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抬頭,胤禛帶著闔宮嬪妃皇子公主在奉先殿祭拜,卻出我意料的宣佈了幾道旨意。

“現下雖說到了春日,卻也還料峭,朕雖然忙於國事也記掛著你們。要注意時氣變化增減衣物,彆著了風寒。雪還沒化,宮裡的孩子不多,卻也不要貪於玩耍,注意安全。”

“臣妾\/嬪妾\/兒臣等多謝皇上\/皇阿瑪關懷,必當銘記於心。”

“元貴妃,今天宮裡多了些人,你日常管理後宮也要顧好自身,莫要過於操勞。”

“是,臣妾省得,多謝皇上。”

“華妃,你協理六宮要多幫貴妃分擔,恪盡職守舉行有度。”這話雖然是規勸卻也是警告,可見甄嬛確實得胤禛的心,去太后面前上眼藥的舉動,屬實讓他有些不滿。

“是,臣妾遵旨。”華妃臉色不太好,當著這麼多人卻也不好發作,只能點頭稱是。

“敬嬪。”

“臣妾在。”敬嬪顯然沒想到自已會被胤禛點名,聽到自已名號時還有些發愣。

“你內斂穩重,平日裡,也可多幫襯貴妃料理瑣事。”

“臣妾...遵旨。”

雖說不是賜了協理六宮,此舉確實也算給了敬嬪一定範圍裡的權利,砸的敬嬪有些不知所措。

敬嬪是個聰明人,明哲保身多年,隱忍有加,若不是因為孩子其實也萬萬不會和甄嬛綁在一起。說起來,也算是個踏實穩重的得用之人。

說是幫襯我,卻也是想看我是否有獨攬大權之心。我和華妃顯然不是同一陣營,華妃勢大,年羹堯重權在握,我自然不得他法,如今拉敬嬪入局,不過是想看看面對突如其來的分權之人,我這個手握皇子的貴妃是否有擅專之心。

說到底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試探,從前沒有弘暉,他也是不放心我在後宮一人獨大的,總是扶了一個又一個與我分庭抗禮,卻不想好懸搭進去了江山。

不過無所謂,我不犯錯,弘暉不犯錯,便不會出事。

人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然我打理王府,排程後宮,育有長子,弘暉雖說無山功海績卻也勤勤懇懇,侍父純孝。只要無過,想要動我們也必得受得住臣民的口誅筆伐。

所以,愛護也好,試探也罷,又有何懼?

“大阿哥弘暉,幼耽書史,博覽弗倦。性尤純孝,盡禮盡敬,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加封郡王,賜號為端。盼爾允恭克讓,不墮朕之所望。”

“兒臣遵旨!”

“皇四女,朕一直忙著,也沒想著賜名,溫婉如玉,宜室宜家,便賜名溫宜吧。”

“溫宜公主謝皇上聖恩。”

曹貴人抱著溫宜向皇上謝恩,我心裡卻滿還是剛才的賜封旨意。

額孃的弘暉,如今也算真正的立業了,端郡王,弘暉以後便是郡王了。有額娘在,你一定會越走越好的。

帶著這份喜氣我著實高興了些時日,就連來抱怨皇上雖賜了婚卻沒給個爵位的齊妃都看著順眼了許多。

“不急,三阿哥還年輕,不愁沒有建功立業的時候,弘暉如弘時這麼大時候不是也才領了差事。當年皇上也是在朝堂行走多年才被先皇封了貝勒,而立之年才獲封親王。”

“弘時自然不能和皇上,和端郡王比。可弘時也已成年,臣妾只盼著能得封個貝子也好。”

“弘時和弘暉都是皇上的兒子,自然也不會差,你且安心吧。”

齊妃盼著弘時能封王,我記得那時直到弘時犯錯被玉碟除名時也只是個皇子。

先皇時期阿哥眾多,成年之後或高或低也都封了貝子貝勒,到了胤禛這,最後被其立儲的,當時實名為長子的四阿哥也是直到二十餘歲才初封爵位。

雖說越過了貝子貝勒郡王直接封了親王,之前的那些年也一直只是普通皇子。

三月裡,青海平叛勝利,原本能和華妃平分春色的甄嬛直接被壓了下去,華妃一時間又成了後宮風頭無量的第一人。

時日夜裡,我卸了釵環正準備就寢,繪春卻進來通報,“娘娘,沈貴人在千鯉池落水了,皇上和熹貴人都去了鹹福宮,通報的人在來的路上還看見了華妃娘娘的儀駕,您可要過去看看?”

“不必,千鯉池離翊坤宮不過百步,出了什麼事也是翊坤宮那邊首當其衝,本宮不便去插上一腳,不如早些休息。”

“是,奴婢告退。”

二月二時,胤禛讓敬嬪也跟著我與華妃輔佐打理六宮,我估麼著原本是想試探與我,卻不想倒是華妃先坐不住了,這些時日雖說甄嬛得寵,可沈貴人也不差,原本被甄嬛分寵就氣惱,手中的權力又被奪取一塊,更是無處發洩。

到底是年羹堯爭氣,能為華妃撐腰,不過憋屈了月餘就得勝還朝。

今日華妃贊沈貴人得皇上重任學習六宮事宜當以身作則,命其到翊坤宮抄錄些女論語之書供後宮傳閱,我便知道時候差不多了。

沈眉莊落水明眼人都知道是華妃所為,不然何故早早的燉好了補藥就過去探望。我也知道此事必定會發生,卻也沒阻止。

沈自山位高,沈眉莊又在選秀時得太后青眼,若得寵有孕育下皇子勢必也會身居高位,華妃心裡忌憚,我自然也不樂見,既然知道華妃會出手,不如順水推舟打壓一番。

初封便是貴人,頭一個兒侍寢又學習六宮事宜,沈眉莊也實在太順了些,如此也好。何況還有日後。

這些都是華妃做的,又與我何干,沈眉莊遺世獨立,清冷些也好。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仙傳說

煉氣白小純

快穿之風華錄

愛吃寺前混沌

最牛逼學校的最牛逼秘書

地蛋渣渣

歷陽

林玖雲

季總的金絲雀

岸邊月

我一個書生,劍法通神很正常吧

一劍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