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五日,巳時。

大明萬曆四十八年與泰昌元年的鹽鐵會議,準時在養心殿東配殿召開。

看著眼前呼啦啦高呼萬歲的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左都御史、司禮監秉筆,朱由校用親和的聲音高聲道:“眾卿平身,賜座!”

“謝陛下!”

眾人紛紛站起,文官們按照慣例與品級高低依次坐到了朱由校左手邊的一排座位,而司禮監則坐到了朱由校的右手邊。

自從朱由校啟用養心殿東配殿作為小型會議的會議室後,就給了參會官員們座位。

算是促進了社會進步吧!

看著所有人站在自已面前答話,朱由校很不習慣,而且心裡也彆扭得很。

待眾人依次落座後,劉時敏站起來先朝朱由校躬身行了一禮,然後朝對面的文官們拱手說道:“遵聖諭,此次鹽鐵會議,由雜家主持,會議內容主要分為今年全年收支情況與明年收支預算。方首輔,可以開始了!”

方從哲站起來,先是恭敬地朝朱由校躬身行了一禮,然後拱手朝劉時敏回道:“好,劉公公。”

說完,轉頭朝新進東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李長庚道:“酉卿,你先跟陛下與諸位同僚們說說今年收支的情況!”

“是,元輔!”

李長庚站起來拱手回道,然後朝朱由校躬身行了一禮後,拿出賬本,開始唸到:“稟陛下,今年夏稅與秋稅正稅共計徵小麥一千一百萬旦,稻穀一千三百萬旦,其它糧食二百三十五萬旦,共計兩千六百三十五萬旦。

鹽課一百二十八萬兩,鈔關三十二萬兩,礦稅八萬兩,茶稅九萬兩,市舶稅四萬兩,透過稅五十八萬兩,營業稅十八萬兩,計銀二百五十七萬兩。

此外,內帑撥款二百萬兩,幾次抄家所得計白銀一千五百四十五萬兩,糧食六百六十四萬旦!

另外,今年徵收遼餉一百九十五萬兩,專款專用,主要用於平叛遼東建奴之亂,不計入整體稅收!”

(PS:這些稅收數額綜合了萬曆年間的記錄)

朱由校一邊聽李長庚彙報收支情況,一邊翻看司禮監收上來的賬本數字,看著低得可憐的稅收,朱由校面無表情地一言不發。

只聽李長庚繼續念道:“至於全年支出情況,支出最大的有三個部分,第一是九邊等軍隊糧餉與軍械支出,共計撥出白銀四百三十五萬兩,糧食九百五十萬旦,其中六成是遼東的錢糧軍械支出。

第二是朝廷與各地官員俸祿,大明現在有文武官員六萬五千六百三十四人,其中由朝廷發放俸祿的有三萬四千三百二十三人,計銀支出一百六十五萬兩,糧食四百二十三萬旦。

第三是宗藩支出,目前宗室有六萬八千三百四十五人,計銀支出一百四十五萬兩,糧食支出六百五十八萬旦!”

李長庚嚥了咽口水,接著說道:“除了這三大支出,還有其它支出白銀五十八萬兩,糧食三百三十五萬旦。

今年全年糧食收入三千兩百九十九萬旦,白銀收入一千八百五十二萬兩,糧食支出兩千三百六十六萬旦,白銀支出八百零三萬兩。

收支相減,白銀結餘九百九十九萬兩,糧食結餘九百九十三萬旦。

稟陛下,若不是內帑撥款與幾次抄家所得的白銀,今年國庫很可能繼續會入不敷出,但每年不能靠抄家所得來填補國庫空虛!”

說完,李長庚躬身行了一禮,在得到朱由校的允許後,重新坐回了自已座位。

聽李長庚唸完,朱由校心裡卻想著,若不是今年自已登基後的幾次抄家,加上遼東建奴與西南土司沒有大規模的鬧騰,而且西北也沒有爆發大規模不可控的旱災,就算加上抄家所得,國庫與自已的內帑也是經不起多久的折騰。

敲了敲桌面,朱由校開口道:“說說明年的收支預算吧!”

方從哲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朝朱由校躬身說道:“是,陛下!”

然後,朝自已左手邊的徐光啟說道:“子先,你跟陛下彙報吧!”

“是,元輔!”

徐光啟從座位上站起,朝方從哲拱手說道。

待方從哲坐下後,朝朱由校躬身行了一禮道:“稟陛下,下面由臣跟您彙報隆武元年的收支預算!”

行完禮,徐光啟拿出本子開始念道:“稟陛下,隆武元年,因開始普及番薯、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臣預估明年糧食稅收能有兩千八百萬旦,白銀能有三百萬兩,比往年多出的五十萬兩主要來自市舶稅。

開支上面,按照三大塊開支,軍隊支出糧食預估一千萬旦,白銀五百萬兩,官員與宗藩支出基本與去年持平,但是需要新增一百五十萬兩的先帝皇陵修建,京城街道改造大概需要一百萬兩,邊關城堡修建大概需要二十萬兩。

明年糧食應該能夠支應,白銀明年合計需要支出一千一百七十萬兩,仍有一百八十九萬兩的結餘!”

朱由校看著粗糙得不能再粗糙的預算計劃,一眼就能看到底,將其扔到一邊後,冷哼一聲道:“明年攏共才三百萬兩的稅收收入,而支出卻高達一千一百七十萬兩,後年可不一定再有如此多的抄家所得,朝廷的日子將如何度過?難不成讓朕繼續抄諸位愛卿的家?”

徐光啟這個帝師眼見著皇帝要開始發飆,趕忙出聲制止了他的下一句驚世駭俗之言,“臣請追繳諸布政司往年拖欠之錢糧,尤其是東南幾個布政司!”

朱由校肅然說道:“準,告訴韓爌,朕給他半年時間,必須將東南幾個布政司的欠稅逋賦收齊,哪個官員辦事不力,該官員罷官奪職,哪個士紳地主繳納不清,剝奪功名,並抄拿補齊,有在朝為官的官員連降兩級,並永不重用!”

停頓片刻,朱由校眼神不善地繼續看著眾人問道:“追繳欠稅逋賦只是一時之策,諸位可還有其它長久計策?”

眾人互相望了一眼,見沒人出來應答,李長庚下定決心後,咬牙站出來躬身答道:“稟陛下,平衡朝廷收支,簡而言之,在於開源節流。在節流短期內無法改善的前提下,就要想法子增加收入來源,剛徐閣老說的市舶稅,臣以為還有所保留。目前東南沿海一帶海貿興盛,卻只有泉州一處開海,臣請陛下准許多開幾處港口!”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奕爺的小嬌妻

一枚小番茄

我們看到的月亮不一樣

縫圓

愛的不死身君

武德充沛的哲夫子

與rap的網戀奔現

青糖汁

瘋批五倍強!

章魚草莓

從弼馬溫到齊天大聖

鵝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