帝王的第一份功德。

史書上會記載,你我父子兩代人奮發圖強,拓展疆土,造福百姓,中興大漢。”

阿斗聞言,正要說話,劉備抬手製止,厲聲道:

“你必須登基!”

阿斗一嘆:“好好好!我登基,待八子生了孩子,我就前往長安。”

劉備滿意的點點頭,拿起一份奏疏翻看,心情格外舒暢。

不多會,一個婢女趕來,高聲道:

“陛下,殿下,內八子生了。”

阿斗一呆:“這麼突然?”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幸福料理法則

一丁

快穿:我一隻鬼能有什麼壞心思

兩隻鹹魚

逃荒小趴菜她愛基建

林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