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體的事情最終驚動了市公安廳。市裡決定成立調查小組,很快調查小組在市一醫院的冷庫裡見到了這具屍體,和報告上的一致:屍體高度腐爛,指紋依然可見,系中年男子。市調查組重新提取了樣本,包括用相似的手段提取到了肖子林的生物樣本。結果依然是:

兩組樣本指紋相同,DNA相同,屬於同一個人。

市裡當然得向省裡報告,省裡調查後向公安部報告,公安部請求國家生物中心協助。

沒有答案。

最終檔案被各自封存,成為公安系統和生物中心兩個部門的“懸案”。

國家生物中心的研究員盧武松博士是個比較執著的人,他覺得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和發論文的好機會。盧博士是個很有天賦和想象力的基因研究者,從小就對人類的基因有著濃厚的興趣。

眾所周知,人類有23對染色體,人類的所有奧秘就埋藏在這23對染色體中。1999年國家生物中心開始承擔人類3號染色體的測定,盧博士也參與其中,最終3號染色體上的1023對基因被識別。不過因為基因測定的資料量龐大,3號染色體被打散成無數個小片段,而盧博士負責35645號片段的測序。人類DNA上基因的測定可以讓人類更好的認識自已,以及試圖解決現實中的遺傳,免疫,疾病和變異等問題。不過人類的基因庫龐大,樣本眾多,科學家們目前對基因的研究也就如滄海一粟。

35645號片段的測序按照標準流程進行,不過盧博士也夾帶了了一些私貨:他在測序工作的同時,也在尋找自已DNA片段上的35645號片段,試圖去理解這一個片段所攜帶的基因資訊。雖然這麼做毫無意義,因為基因的功能的判斷需要無數樣本的對照和分析,甚至是猜測。不過權當是枯燥工作的一種調劑,生物中心對這種個人愛好似的研究也並未禁止。

盧博士尋找自已DNA 35645號片段的方法也比較原始,他先根據35645號片段的大概位置擷取一個片段,然後在用序列匹配的辦法找到這塊區域。這塊區域正常人看來就是一段毫無意義的ATCG匹配編碼,但在盧武松的眼裡就是找到人類最終命運的鑰匙。盧博士花費一段時間後就會找到這個片段,這個片段和基因測試序列樣本的序列組合高度相似,偶有的差異他認為是個體基因的差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很快,盧武松發現了異常。他開始在自已DNA的不同樣本中也發現了這種差異。這種差異沒有規律,但是卻總是能在不同的樣本中發現。起初他認為這是不同樣本之間的變異導致的,可是當他把目光放向35645號片段之外的基因序列,他並沒有發現這種差異。只有在35645號片段中的一小截,他自已的DNA樣本會有顯著差異。

盧武松開始思考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始終得不到結果。

2001年年底,盧武松在《論同一生物個體的35645號基因片段的樣本差異》的文章中,闡述了這一現象,並且在文章中向全世界生物科研工作者發出內心的疑問:

這一段基因片段為什麼“變異”如此頻繁,是做什麼用的?

2002年年初,盧武松的辦公桌上多了一個卷宗,跟肖子林相關的卷宗。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雷安:世界上有兩個我

半枝海棠

夢前世之今生相遇

南鄉思

鬥羅世界的刃叔

十神墨羽

快穿妾室手段高,去父留子直上位

逆風賣隊友

盜墓:開局成為主角弟弟

小瘋子吶

手藏聞妖屋,捉遍萬界妖

你好布蘭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