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讓朱標陡然間陷入了思維的短暫混亂。

他不知道如何去回答這個問題。

朱元璋一手扶著欄杆,粗糙的大手在圍欄上摩擦了兩下,吐出一口濁氣悠長的道:“劉伯溫之才不遜色於朝中任何人,便是李善長也遜色許多。”

“可咱為何重用李善長,對劉伯溫卻只是任用而不重用?”

“父皇……可,可劉夫子之大才,若是隻讓他留在御史臺任職,完全是埋沒人才。前幾日兒臣與劉夫子商討欽立‘大明律’一事,劉夫子所建議的觀點也十分公允,讓兒臣大有所獲!”朱標苦笑道。

毫無疑問,在學問上,劉伯溫是十分出色的。

這一點,即便是朱元璋也不能否認。

“咱已經下旨,讓胡惟庸頂替丞相之權,暫代丞相行事!”朱元璋道。

朱標面色微變,卻不敢有所怨言。

朱元璋見他的臉色便知道自已兒子這是將話憋在了心裡。

隨後道:“劉伯溫性情清高,無慾無求,這種人,咱如何把握?自前朝時期,劉伯溫便三番五次怒而辭官,毫無約束,咱若用他,有朝一日咱讓他受了委屈,豈非也給咱這個皇帝來一個掛印辭官?”

說到這件事朱元璋就一肚子火。

“劉伯溫行事向來是比上有餘,並非古意,而是說,他在面對咱這個皇帝的時候,總是話說三分,半遮半掩!生怕咱治他的罪。可對下面的官吏,卻又嚴苛之至,毫不留情。”

“標兒,你知道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劉伯溫有所芥蒂的嗎?”

朱標眼神有些迷茫。

雖然不明白父皇為什麼會突然提起這些陳年舊事,卻還是隨著朱元璋的問話搖了搖頭。

朱元璋沉聲道:“是當初陳友諒東征之時,咱帳下的將士們,有的要拼死一戰,有的要咱降了,有的又讓咱暫避鋒芒。滿堂的大臣都在爭論不休,咱也被吵的腦子疼。”

“可咱抬頭,看到的是啥?”

“是劉伯溫!”

“他站在角落裡面唉聲嘆氣,宛如看著一群烏合之眾!”

“咱氣的,是他傲,是他清高。”

他的聲音已經帶著一絲怒氣。

這一絲怒意還在不斷上漲。

朱標內心驚顫,沒想到父皇對於此事一直耿耿於懷,而現在,他也不得不去重新思考對於劉伯溫的認知是否存在問題。

朱標嘆了口氣:“可是父皇,劉夫子剛正不阿……”

“剛正不阿?”朱元璋冷笑了一聲。

朱標不明白為何父親會突然發出這樣的笑聲。

“走,跟咱去乾清宮。”

到了乾清宮,朱元璋走在前面,剛剛進殿就對著一旁的黃門侍郎道:“去,將咱前幾日交給你的奏疏都拿來。”

不多時,一箱子奏書被黃門侍郎抱了進來。

朱標有些疑惑,不明白為什麼父皇突然要拿這些奏疏出來。

朱元璋道:“你自已看看吧。”

有些遲疑的朱標走上前去,隨手撿起一本,看到上面署名。

‘紹興府布政使司章存道上’

再看一本。

‘兗州府滕縣縣令孫長文上’

一連十幾本,都是各地官員所上奏本。

而這些奏本,朱標又怎麼可能看不出其中端倪。

因為清一色的……

這些奏本的背後的人,都是來自於江浙一帶的人!

瞬間,朱標如遭雷擊。

他啞口無言。

他口口聲稱劉伯溫乃是清正之人,剛正不阿,是難得一見的名士。

可如今這麼多人共同上書,而父皇將這些奏疏全部留中,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他嘴唇變得蒼白,大腦一片混沌。

開啟一本奏疏,在後面看到了自已所想的那樣……

“臣久於紹興府,當地百姓無不感恩陛下闢土之功德,然如今天下之治當在文教,臣又聞,青田先生劉伯溫博古通今,自幼博覽經史及天文、曆法、兵法、性理諸書,尤精象緯之學,當時相才。”

朱標眼神陡然有些出神。

“這些奏疏,都是為劉伯溫要官來的!”

朱元璋的聲音帶著一絲嘲諷和冷意。

他為何不喜歡劉伯溫?

難道真的就是因為幾件小事就讓他對劉伯溫有所戒備?

不是的。

劉伯溫此人雖然清高,但是絕對不是什麼善茬。

他的背後,有一個連朱元璋都融入不進去的圈子。

看到朱標失神的表情,朱元璋內心有些於心不忍,可是作為一個皇帝,他不能像是尋常老百姓的父親那樣,拍著兒子的肩膀安慰他,鼓勵他。

有些事,他得自已去想,自已去理解其中的深意。

畢竟,將來的大梁,是會落到他自已身上的。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上。

他能信劉伯溫嗎?

很難。

不僅是因為劉伯溫永遠留三分餘地的表現,更多的,是劉伯溫背後那個他永遠不能放鬆警惕的文官團體,稍不注意,這些浙東人就能將整個朝堂變成他們的一畝三分地。

“父皇……兒臣,知道了。”朱標沉聲點頭,眼神之中多了些思索之色。

他不是愚鈍之人,如今真相大白,對於朝堂上這些爾虞我詐的政鬥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或許,在對於劉伯溫是否能夠接任中書省這件事上,自已的確有所錯誤。

說著說著,外面宦官走了進來。

“陛下,誠意伯在殿外求見。”

聞言,朱元璋那張闊臉上露出幾分玩味之色,側目看著朱標道:“瞧瞧,剛剛說其他他就來了。”

朱標點了點頭,道:“父皇,兒臣想著,是不是可以帶誠意伯,去見一下週方?”

“見周方?”

轉頭看著朱元璋,朱標正色道:“周方此人,神異非凡,或許會有奇效。”

朱標想要做的,是讓周方見識到劉伯溫的學識,然後利用周方的手推劉伯溫一把。

不是他固執,而是劉伯溫如今已經被官場排擠到了邊緣。

若是不留著用,朝廷可就真的用不上了。

平心而論,單論能力劉伯溫可絲毫不遜色於李善長。

“宣吧!”

朱元璋擺了擺手。

殿內安靜了一陣,不多時,一個清瘦的身影出現在殿門口。

劉伯溫來了。

身著藍色官袍,面頰清瘦,鬚髮皆白,步履雖還穩健,卻難掩其上了歲數之後腰背的重負。

“臣劉伯溫,參見陛下,參見太子殿下。”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追長生

小鵬愛吃飯

穿書後反派崩人設啦!

春一里

昭昭之光

江泱泱

莽崑崙

傾墨賒月色

赤紫源病毒:楊氏睿兒

繪畫的作家

武道世界:我靠面板成武聖

申港證券大連黃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