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治港公司的愛斯德工程師和張鬥光把他們的辦公室安置在了朝陽街九號的挪威領事館,1938年日軍進駐煙臺以後,挪威領事館就已經人去樓空了,一直處於閒置的狀態。

煙臺朝陽街始建於1872年的大清同治十一年,南起北馬路,北到海岸街,全長4四百米。1880年,德國商人在朝陽街北段路東開設了“盎斯洋行”,這是當時煙臺最大的花生出口商,山東落花生可是進過課本教材的地方名產哦……此後,街上樓房如雨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街北頭路東的“順昌商行”設計獨特、造型別致,令人耳目一新。1912年才改稱為朝陽街,1923年街道鋪成柏油路面,這是煙臺第一條柏油路,1939年鋪設街下暗水溝並改鋪水泥路面。

煙臺朝陽街是近代煙臺的一條最具有代表性、最繁華的商業街,被譽為“煙臺七分的美,三分在這裡”……丹麥老郵局、美孚洋行、各國銀行、老煙臺著名的商號等,均雲集於此。林林總總的商家、店鋪、工廠、戲院、舞廳的中英文招牌,鱗次櫛比、相映成輝……

從朝陽街的辦公室到碼頭施工現場,開車大約需要二十分鐘的路程,為了方便出行,煙臺方面為荷蘭治港公司提供了一輛黑色的福特轎車,由張鬥光親自駕駛。

煙臺港的碼頭二次擴建工程,土石方的施工數量大約為二十萬方左右,預算工期是兩年的時間,耗費人力、人工成本巨大。工程計劃每天現場的施工人員不能少於四百人,於是這四百多人的吃喝拉撒睡就成了一個難題。愛斯德工程師就建議張鬥光用自已的錢,在新建碼頭工地的西北面購買了一百畝土地,再由荷蘭治港公司租賃過來,用於存放工程設施、物料,搭建工棚,安排工人們的生活等等。

煙臺市原來其實是一座山城,幾座小山環抱著整個城區,但是正是因為這一次擴建碼頭的石料開採,煙臺港附近有幾座小山,都被炸藥炸得四通八達,已經沒有了先前的天然山脈對老城區的橫亙和阻隔。

因為荷蘭治港公司的前期準備資金和後續的工程資金十分充足,各種款項結算又特別準時,所以煙臺港附近村落的村公所或者殷實大戶,紛紛都組織了馬車運輸隊伍,他們申請加入了港口擴建工程的運送物資和石料的大軍中來,一時間倒也是個個都賺得盆滿缽滿。

但是,愛斯德和張鬥光很快發現一個問題:碼頭上拋石料和砌石的煙臺工人不能吃苦,很快出現了磨洋工、消極怠工的現象。人工出了問題,這可是傷到了碼頭擴建工程的根本,一下子愛斯德和張鬥光都有些著了慌。

張鬥光很快找到了煙臺所城裡的張、王兩族大當家的商量此事。所城裡現在的幾大家族,當年都是和老五門一起,跟著戚繼光將軍抗擊倭寇的同袍,也都是四千“戚家軍”裡的最精銳之師。更何況所城裡的張家和老火門的張家、所城裡的王家和老木門的王家都是有姻親往來的,軍統局的王魯翹上校就算的上是所城裡王家的人……

大家商量了一下具體情況,張家和王家一致認為,煙臺周邊的海陽、萊陽兩地的人員做起工來不怕苦,但是工價比較高;而濰坊市老濰縣的人員,又能吃苦、工價又低,反而更適合這麼大的工程量和這麼長的工期。而且,日本駐煙臺警備司令部的幾名守衛,都是侵華日軍第十二軍從濰坊的老濰縣那邊帶過來的人,可以找他們聊聊看。

張鬥光非常認可這個建議,決定完全照辦。聊完正事兒,午飯時間也到了,大家就一起走去酒樓,邊吃邊聊,好不歡暢!席間張家、王家的大當家瞭解到張鬥光至今未婚,不由地對此非常關切,直拍胸脯要在所城裡給他物色一個好媳婦兒。煙臺的地方特色就是吃吃喝喝,甚至是大吃大喝,畢竟這裡是魯菜之鄉嘛!“酒肉穿腸過,佛祖沒地兒坐”……

煙臺所城裡位於芝罘區南大街的東端南側,擁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煙臺城市最早的發源地,被譽為“煙臺的根兒”。公元1398年的大明洪武三十一年,大明王朝為防禦倭寇海患,在膠東沿海建立起四衛兩所,其中就包括威海衛和奇山所城。這個所城池最初是一個軍事設施,一直用於沿海衛所防禦的軍事目的,但是到了清康熙二年(1663年),衛所防禦制度被廢止,衛所的軍戶們便成為自謀生路的老百姓,所城也隨之從一個軍事上的城池變成了一個居民聚居區。

奇山所城佔地萬平方米,城牆高米,厚米,城內面積萬平方米。設有四門:東為保德門,西為宣化門,南為福祿門,北為朝崇門——城門上設有城樓,用於瞭望和指揮。城門之間設有“鋪”,“鋪”呈圓弧狀,突出城牆外,可以三面禦敵,形成四樓十六鋪的防禦格局。

愛斯德工程師也非常願意嘗試使用老濰縣的人員這個辦法。第二天上午,他迅速給張鬥光出具了“荷蘭治港公司的工作協調函”,張鬥光填寫了日文文字,然後封裝帶好,驅車趕到了位於二馬路附一百九十號的日本警備司令部。這裡戰前原來是老煙臺的洋行、領事館的家屬別墅區,現在被日軍整個改造成了軍事別墅區,有食堂、有醫院、有棋牌室、有電影院等配套、輔助設施。日軍警備司令部的最高指揮中心是在院子裡的最北面,據說是龍虎鎮煞的風水寶地。

張鬥光用日語講明情況,對方很客氣地接待了他,並且立即叫來了警衛連的張連長,是個老濰縣人。然後大家一起商定,三天後,讓張連長去荷蘭治港公司辦公室答覆處置結果,並表示應該問題不大。

同時,關於荷蘭治港公司領用開山採石的炸藥事宜,張鬥光和分管的佐藤部長見了面,仔細研究了領用方案、審批流程等諸多細節,進行了友好地磋商。佐藤部長了解到張鬥光曾經在日本的警察學校進修過三年的時間,大感興奮——因為他的大哥、上海的佐藤大隊長也是從那個學校畢業的。

對於上海灘的佐藤大隊長,張鬥光是瞭解一些的:他在上海擔任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的特務機關長,整天忙於秘密戰線的事務,四處收買漢奸、賣國賊,佈置間諜情報網,收買、勾結前清遺老和原北洋政府大佬,挑起中國內部的種種事端和不和。他還多次受命登門騷擾黃金榮黃老闆,力邀他出山擔任汪偽政府的上海市市長……

松井石根(1878年7月—1948年12月23日),日本陸軍大將,皇道派將領,甲級戰犯。他是駐紮在中國30年的“老中國通”,是大亞細亞主義的鼓吹者,是南京大屠殺的元兇。

1908年的夏天,中統局陳立夫局長的二叔、同盟會元老陳其美,悄悄從日本回國,他準備在上海組織推翻清政府的軍事暴動,這時他見到了支援中國反清革命的松井石根。他們兩人是在日本的舊相識,多日不見,相談甚歡,陳其美還把他時年僅21歲的革命同志、結拜小兄弟蔣志清介紹給了松井石根認識,這個蔣志清就是後來更名的蔣介石。

1937年8月15日,在中日淞滬會戰全面爆發的當天,松井石根被任命為上海派遣軍的司令官,飛赴上海指揮日軍作戰。當他從東京出發時,對前來送行的記者和同僚們宣稱:“此番無論如何,也要打到南京去!”凇滬會戰持續近3個月,中日雙方投入作戰總兵力超過了一百萬人,戰鬥異常激烈。會戰期間,日本參謀本部根據松井石根的請求,先後投入上海作戰的海軍陸戰隊和陸軍部隊共計個師,大約共計28萬人的兵力,動用了軍艦30多艘,飛機400餘架,戰車300餘輛。最後,日軍以4萬多人的傷亡代價,攻佔了上海。11月7日,日軍參謀本部頒令編成侵華“華中方面軍”,由松井石根兼任司令官,下轄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

1945年9月,松井石根被盟軍逮捕,1948年11月12日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作為甲級戰犯判處絞刑,同年12月23日零時,松井石根在東京巢鴨監獄伏法。

佐藤部長是單身一個人在煙臺服役的,家眷們都在日本老家,平時也沒有什麼社交活動,他雖然是初次見到張鬥光,但見其相貌堂堂、氣度不凡,反而有心結交,不覺相見恨晚。兩個人一起談到了中午,佐藤部長堅持要張鬥光留下,和他一起到食堂去吃飯。

食堂的小別墅距離司令部只有三十米遠,裡面還是保留著原來主人的西式大洋房的裝修風格,但是飯菜卻是和式風味,而且非常可口,迥異於後來的日式料理。張鬥光一邊吃一邊不禁回憶起在日本求學期間,和同學一起到京都遊歷,並且吃到了最正宗的“漁夫飯”的具體場景、菜品和味道,以及對飯菜味道刻骨銘心地回憶。講著講著,竟然勾起了佐藤部長心中壓抑良久的思鄉之情,不禁使他淚水滂沱……張鬥光眼見此狀,心中也是不覺地一聲長嘆:戰爭機器下,哪裡可能會有一個身心健全的人獨立於世啊?!

兩人暢談許久,並約好時間,張鬥光邀請佐藤部長到荷蘭治港公司的辦公室回訪一下。兩人從食堂出來的時候,正好看到食堂附近的另外一幢別墅,估計是軍官醫院,女護士們正在列隊換班交接。日本女護士的護理處置服都是長裙,而且按照要求都要穿白襪,但是有很多工作輕鬆,喜歡漂亮的女護士卻往往故意把長裙剪短或者上折,然後又故意不穿白襪,而故意顯露出自已白皙圓潤水嫩的小腿,這也成為了軍營裡的一道靚麗目眩的風景……

佐藤部長和張鬥光一邊走路,一邊順勢張望了一眼,直覺眼前一片白蝶翻飛,雪浪洶湧,令人心曠神怡。這時,卻又聽到佐藤部長在一旁小聲嘟囔了一句:“原來是母夜叉在那裡啊!要小心了哇……”張鬥光倒是覺得,一縷凌厲的寒光,直射到腦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東漢亂世九州鋒火

璃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