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周此言一出,整個成都都震動了。

有功之臣聞言,頓時怒火中燒,不多時便有百十個武將齊聚漢中王府門前,對著譙周大喝:

“賊子!怎敢加害吾等!”

“譙老賊,此戰你也有運籌之功,怎麼,嫌自己功小?羨我等功大?竟然在此使壞?”

“讓我打殺了他!”

話罷,十幾個武夫擼起袖子就要上前行兇。

幸好偏將軍張裔也在抗議的人群中,見要出事,連忙阻住憤怒的將領,大聲道:“諸位將軍,且聽聽光祿大夫為何出此言論吧!”

話罷,他對著譙周拱了拱手道:“譙大人為何如此做派?”

譙周緩緩起身,對著眾將軍拱手,高聲道:

“近有祥風慶雲之瑞,成都西北角有黃氣數十丈沖霄而起,帝星見於畢、胃、昴之分,煌煌如月。此正應漢中王當即帝位,以繼漢統。

諸位不若等漢中王登基後,再靜等封賞?”

話落,王府前鴉雀無聲。

將領們瞬間領會了譙周的意思,臉上佈滿喜色,他們性格雖粗,但不是傻,漢中王封賞和皇帝封賞的區別,他們還是分得清的。

想通了這一層,眾人看向譙周的目光便柔和起來,紛紛拱手道歉:

“譙大人所言極是,是我等莽撞了。”

“我等不知內情,有所衝撞,懇請譙大人見諒。”

譙周大度地擺擺手:“我等文武皆一心向漢,對漢中王忠心耿耿,雖偶有誤會,幾句話解開便是。”

他頓了頓,高聲道:“江山不可一日無主,漢中王身為皇族血統,理應稱帝,諸位將軍既然來到王府前,不若隨我等一起勸進吧!”

眾武將聞言,哪有不應之理,迅速按品階高低,在王府前錯落跪下,高呼:“請大王暫緩封賞!先行登基稱帝,以續大漢國祚!”

王府中,早有侍從將府外的情況報給劉備,他無奈地搖搖頭,起身趕往阿斗書房。

不想剛剛出了院門,就見阿斗大步而來,遠遠喊道:“父親這是欲往何處?”

劉備道:“群臣在府外勸進,我正準備去尋你商討。”

阿斗上前攙住劉備胳膊:“走,去父親的書房細說。”

父子二人返身回了書房,相對而坐,紅服宦官端上來香茗,躬身立在一旁。

阿斗端起香茗吹了吹,抿了一小口,沉聲道:“父親內心深處是想要承續大統的吧。”

劉備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笑,低聲道:“漢室不可就此中斷。可我還記得去年你病癒後說的話,故猶豫不決。”

阿斗點頭,笑道:“天子早晚不幸,父親就別急於一時了。”

“只怕群臣急於封賞……我久不登基,寒了文武之心啊!而且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世家之人永世為官,荊州世家多人在洛陽出仕,一旦他們有所成就,勢必引起荊州動盪!”

“世家之人是有些底子,也有些私兵,但終究無法與咱們精銳之兵抗衡,若他們敢反,我倒是樂於沒收些田產!”阿斗又抿了口茶,繼續道,“父親安心出府拒絕勸進,剩下的事,看兒臣的!”

劉備聞言點頭,正要出去,阿斗又道:“父親措辭嚴厲些,將眾文武呵斥回去。但三日後他們還會入府勸進,到時候,我會給出折中之法!”

劉備又是點頭,令阿斗去安排善後事宜,自己來到府門會見文武。

張裔見劉備出來,立刻高聲道:“我等隨漢中王征戰多年,居無定所,所有人都盼望大王能成為皇尊正統!”

劉備冷哼:“爾等勸我稱帝,無非是想得到更高的封賞!卿等這是為私慾而陷孤為不忠不義!”

譙周跪拜高呼:“曹丕篡漢自立,王上乃漢室苗裔,理合繼統以延漢祀。怎能說是不忠不義!”

劉備勃然變色,高聲吼道:“孤效仿曹丕逆賊所為,就是不忠不義!如今天子被囚禁于山陽,孤當設法去救,才是忠義之舉!”

話罷拂袖而去,緊閉了王府大門。

*****************

三日後,王府朝會,劉備登殿臨政,諸葛亮、許靖、譙周引大小官僚上表,請漢中王即皇帝位。

劉備看過勸進表,默不作聲地遞給身側的阿斗。

阿斗隨意看了一眼,放到一邊,不置可否。

許靖見兩位大王都不說話,出列高聲奏道:

“今漢天子已被曹丕所廢,神器已失,國祚折斷,大王不即帝位興師討逆,不得為忠義也。今,天下無不欲王上為君,為大漢延續國祚,若不從臣等所議,是失民望矣。”

劉備心道:“難道孤不想稱帝嗎?但是時機不到啊!哎……這就是美酒在前不得飲,美人在側不得上啊!”

他定了定神,壓住心中的狂躁,高聲道:“孤雖是景帝之孫,並未有德澤以佈於民,今一旦自立為帝,與篡竊何異!”

秦宓看了一眼關羽,見他沒準備說話,便出列高呼:

“今曹丕篡位,漢祀將斬,文武官僚鹹欲奉大王為帝,滅魏興劉,共圖功名。大王堅執不肯,豈不是寒了忠臣之心?寒了萬民美意?”

劉備微微嘆氣,心道:

“我難道不心寒嗎?你們為了自己的高官厚祿,就知道在這裡勸進,也沒人去山陽消除劉協後患,沒人想方設法保我名聲啊!

但凡有人去山陽解決了劉協父子,我也好登基啊!”

“哎……”

眾人見劉備嘆氣,只以為是勸進力度不夠,四顧一週,互相點頭示意,一齊出列,高呼:

“請大王繼統,以延漢祀!”

劉備向下看去,見太傅許靖、安漢將軍糜竺、青衣侯向舉、陽泉侯劉豹、別駕趙祚、治中楊洪、議曹杜瓊、從事張爽、太常卿賴恭、光祿卿黃權、祭酒何宗、學士尹默、光祿大夫譙周、偏將軍張裔、少府王謀、昭文博士伊籍、從事郎秦宓皆跪伏在地。

只有關羽、關興、張苞、費詩、劉巴、雍茂幾人依舊站著,顯得很是突兀。

劉備定了定神,道:

“爾等欲陷孤於不義!此事斷不可行,再不可議。為今之計,是協商如何平定南中,隨後兵入山陽,解救天子於囹圄,奉帝還京!”

諸葛亮眉毛微微皺起,心道:“不對啊,按我對主公的瞭解,他即便暫且不允,也不應該反覆提及營救天子之事啊!”

黃忠見諸葛亮等人不說話,心裡甚急,高呼:“大王,先皇下詔禪位,放棄漢室江山,將神器奉於曹丕手上,親手中斷大漢氣數,已無天子之命。

大王應登基,昭示天下大漢天命未絕,號召天下忠勇之士群起伐魏,復興大漢才是啊。”

“哈哈哈哈……”

忽然,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眾人扭頭去看,只見費詩放聲狂笑。

黃忠大怒:“公舉,你笑甚?”

費詩和阿斗對視,交換了眼神,自信站出,高聲道:

“漢中王前以衣帶詔討曹賊,今應以曹丕篡位討賊。大敵不克而先自立,恐天下人心疑惑。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為王。後高祖破秦都擒子嬰,猶推讓帝位,今大王只有三州之域,怎能稱帝?

爾等竟勸大王自立!愚臣也!”

劉備聞言一呆,心道:“費公舉瘋了?一人當眾罵所有人?”

阿斗讚道:“小公舉真勇啊!”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想和你四季三餐

顧淚輕音

聖女她萌又軟

一把糖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