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不器的規劃,倒也簡單無比。

總結下來,便是兩養一凝兩隱蔽。

所謂兩養。

藉助雲雨宗的聚靈陣法培養靈脈。

而後藉助靈脈濃郁的環境培養靈植。

所謂一凝。

藉助雲雨宗的凝靈陣將多餘的靈氣凝為靈石。

所謂兩隱蔽。

藉助雲雨宗的護山陣防禦洞穴。

藉助陳不器這些年收集到的幻陣、金石陣等為洞穴進行二次防禦。

這樣的佈局,與陳不器利用洞窟的方式有關,也與陳不器的情況有關。

此地甚好,基本滿足陳不器的需求,因此,他大機率要長時間在此立足。

而以他的壽命來看,這個長時間應是會長到難以理解的程度。

而任何微不足道的東西,只要不中途隕落,在時間尺度的加持下,總能超凡脫俗。

這也是陳不器佈置凝靈陣的原因。

至於佈置防禦陣法,則是不想靈氣覆蓋的範圍太大。

修行者境界之間,存在著許多讓戰力昇華的神通、技能、特性。

而陳不器壽元雖久。

但只要一天沒有解決五行問題,他便終究難以晉升。

無法晉升,戰力自然有了侷限。

因此,將靈氣覆蓋之地控制在一個合適的範圍自然也就成了必然之舉。

至於培養靈植,陳不器做了深層次的考慮。

無論是為了提升吸收靈氣的速度,還是解決五行融合的問題,他都必須要走上煉丹之路。

而煉丹師,總要有自已的藥田。

以他目前的修為,可沒資格在鹿鳴谷獲得一片藥田。

因此,種在此處,自然合適無比。

定下大方略後。

陳不器便開始佈置起來。

待一切做完,已是兩月之後。

這兩月,是陳不器穿越以來最繁忙的兩月。

為貼合各種靈草靈藥的生長屬性,陳不器這段時間跑遍了橫山山脈,找來了諸多不同的培植土壤。

如今,萬事已畢。

他也要離去了。

離去之前,陳不器看著光禿禿的洞穴,莫名心中一動,提了一個牌匾——

小青峰之橫山分峰。

對小青峰這個地方,陳不器總是記憶深刻的。

穿越這些年,他幾乎沒有受到什麼善待。

而小青峰的師尊和師兄們,是為數不多善待他的。

也是自小青峰事件後,他才算是勉強掌握了自已的命運。

“當初在雲雨宗為奴的必死之局我能走出,今後的大道之路我亦能走出。”

陳不器心中想著。

只是,今後卻絕不能再像之前那般將自已置於險境了。

從衡山分峰啟程。

三日之後,陳不器已經回了鹿鳴谷。

回了鹿鳴谷,自要修丹道。

只是當夜已晚,陳不器便在自已先前租住的小屋住了一晚。

恰巧碰上了皇甫承,兩人自是喝了一晚酒。

皇甫老頭最近的日子應該過得還算不錯。

屋子重新裝修過,人也穿了些帶著輕微華光的新衣服。

皇甫老頭本就在鹿鳴谷生存多年,又做了許久的藥農工作,對煉丹這類事情還算有些瞭解。

陳不器從他口中,得到了一些幫助。

稍晚一些時,兩人已經喝了許多酒了。

久別重逢,又難得暢快,兩人倒也聊了些雜事。

陳不器將自已在外歷練的事挑挑揀揀說了一些。

而皇甫老頭也說了他的情況。

他說,皇甫琳找到了一個仙門公子,嫁了過去。

如今過去兩年,皇甫琳已經有了身孕,或許明後年就會回來省親。

陳不器拉家常般詢問,他為何不隨皇甫琳而去。

他似感嘆,也似傾訴般道:

“他只是五行雜靈根,到哪都是受壓迫的命。”

“即便跟著女兒去,也不會有宗門願意消耗資源培養他。”

“而入了宗門,難免要受束縛,他習慣了自由,還是喜歡待在鹿鳴谷。”

對此,陳不器不好置評,也不願置評。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選擇。

而修仙求道,求的不就是個順心遂意麼。

聚會結束後,陳不器又忙碌了起來。

他先去管事處,花費靈石租了煉丹房。

而後,又四處購買藥草,開始煉製丹藥。

丹藥品級劃分,亦是駁雜,其主要劃分方式,倒只有兩種評判標準。

一是丹藥的藥性融合品質,分凡品、黃品、玄品、地品、天品、聖品、神品。

二是丹藥可生效的品質,大抵與修行境界相似,卻沒有前中後期的說法。

譬如,一顆能滿足築基期以下修士修行的丹藥,但丹藥的雜質較多,便可稱為煉氣級凡品丹藥。

當然,這樣的描述方式也並非完全準確。

任何提供靈氣的丹藥,都對所有修行者都有效。

丹藥的使用是向下相容的。

譬如,雖然在金丹修士眼中,練氣期的丹藥不但雜質多,藥性融合度也差,能提供的靈氣量甚是不如他們簡單的一次打坐所得。

但到了危機時刻,高階修士卻是可以吸收低階丹藥的。

而低階修士,吸收高階丹藥便會艱難許多。

其一是靈氣量的問題,受限於低階修士自身的素質情況,若低階修士貿然吸收某些高階丹藥,光是丹藥中的靈力,便可能讓低階修士存在爆體而亡的可能。

更莫說隨著修士修為越高,自身修為涉及靈力形態不同、神魂強化、道則運用等等方面,適配的丹藥也需要貼合這些方面,因此,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低階修士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貿然吞食高階丹藥是一件較為危險的事。

不過,這些弊端,有可能被丹藥的品級解決。

舉個例子,補氣散是一種煉氣級丹藥,凡品售價在3塊下品靈石,黃品售價在6塊下品靈石,玄品12塊,地品24塊,天品48塊,聖品1000塊,神品1萬塊。

丹藥到達神聖兩品,其中已經包含了諸多難以理解的奧妙,價格難以用常理衡量。

陳不器此次要煉的,便是補氣散,這算是一種在修真界最的普遍、最低階,也最便宜的丹藥。

倒不是陳不器沒有其他丹方。

剛到鹿鳴谷的數年時間,陳不器幾乎荒廢修行,他花大量靈石購買書籍、秘法學習,並且在確定要學習煉丹之後,除了看各類藥物知識,種植、培養、處理方法外,也研究丹方,得到的丹方自然不止補氣散一份。

只是,作為一個初學者,他知道自已必然要失敗無數次。

而補氣散是陳不器所知的材料價格最便宜的一種。

煉製補氣散,需要用到的材料有靈石粉末、三葉草、小黃花、筆植、三月葵等主藥,以及諸多礦物、輔料,零零總總,數十餘種。

準備好材料之後,陳不器便開始煉製。

第一爐當然是爆炸了。

陳不器做了總結,又煉第二爐。

第二爐雖未炸爐,卻煉成廢渣。

再煉第三爐、第四爐……

時光匆匆。

陳不器煉丹,有成有敗,倒也得了些丹藥。

轉眼一年過去。

核算盈虧,陳不器算是略虧了些靈石的。

虧的大頭,是租煉丹房所花的錢。

不過,這樣的損失,陳不器倒還能勉強接受。

這段日子,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回返橫山分峰一次,既為分峰帶回新的靈藥靈草種植,也從分峰拿些陣法凝練的靈石。

途中,順便殺些妖獸,算是補充家用。

不過,他賣妖獸,也只賣煉氣中期以下的妖獸。

畢竟,他明面上只是煉氣修為。

若賣更高階別的妖獸,必然要引來爭端。

而目前而言,陳不器並不是太過缺錢。

而有萬年壽命在身,他可徐徐圖之,倒也不緊迫需要什麼資源。

不過,相比煉丹的略顯盈虧,在修為方面,陳不器倒略有小賺。

陳不器的修行方式,本就是不倫不類的。

他最初的想法,有兩個方案。

其一,既天地萬物都離不開五行,那麼,便讓五行融合,形成初始混沌甚至其他。

理論上而言,這條路是走得通的。

但混沌本身便有吞噬萬物、分解萬物的屬性,他若能走上這條路,自已的身體能否抗住混沌化?自已的靈魂能否在這個過程中儲存下來?即便僥倖存活,這個世界,已經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修士能否容得下他?

這注定是一條充滿爭鬥的路。

而說好聽些,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說實在些,陳不器性子淡薄,不是好勇鬥狠之輩。

因此,陳不器又想到了第二條路,將五行靈根吸收的五行靈氣無限提純,而後相互分開。

這沿用到了穿越前的五行相生相剋的知識。

即將自已的五臟劃分出區域來,所謂肺金、心火、肝木、腎水、脾土,摒棄傳統的氣海方式,五行能量各居一地。

而後,透過經脈穴竅聯通,彼此轉化。

這條路若能走通,一方面,待自身強大到一定的程度,陳不器依舊可以走融合混沌的路,另一方面,因五行能量被無限提純,單獨展現出某種屬效能量時,強度已可比擬所謂的天靈根。

此法的好處是體內的靈氣需要不斷運轉,而不斷運轉的能量隨時都在強化他的身體素質,會讓他的身體素質變得極強,達到傳說中的道體雙修的境界。

壞處也顯而易見。

其一,他需要尋常修士五倍以上的靈力量,才能突破到和尋常修士相同的境界。

其二,無論是與人相鬥時還是尋常修行時,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心神來操縱體內的靈氣運轉,避免失衡。

其三,他需要花費更多的心神和精力進行防禦。

尋常修士,與人鬥法時,只需要避開要害和氣海便行,而即便是氣海遭受攻擊,只要氣海不完全破碎,終有重修的辦法。

而陳不器體內五行流轉,除了常規要害外,還有五個弱點。

無論哪個弱點遭受了強大的攻擊,都有可能造成體內的五行失衡,從而造成難以挽回的局面。

但話又說回來。

這些弱點,是陳不器需要注意的地方,卻不是陳不器選擇不走哪條路的理由。

畢竟,不解決這些問題,他便無法強大下去。

而在煉丹過程中,陳不器已經初步有了頭緒。

人有不同的靈根,而不同的靈根只能汲取不同的能量。

可為何丹藥卻能適用於所有靈根的修士?

沿著這樣的思路深究,陳不器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是從陳不器賣藥時的和一個小廝聊天中偶然得知的。

他說,高品丹藥之所以貴,主要原因是能避開大部分吞食丹藥的限制,但對商行而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易於儲存。

低品丹藥,若賣不出去,便只能降價,否則放久了,丹藥效果會大大減弱。

而高品丹藥,即便眼下賣不出去,只要儲存起來,藥效會變得越來越好,甚至突破本身的藥性等級

“可丹藥只是死物,為何低品丹藥和高品丹藥的差距那麼大?”

沿著這頭緒繼續深究,陳不器對能量屬性有了更深的認知。

按陳不器的理解,靈氣屬性也是有善惡之分的。

這樣說也不正確。

而是應該有秩序與混亂之分。

混沌能量是最混亂的能量。

五行能量是最秩序的能量。

修者無法使用混沌能量,只能使用秩序能量。

丹藥對所有修士都有用,自然是秩序能量。

可丹藥沒有靈根限制,意味著其又有一些混沌能量的屬性。

沿著這個思路深研。

陳不器發現,丹藥的能量結構形式,與他對自身修為的第二種考量極其相似。

五行能量流轉不休,修士藉助丹藥修行時,以自身能量為引,讓丹藥中的五行能量轉化為適合自已的能量。

而劃分丹藥品級的關竅便在此處。

丹藥能量轉化過程中的損耗、丹藥中的雜質、丹藥中的五行能量的精純度等,都會影響丹藥的品級。

理清這點,對陳不器而言,煉丹便是一件雙贏的事。

深研丹藥的能量情況,可以最佳化自已的修行方式,自身修行所得,又可反饋到煉丹事業中。

不過,對眼下的陳不器而言,他能實驗在自已身上的東西並不多。

他可不是丹藥。

丹藥煉廢了,大不了炸爐;人煉廢了,就死了。

因此,他只會將在煉丹過程中得到的絕對正確的知識用到自已身上。

這也意味著,想要快速提升自已的修為。

他需要煉更多類別的丹藥。

而煉丹,也意味著燒錢。

儘管,在過往的一年中,因深研能量屬性的原因,陳不器對煉丹一道的理解已經深刻了許多。

煉製補氣散幾乎不會存在失敗的情況,繼續深入研究,必然能煉製出超越凡品的丹藥。

但一份練氣散的材料,成本在3靈石左右,正常出丹0-5粒。

沒出丹便血本無歸,最好的情況,也只有12靈石的收益,而煉一爐補氣散,最少需要兩天時間。

換而言之,以陳不器當前的能力,即便是最好的情況,他一天也才有6靈石的收益。

除了丹房租金、住宅租金、居住稅、安保稅、生產稅外,他能得到的利潤少得可憐。

而即便是補氣散這種被賣成了垃圾的丹方,也要近兩千靈石。

以陳不器眼下的進賬來算,已經難以支撐他長時間研究新的丹方了。

“想要繼續發展,還需生財有道。”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去大宋查漏補缺

桃花離

洋流與冰山

隋亦

【快穿】小樣,還不迷死你

存在於擺爛與內卷之間

末世我的超市越幹越大

愛吃手撕甘藍的金鑑

快穿之休想壞我錢程

十八歲的老女人

猿娃大帝

河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