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夜幕降臨之前,兩名疲憊不堪的偵察兵騎著馬從松山疾馳而出,成功穿越了女真軍隊的層層包圍,最終抵達了錦州城下。城頭的守衛透過滑輪籃子將他們安全拉進城中,並交給了駐守的洪承疇一封親筆信。

信中,洪承疇透露了令人振奮的訊息:圍困松山的女真附庸阿爾魯和阿巴特已被從京城派遣的禁衛軍俘獲,並被解送回京。阿爾魯率領的二十萬清軍精銳以及其他蒙古、漢旗的二十萬精銳部隊已被徹底消滅,無一生還,這一訊息已由金州城外的皇帝黃臺所報。

信中還描述了三天前的戰事,松山派出五十萬大軍與禁衛軍聯合作戰,攻擊興化和塔山。戰事到當晚結束時,已成功擊潰了困守塔山和興化的三十萬女真軍隊。在松山和錦州城持續一年的女真圍困戰中,除了仍包圍錦州城的敵軍外,餘者已宣佈戰略失敗。

洪承疇在信中透露,禁衛軍與松山軍已休整完畢,正準備向錦州進發。他希望錦州守軍能與禁衛軍及松山軍裡應外合,徹底消滅這股對女真至關重要的作戰力量。

信中特別提到了皇帝黃臺、多爾袞、多洛等敵對勢力,強調如果不能生擒,也應確保他們無法逃脫。此外,被稱為叛徒、將在京城被處決的漢人顧問文繁城和寧完我,也是絕不能放過的重要目標。

洪承疇的信件被在場的遼東將軍們傳閱,然而信中的內容令人震驚,難以置信。眾人不禁思考,如果明軍真的擁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那他們為何還對女真如此畏懼?無論是明軍的公開戰鬥,還是城防堅守,都顯得毫無鬥志和戰鬥力。

尊敬的叔叔,依我看,這封信確實是軍事委員洪親自筆述的。然而,信中的內容似乎略顯誇大。依我之見,軍事委員洪可能在女真人身上獲得了一些勝利,但這些勝利的程度肯定沒有信中描述的那般輝煌。我建議我們應該再派遣數支精銳的夜探隊,在夜間秘密地從女真人的包圍中滲透出去,深入調查松山、興化等地的實際情況。只有掌握了準確的資訊,我們才能決定如何響應軍事委員洪的號召。

山海關的指揮官吳三貴在一片沉默中向駐守洪提出建議。祖達樂微微點頭表示贊同,並補充道:“哥哥,吳將軍所言極是。我們不能僅僅依據一封尚未證實真實性的信件,就輕率地決定在城外與女真人交戰。儘管我們的關寧鐵騎英勇無畏,但與女真騎兵相較量,仍有明顯差距。

女真人對錦州城的圍困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他們的騎兵正處於高昂的鬥志之中。而我們的關寧鐵騎在長時間的圍困下,已經喪失了一定的戰鬥意志,可能無法承受與女真人的正面衝突。在決定是否應當與城外的女真人開戰之前,我們必須派遣夜探隊深入敵後,蒐集到準確無誤的情報。

否則,一旦我們放棄城防的優勢,不慎之下錦州城可能就會落入敵手。我們的生命將面臨巨大威脅,而且失去錦州的責任是我們無法承擔的。哥哥,請三思而後行。”

駐守洪點頭贊同:“確實,我們不必急於一時。軍事委員洪的信中並未明確要求我們立即出城與女真人作戰。昌伯,夜探隊的事務就交給你了。其餘的事務,我們要加強錦州城的防守,頂住女真人的壓力。”

唉,這位官員真心希望軍事委員洪所言非虛。近年來,匪患肆虐,民生凋敝,女真人的侵擾更是令局勢雪上加霜,年復一年,災難連連。我們從京城收到的貢品也顯示出國庫空虛的跡象。如果軍事委員洪所言為真,皇帝或許將不得不考慮撤退,那樣的話,錦州城便安全了。”

...

回到住所,吳三貴正召喚他的親兵下達命令,準備派出幾支精銳的夜探隊偷偷從女真人的包圍中溜出,去調查松山、興化等地的形勢。就在此時,他看到家僕急匆匆地進入大廳,走到吳三貴面前低聲說:“少爺,有人代表父親從京城來,現在正在側廳休息,是否叫他們進來?”

吳三貴一愣,隨即喜上眉梢,興奮地跳起來說:“快叫他們進來。”

錦州城已經被女真人圍困多日,外界的訊息幾乎被切斷了,很少有訊息能傳入城中。而且,吳三貴自已也很久沒有從京城收到任何訊息,對於外面的情況一無所知。

幾分鐘後,兩個身上帶有血跡的男人走進來,看到吳三貴便向他鞠躬。“吳橋吳士前來拜見少爺。”

吳三貴對他們的出現感到驚訝,關切地問:“你們受傷了?你們遇到了女真人嗎?”

吳橋忍住哭聲,回答:“是的,少爺,父親在上個月末派我們十個兄弟給少爺送信。旅途一直很順利,直到我們到達錦州城外,在那裡我們遇到了一個女真精英小隊,失去了八個兄弟。最後,只有我們兩個逃到城牆邊,被守衛拉進城,救了我們的命,保住了父親給少爺的信件安全。”

吳三貴嘆了口氣:“錦州城外都是女真軍隊。你們能闖過來,顯示了極大的忠誠和勇氣。我會為陣亡的兄弟修建陵墓。”

你們能夠從女真人的重重包圍中安然脫身,無疑展現了你們無比的忠誠與無畏的勇氣。我將為那些英勇犧牲的兄弟們建立一座紀念碑,並將他們的名字永遠鐫刻在吳家譜系之中,確保他們的家人得到妥善的關懷與庇護。

至於你們兩位,我將賞予每人五十兩銀子,以示嘉獎。回到京城後,你們將安居家中,擔任家族的總管。總管,請引領這兩位勇士前往妥善休息之處。

管家吳橋與吳士在道謝聲中緩緩步出大廳,吳三貴目光投向大廳之外,迅速展開手中的信件,開始審視其內容。他首先細查了信件的簽名與秘密記號,確認確為其父吳孝親筆,這才安心閱讀信件。

吳孝的信中首先家常式地提到了家中的瑣事與平和景象,隨後轉向京城的政治風雲,諸如王子掌握軍事大權,對京城三衛戍區的重組。他還提到了建文皇帝的祖先成仙歸來,以及明朝的復興。

信中亦提及皇帝成立的禁衛軍,被秘密派遣增援松山與錦州。吳孝還提到建文皇帝建議皇帝頒佈聖旨,召集各地親王齊聚京城。同時,皇帝的親信王承恩離開皇宮,成立了數個皇家商業與工廠。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誰宰春秋一世

貞觀鴻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