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每天賣茶的時候,她的後面都會跟著一長串貧苦老人和乞丐,老婦便將賣茶的錢全分給他們。這時,過來一個開錢莊的員外。員外看見老婦在賣茶,就對身邊的隨從說:‘這老婦舉止怪異,把她抓起來!’於是隨從立即抓住老婦,並將她關進錢莊開設的私牢裡。晚上,老婦便帶著她的茶具從高牆的窗戶縫裡飛了出去。

“後來,這一帶發瘟疫,凡喝過她的茶的人平安無事,人們才知道她是茶仙……老夫講的這個故事是說茶既可幫人做好事,又可祛病消災。不知各位以為老夫說的這個故事若何?”

眾商賈富豪大都是些趨炎附勢、阿諛奉承之徒,少不了要拍太守大人的馬屁,一個個翹起拇指讚不絕口。那個囤積居奇、有糧不賣的胖老闆更是先聲奪人、拉大嗓門叫嚷開了:“各位,聽我來說兩句!李大人博古通今,說的這段故事簡直是棉絮鋪子丟了弓——沒得彈(談)的!”

待眾人誇過、贊過後,崔國輔站起來說道:“李大人方才的表現,按一般人的標準衡量,還算可以。不過李大人也是我大唐為數不多的大學士之一,正如方才大夥所說見多識廣、博古通今……”

李齊物道:“行了行了,你無非因為方才老夫罰了你的五擔糧米便心存不滿,有意報復,行,不用大家開口,我自罰十擔!”

崔國輔謂下面眾人:“今天可是人人有份,沒講的下面繼續!”

這些人中間,平時留心過茶道的勉強還能湊上兩句。剩下的不是孤陋寡聞之輩,就是胸無點墨的草莽之人,一槓子抵不出個響屁來,只得甘願受罰。接著李齊物又按登記名冊將送來的禮品全兌換成糧食,為賑災積得糧米數千擔。

面對官倉內新徵集到的一堆堆糧垛,李齊物高興地道:“鴻漸啊,這次賀壽茶會,你可幫了本府的大忙啦!”

陸羽道:“哪裡哪裡,大人海納百川,學生連一支涓涓細流都談不上,頂多是推波助瀾而已……”

二人說話間,忽然一聲:“聖旨到,李齊物接旨!”轉眼一個黃門手託聖旨跨了進來。原來,當朝天子終於想起被貶到竟陵做太守的李齊物,於是下了一道聖旨,召他回京任職。

這本是預料中的事情,當這天來臨時,陸羽仍感到十分突然。作為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兒,正是因為遇到李齊物,才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回想幾年來李太守對自已孜孜不倦的教誨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幫助,如今李太守就要離開這裡了,陸羽既感激、又難過,禁不住淚流滿面。

竟陵西江碼頭停靠著一艘帆船。李齊物和鄧嬋玉均身披斗篷,陸羽前來為他們送行。李齊物抓住陸羽的手,關切地道:“鴻漸吶,常言道,世間沒有不散的筵席。往後只要有緣,我們或許還會相見的。只是有一點你還須切記,往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千萬不可荒廢了學業!”

陸羽道:“大人對學生恩重如山,大人的教誨學生更是終身銘記。京城遠隔千里,還望大人一路上多多保重!”

陸羽隨後又來到鄧嬋玉跟前。未曾開口,鄧嬋玉早已是淚如泉湧,陸羽也是滿臉淚光。幾年來的朝夕相處,二人更是結下血濃於水的深情厚誼。他倆手拉著手默默地流了一會的淚,陸羽從袖裡取出一塊紅絹送給鄧嬋玉做紀念,上面書著一首詩: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府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襄水淺處不勝舟!

鄧嬋玉藏好詩絹,也從懷裡取出隻手帕送給陸羽,上面同樣繡著一首詩:

憔悴一身在,孤雌憶異雄;

雙飛難再得,傷我寸心中!

鄧嬋玉此時此刻的心情陸羽豈能不知?可是,他心中已經有了李季蘭,就不可能再有別人,不得不愧疚地說:“千不是、萬不是,都是陸羽的不是,還望妹妹見諒……何況,比陸羽好的人多的是。嬋玉妹妹不僅長得美,而且人品又好,一定會找到如意郎君的!”

船緩緩地駛離碼頭,揚帆遠去。陸羽含著淚,跟在船的後面,一直到帆影消失……

不久,陸羽在竟陵北門城外的官池旁發現了一眼泉水,冬暖夏涼,清冽明淨。經過品嚐,見此泉清甜爽口。陸羽便用泉中之水煮茶,更是勝過鍋底坑的水,於是陸羽請人在此掘了一口井,還請匠人鑿了一塊圓形石板,在石板中間鑿出三個品字形的眼,然後將石板蓋在井上。李齊物離開竟陵後,陸羽便從太守府搬出來,在井的旁邊搭了間茅屋,一邊用此井的水煮茶,一邊潛心研究茶道。後來,人們便將此井稱“陸子井”,又稱“三眼井”。陸羽成名後,曾被朝廷詔拜為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之職,因此人們又將此井叫“文學泉”。隨著時光的流逝,漢江屢發大水,天門城累遭水患,此井被淤。到清乾隆三十三年,即公元1768年,天門大旱,當地居民掘荷池取水時挖出一塊斷碑,上有“文學”字樣,接著又挖出一塊鑿著品字形三個眼的巨石一塊,下面的泉水明淨清甜,才得知正是當年陸公所掘的“陸子井”文學泉。於是當時的縣令馬士偉當即命人修築井壁、建亭立碑恢復這裡的名勝遺蹟。從此,許多文人墨客、各界名流紛紛到此賦詩憑弔,這都是後來的事情。

這天早晨,陸羽忙著煮茶,忽聽身後傳來一聲:“好茶!”

轉眼竟陵司馬崔國輔低頭跨了進來:“如此好茶,也不知會老夫一聲,一人獨享,豈不可惜了?”

陸羽連忙站起來拱手施禮:“不知大人駕到,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崔國輔朝茅屋打量了一眼,只見丈餘見方的茅屋內,床鋪、桌凳擠在一起,中間支著茶爐,不由道:“要你搬去同老夫同住,你不肯。這巴掌大的地方,進門還得小心碰頭,你也真是!”

陸羽道:“大人的一番美意學生怎能不知?大人有所不知。茅屋雖然簡陋,但煮茶方便,出入自由。何況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李大人走了,崔大人自然也不會在這裡幹一輩子,到時候總得搬出來。搬來搬去豈不麻煩?”

崔國輔道:“哈哈,你說的也是。好在這裡離城不遠,老夫上你這裡也方便!”

陸羽刻苦好學,二人情趣相投,從見面那天開始,崔國輔便喜歡上了這個才思敏捷、刻苦勤奮的小夥子,隔三差五就來看他。二人常在一起品茶論水、吟詩作對,久而久之,便成了莫逆之交。

茅屋內,崔國輔落座後,陸羽將剛煮好的茶盛入壺中,擺出茶具,給崔國輔篩了一杯。崔國輔先將茶杯放到鼻息前嗅了一陣,隨後品了一口,頓時樂得手舞足蹈:“嗨,常飲陸子茶,賽過活神仙!”

就在這時,官池對岸傳來一陣嘈雜的打鬧聲。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安世今天救火了嗎?

慄十六

京圈大物料:韓爺不要太騷包!

墨魚山禾

懸絲詭偶

三世圓子

若與夢時同

薏仁羊絨球

氮氫化合物

美麗的瑜嫵小姐

燒手之患

憎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