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之上。

天子要御駕親征,前往冀州平叛項羽的旨意,可謂是震驚了滿朝文武。

往日那個,昏庸無能,只會沉迷女色的陛下。

現在當真是變了。

但還是一如既往的任性。

楊再興、潘鳳、劉三刀則是大喜過望。

想不到陛下先前所言的,另有任用,原來是真的。

可以再次帶兵,征戰沙場,建功立業。

終於不用再羨慕,率兵殺往西涼的岳飛、曹性等將了。

“陛下...”

“求陛下帶上老奴,這御駕親征的路上,千里迢迢,必定是辛苦萬分。”

“有老奴跟著,也好服侍陛下的起居啊。”

劉瑾上前拜倒,主動請纓。

唯有一直跟著天子左右,才能愈發親近。

而且,戰場上一向是刀槍無眼,風雲變幻,他雖然是一個宦官,而且年紀也不小了。

可也是粗通武藝。

再立下多大的功勞,以他現在的權勢、地位,根本不放在心上了。

所擔心的,只有天子的安危。

沒別的原因,天子在,他西廠督主的地位,無可撼動。

若是天子的龍體,有個差池,龍御歸天。

他的西廠,絕對保不住。

甚至自已的老命,也要一併消亡。

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胡鬧!”

“朕此行乃是去冀州平叛,收拾項羽,你當朕是帶著三軍將士,前去遊玩不成?”

“你還是留在京城,掌管西廠,蒐集情報吧。”

劉越皺著眉頭,果斷拒絕。

“啊,陛下。”

“老奴....老奴承蒙陛下天恩,加封亭侯,任為西廠督主,可是老奴的骨子裡,永遠是陛下的常侍,至今已有二十一載啊。”

“如今陛下親征,老奴身為常侍卻不能服侍陛下左右,老奴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劉瑾的聲音,滿是委屈。

一張老臉上涕淚橫流。

當真是,聞者傷心。

谷大用也是有樣學樣,趴在地上,哭的更慘。

反正他們死也要去。

“陛下此去,身旁正缺使用之人,若有劉瑾、谷大用兩位公公在,自是上上策。”

賈詡出列道。

看著兩名宦官的模樣,他都有些佩服。

這才是天子常侍。

縱使有點小小的心思,但也足可見其忠誠。

“你們兩個。”

“罷了,一同前去吧。”

“李將軍,可是對朕御駕親征,心中有何異議?”

劉越有些無奈,想想還是同意了。

不過,目光卻是落在了,武將一側,居於首位的李景隆身上。

這個李大戰神...

數日不見,頭上的忠誠度竟然掉到了四十三點。

看來,一直留之不用,外加李淵一事。

讓其心生恐懼,愈加不滿了。

“陛下...”

李景隆身子一顫,撲通跪倒。

“陛下明鑑,臣李景隆一生戎馬,只願為我大漢江山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亦曾不負陛下所望,平叛李淵,收復益州。”

“可是陛下先是用岳飛為帥,攻打匈奴,現在又不顧龍體,御駕親征。”

“陛下為何不用老臣啊...”

“...”

此言一出,殿內群臣俱是神色複雜。

看著堂堂大將軍,跪在地上,老淚縱橫。

著實有些可悲。

除了賈詡大概明白,天子的意思外,其餘臣子無不是以為,乃是李淵臨死前潑的髒水,以至天子不喜,方才留而不用。

郭圖低著頭,心下苦笑。

他也猜到了一點。

要是因為李淵,沒有理由,天子連他這位智謀之臣,都棄而不用。

怕是,以後再無仕途可言了。

但他始終想不通。

岳飛、曹性這些人,天子究竟是從哪裡尋來。

聞所未聞啊!

“李將軍,非是朕不用,實在是朕不忍心,看著將軍如此年紀,仍是辛勞征戰。”

“何況,總該給一些年輕人,立功作戰的機會。”

劉越嘆了一聲。

“陛下啊,老臣只願戰死沙場,為陛下,為大漢留盡最後一滴血。”

“求陛下開恩,讓老臣同往吧。”

李景隆聲音,滄桑而堅定。

大有,此次不用他出戰。

那便一頭撞死在金殿之內的意思。

郭圖的眼角餘光,掃了李景隆一眼。

剛剛,他還以為李景隆只是為了表現一下,願意為國盡忠的精神。

結果這傢伙,好像是真鐵了心。

想要帶兵,一同出征。

沒理由啊。

畢竟,李淵臨死前的髒水,可不是空穴來風,一旦天子嚴查,必是大禍臨頭。

難道他打算,再立一些戰功。

從而將功抵過?

這絕不是李景隆的性格。

“啟奏陛下,李大將軍之言,感人肺腑,可見將軍一身赤膽忠誠,還望陛下應允。”

賈詡眸光一閃,若有深意的看向李景隆。

但立刻便收回目光。

向著天子,下拜求情。

有丞相大人帶頭,賈似道毫不遲疑,跟在後頭為李景隆美言。

其餘眾臣,無不出聲附和。

誰人能不知,當今大漢朝廷之上,天子最為親信之人,莫過於丞相賈詡。

“好吧,既然諸位愛卿都開口了,朕便讓你一同隨著朕,前去平叛。”

劉越點了點頭,揮手示意群臣平身。

“謝陛下恩典!”

李景隆面色大喜,擦了一把老淚。

又向著賈詡、賈似道等同僚,表示感謝。

只可惜,他並未看到。

天子的眼中,一閃而過殺意。

這個傢伙,嘴裡喊著叩謝恩典,忠誠卻是再次猛掉,直接變成十六點了。

必定是心存反意。

以賈詡的智略,多半也看出了不正常。

剛才出言,讓他帶上李景隆。

想來是另有打算。

“陛下,郭圖郭大人素有謀略,算無遺策,於先前征討逆賊李淵,功勞不小。”

“這一次平叛事關重要,關乎我大漢江山再次一統,不可不傾盡全力。”

“若有郭大人一同協助定計,必能事半功倍。”

李景隆躬身一禮,舉薦郭圖。

這可把郭圖嚇得不輕。

先前的思索,讓他心中生出一種不妙的感覺。

滿朝文武,只怕再也沒有比他,更瞭解李景隆為人 了。

“李將軍此言,不無道理。”

“公則,你可以願往?”

劉越眯著眼,聲音帶笑。

“回陛下,臣願為大漢肝腦塗地,死而後已,任憑陛下吩咐。”

郭圖額頭冒汗,趴在地上,哪敢說半個不字。

心裡,可是把李景隆狠狠罵了一頓。

以他多年的經驗。

李景隆此次出面,極力舉薦,絕非好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逐鹿天下

風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