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臣遵旨!”方從哲與袁可立躬身回道。

“遼東形勢危急,袁愛卿回去之後,望能早日出發!此外,朕準袁愛卿可不透過通正司直接上奏要務,時敏,在北安門設一值房,收集各地三品以上官員的奏本,讓褚憲章負責此事,必須要做到題本的全程保密!元輔,內閣行文天下,三品以上官員皆可向司禮監秘密上奏,可言一切所見所聞!”

現在文官集團幾乎鐵板一塊,而密奏制度是打破這種鐵桶陣的有效手段之一,關鍵投入的成本還不大。

方從哲一臉震驚地望了一眼朱由校,然後出言勸諫道:“陛下,如此鼓勵官員互相告發,是否會加大官員間互相猜忌,甚至是惡意攻訐?”

“朕不否認的確有此可能,但不能因有弊端就放棄,而且官員所奏之事,朕不會盲聽盲從,而是會派錦衣衛或東廠前去核實真偽!”

對於方從哲的質疑,朱由校自然不會輕易妥協,靠督察院那幫出身官僚士紳的文官從外部監察百官,效果只會是微乎其微,反而最終會淪為黨爭的工具!

而官員間的互相檢舉,能從內部快速瓦解鐵板一塊的官僚集團,事半功倍,何樂而不為!

朱由校從來不相信出身同一個利益集團的人,能夠監督好本集團之人,口號喊得再好,那也只是糊弄鬼罷了!

方從哲見新君態度堅決,便不再堅持勸諫,而是躬身妥協道:“是,陛下,老臣遵旨!”

“嗯,袁愛卿若沒其它事,可先回去了,什麼時候出發遼東,再派人告知司禮監,朕讓司禮監與內閣閣員送送愛卿。愛卿在遼東之時,切記護好自已,朕還有很多大事要交給愛卿去辦!”

對於袁可立這個明末抗清戰果第一人,朱由校自然是要大用的。

袁可立跪別道:“是,陛下,臣謝陛下厚愛,臣必會為大明、為陛下守護好遼東,臣告退!”

“好,愛卿保重!”

“是,陛下!”

回覆完,袁可立起身,腳步堅定地退出了暖閣。

“顧秉謙來了沒有?”

等袁可立離開東暖閣後,朱由校問向一旁候立著的劉時敏。

“回皇爺,顧大人已在乾清宮外等候!”劉時敏躬身回道。

“好,一刻鐘後讓他進來吧!另外,在孫先生去宣大赴任的時候,也賞賜給他一百支手槍與一百支望遠鏡,也安排司禮監與內閣送行!”

跟袁可立說了這麼久,有點口乾舌燥的朱由校,需要短暫休息片刻。

“是,皇爺,奴婢遵旨!”

“元輔,咱們先喝點茶休息一下,等會可能還有得說嘞!”

說完,朱由校微笑著看向方從哲。

“好,陛下,那老臣僭越了!”方從哲笑著回道。

“元輔,孫先生去宣大赴任後,內閣暫時就空出了一個名額,現有內閣閣臣都是詞臣出身,對地方事務可能並不熟悉。韓非子曾言: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武,朕深以為然!朕想著,以後的內閣閣臣,不再選擇只有翰林院為官經歷之人,以後翰林院的翰林必須要有出色的地方為政經驗,方可考慮入閣輔政!”

後世長期從事規劃的朱由校,自然明白每一項政策的制定都需要結合目標市場實際,方才能達到最有效的效果,更何況是治理一個偌大的大明呢!

大明官場一直有非翰林不得入閣的不成文規定,導致了大明科舉選出最聰明的那波人,一直待在翰林院熬資歷,期待著哪一天突然入閣輔政。

這些人的文章與文書水平的確處於大明一流,但因沒有地方從政經驗,在進入內閣之後,很難制定出符合大明實際的政令,久而久之,導致了大明決策層與地方實際的長期脫離。

“陛下所慮,老臣深表贊同,因老臣只有翰林院的為官經歷,在處理地方上奏的事務時,有時候無法判斷其所言真假,從而耽誤了政令的上通下達!”方從哲微微嘆了口氣道。

“好,既如此,首輔不妨向翰林院諸位翰林門傳達此事,免得他們一直空耗在翰林院,浪費了他們的聰明才智!此外,也是該考慮修兩位大行皇帝實錄的事情了!”

“是,陛下,老臣遵旨。至於修實錄之事,可按照慣例各安排一位內閣大學士與勳貴擔任總裁官,再從翰林院挑選若干副總裁與編纂官。因先帝御極時間過短,可與神廟一起合修!”

“可以,也不用內閣探討人選了,總裁官就由元輔與英國公擔任了,副總裁由禮部尚書魏廣微、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溫體仁、詹事府詹事黃立極擔任了,至於其它的編纂官,朕也不是很熟悉,你們探討後再給朕人員名單吧!”

對於負責修萬曆與泰昌實錄的官員,按照過往慣例,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好的挑選,一般都是內閣首輔與三位國公中的一位擔任總裁,副總裁則是禮部的三位堂官兼任,其它的編撰與編纂,則是翰林院的翰林們。

對於皇帝的武斷,方從哲也沒有什麼好反對的,“是,陛下,老臣遵旨,不知何時正式開始?”

沉吟片刻,朱由校回道:“今年所剩的時間不多了,明年開年正式開始吧!”

“是,陛下!”

此時,看到劉時敏領著一個看起來五十來歲的儒雅文官了走進來,待走近後,他朝朱由校跪拜道:“臣河南巡撫兼左布政使顧秉謙,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嗯,顧愛卿起來答話!”朱由校淡淡地答道。

“是,謝陛下!”

說完,顧秉謙略顯侷促地站了起來。

“朕讓你去河南,一是河南處於中原中心,都說中原定則天下定。二是愛卿長期為官翰林院,對地方政務不瞭解,朕剛與元輔議定,以後內閣閣員必須要有地方為政經驗,只有政績突出的翰林才有機會入閣輔政。朕思之再三,覺得不能讓愛卿繼續浪費在翰林院與禮部虛耗光陰,特安排你去主政河南,望愛卿明白其中深意!”

對於這個歷史上接任葉向高擔任首輔的閹黨黨魁,朱由校自然也是要重用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浮世三千之御靈師

魚兒洄

老祖宗們陪我刷影片

捂好馬甲

在家刷影片,老祖宗看懵了

萌萌的財神

吞噬系統星空霸主

夢中的鐵花

靈獸與開掛女主

燻弦兒

如果冬日見暖陽

江邊的梔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