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幣同學。這是我分享學習的第25天,每天學習進步一點點。

繼續學習九神2019年微博往事。

2019-4-28 10:33 我堅信,那些憑運氣賺了比特幣的人,遲早憑實力虧掉。所以,期貨暴富啊,山寨暴富啊,我都不羨慕。我們就看誰更持久,誰活得更長。

2019-5-8 19:57 1、話說,交易所一定會挪用使用者的幣的,因為只要是資金,就一定有機會成本。我是交易所老闆,我也不會讓資金躺著睡覺。

2、雖然我不是很明白如何以幣賺幣,但是,市面上是有很多理財產品的。有的是搬磚,有的是挖礦,有的借幣槓桿期貨。100個幣,一年總能賺幾個幣的利息,10000個幣,一年賺多少?

3、如果再考慮交易所被盜的風險。這意味著,所有交易所,都不是100%準備金。只要使用者都提幣,一定會發生擠兌。這同時也意味著,你在交易所存的幣,必然有一部分是假幣。

4、於是,只要你存幣在交易所,只要你還沒有提現,那麼你只有兩個結局:交易所發生擠兌倒閉,你血本無歸;或者你賣出比特幣,提現法幣。無論哪種結局,你的“比特幣”都沒有了。

5、這也是為什麼我常常說,不掌握私鑰,就不擁有比特幣。因為你要麼會丟,要麼會賣。

6、只要有一半的使用者提現,很多交易所都會倒閉,而且幣價會暴漲,因為不想倒閉的交易所,不得不去市場上買幣,而市場上流通的幣其實很少,絕大部分都被囤幣黨囤起來了。

7、但是,我們卻沒有必要呼籲使用者提現。因為,囤幣黨其實並不希望幣價暴漲。

8、交易所裡面有假幣根本不影響囤幣,買幣立刻提現也不過就是幾分鐘的事。如果幾分鐘之前還正常,那麼幾分鐘之後就被擠兌的可能幾乎為零。而只要提現成功了,手上的幣就是真幣了。

9、為什麼交易所會主動放出被盜的訊息?為什麼有些人要裝作很牛逼的樣子去回滾交易(其實他根本沒那個能力)?我個人認為,不過是想嚇唬韭菜,收一點便宜幣,從而彌補虧空而已。

10、但是,玩到今天,連韭菜都已經相當的硬核了。萬一恐慌的他們不是選擇賣幣,而是選擇提現,幣價將恐慌性暴漲。

2019-5-9 09:34 1、比特幣其實並不是訊息市,比特幣是個完全開放市場,價格就是供需決定,而訊息並不影響供需。

2、所以,訊息常常是失效的。熊市的時候,無論什麼利好都不漲;牛市的時候,無論什麼利空都不跌。

3、別看我判斷牛熊挺準的,其實我是事後諸葛亮。我能在最高的之後半年,判斷出進入熊市了。也能在最低點之後幾個月,判斷出進入牛市了。但是,處在最高點或最低點,我並不能確定那就是轉折點。

4、處在牛市最高點的時候,我不知道比特幣還會不會漲。因為,你仔細看一看每一個大牛市中的小波段,規律是這樣的:暴漲-回撥-暴漲-回撥-暴漲-回撥......很難判斷哪一次暴漲是頂。如果把某一次創新高誤認為是牛市頂點,下車就再也上不來了,只能看著幣價繼續暴漲。

5、同樣的,處在熊市最低點的時候,我也不知道比特幣還會不會跌。因為,你仔細看一看每一個大熊市中的小波段,規律是這樣的:暴跌-反彈-暴跌-反彈-暴跌-反彈......反彈後就賣出比特幣等抄底的,最後會在某一次賣出後,發現趨勢逆轉了,自已再也上不來了。

6、回過頭來看,比如幾個月以後,牛熊的趨勢還是相對容易判斷的。問題的核心在於,這個時候判斷出了牛熊,還值不值得操作的問題。

7、去年10月,在《囤比特幣》中我們已經算過了,即使明知道當時還是熊市,也不推薦賣出比特幣。因為再怎麼跌,不也就是腰斬麼?萬一判斷錯了,幣價上漲了,很可能踏空百倍千倍。計算一下預期收益就知道,當時不應該賣。

8、現在,確定就是牛市,有朋友問要不要梭哈。沒必要,保持富足心態更重要,滿倉容易導致智商變低,從而作出錯誤的判斷。最常見的錯誤是,漲了一點點就開始拋。結果越拋越漲,越漲越拋,最後幣拋沒了,幣價還在漲。

今天就學習到這裡,明天見。

你好,我是幣同學。這是我分享學習的第26天,每天學習進步一點點。

今天繼續學習九神2019年微博往事。

2019-5-10 09:42 我開始囤幣的時候,很多人幣都比我多。但是,能堅持到今天,幣仍然比我多的可能不超過10%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並不是在熊市下的車,而是牛市下的車。 所以,牛市才是真正考驗人性的時候。我自已在經歷上一輪牛市的時候也時常糾結,總結一下大概有這麼3個坎。

當最終跨過這3個坎,真的有一種鳳凰涅槃的感覺。這3大坎是:

1、幣價漲過了囤幣平均成本的時候。這個時候繼續買幣會拉高囤幣成本,於是很多人會選擇停止買幣。 如果你從2013年頂點8000元開始囤,那麼在2015年底漲到2000多元時,你就回本了。

後面還繼續買嗎?從今天的角度看,答案顯而易見的。別說是2000元了,哪怕是10000元,在今天看也是白菜價。但是,在那個時候,大多數人普遍不相信比特幣能漲到今天這個價格。 這個時候,比特幣的巨大願景就起作用了。想一想比特幣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然後看看今天的價格。告訴自已,過去的已經過去了,而一切才剛剛開始。

另外一個策略就是把自已看成一個新人。告訴自已,為自已囤幣已經結束了。現在開始為孩子囤幣,一切從零開始。

2、幣價漲到3倍囤幣平均成本的時候。這個時候別說繼續買幣了,很多人會開始賣幣。為什麼呢?因為只要賣掉很少的幣,比如1\/3,你就可以實現零成本持幣。

看看上一輪牛市,如果你從2013年頂點8000元開始囤,那麼在2016年底再漲到8000多元時,你就可以實現3倍的增值。

後面還繼續買嗎?從今天的角度看,答案也是顯而易見的。8000元在今天看也是白菜價。 我當時也很糾結。最終還是選擇繼續買,而不是賣。今天回過頭來看,你可能覺得沒什麼。但是,當時能這樣做的人,絕對鳳毛麟角。

因為這種操作是完全反直覺、反人性的。我為什麼會繼續買呢?因為我反覆問自已一個問題,比特幣到底是不是CX?我囤幣的目的是不是為了未來高價賣給別人?

答案是否定的,比特幣不是CX,我囤幣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未來高價賣給別人。既然如此,在大量新人入場買8000元的比特幣的時候,我決定陪大家一起買。

我就是在不斷的推高自已的風險,從而向世界宣告我對比特幣的信心。當然,比特幣待我不薄。

3、幣價漲到10倍囤幣平均成本之後。市場已經接近瘋狂,這個時候買幣,隨時會被套,而且誰都知道被套的機率很大。這個時候還買不買呢?

能夠問出這種問題的人,本身就是個奇葩。幣圈很多所謂的大V都在20000多元的時候清倉了。我居然還在考慮要不要繼續買。

事後也證明,在20000元以後到120000元買的幣,在2019年初看,全部被套了。但我相信放在一個長的時間尺度,比特幣依然會回報我。

現在可能大家理解不了我當時的心理。不過等到大家經歷同樣的事情的時候,可能做法會跟我一樣。

我是這樣想的,比特幣已經給予我足夠多的回報了。這點錢就全當扔了吧,貢獻給比特幣網路了。你想想,你的財富已經增長了10倍,你再拿出一點錢,哪怕燒了,你也不會太在乎的,更何況這錢是燒給了比特幣。

120000元的時候買幣真的會感覺很自豪,那時候我覺得自已已經超神了。沒想到自已可以修煉得如此超脫,感謝比特幣。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點經驗,希望能幫助大家,也希望大家都能邁過這些坎。

2019-5-10 10:01 一個囤比特幣的人一定是非常上進的,因為只有拼盡全力才能囤更多。只是......再牛逼再努力,也跑不過比特幣。

2019-5-11 10:20 1、事實上,貧富差距這事啊,基本就是無解的。在初始分配完全平均的情況下,過一段時間貧富差距還是會拉開。

2、POW的分配機制其實是最公平的。無論入場早也好,入場晚也好,今天要想獲得一枚幣,成本是一樣的。比如:即使我早幾年入場,即使我持有的幣比你多,我要多囤一枚,就要花6400刀,跟你一樣。

3、你可能認為礦工的“成本”要低一些。但是,人家是用技術或資源換來的“低成本”。只不過你只看到礦工投入的法幣成本,沒有看到他們投入的技術研發和廉價電資源。如果把那些全部算上,大家的成本是趨於一致的。

4、那你會說,早期持有者成本比今天的低。確實如此,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那是人家應得的。世界是變化的,有很多東西都在成長,亞馬遜的股票也漲了上萬倍,早期持有者也賺瘋了,公平嗎?所以,不同的時間點,沒有比較的意義。

5、我們常常說,比特幣是時間的朋友。那意思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會增值。如果比特幣所有時間價格都一樣,那我們囤它幹嘛?你更加不會買它,不是嗎?

6、所以,囤任何東西,我們實際上,囤的是它的未來價值。它的未來越大,我們囤得就越堅定。於是,才會有《下車太早只因願景太小》。

7、比特幣領域的貧富差距真的很大嗎?個人持有最多也就萬幣的量級吧,如果你有1個幣,他也就是你的1萬倍。【中本聰的百萬幣其實是死幣,他不能也不敢現身的。】

8、我們看看法幣領域。傑夫·貝佐斯是1000多億美元的財富,假設你有10000美元,他是你的1000萬倍。哪個貧富差距更大?

9、法幣領域貧富差距這麼大,你不是一樣高高興興的用法幣?你起碼應該把法幣拋光,然後再來指責比特幣貧富差距大。很遺憾的是,無論你把法幣換成什麼資產,貧富差距還是很大。你買房子,房產領域貧富差距大嗎?你買股票,股票領域貧富差距大嗎?去天堂吧,那裡比較適合你。

10、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根本問題是自已太窮。哪怕我囤的早,哪怕我囤幣成本低,今天入場的土豪,上來就囤10000幣,我也只能嘆氣。

11、所以啊,歸根到底還是要提升自已賺法幣的能力。

今天就學習到這裡,明天見。

你好,我是幣同學。這是我分享學習的第27天,每天學習進步一點點。

關鍵詞:囤比特幣是儲存,不是定,不是投,不是定投;玩比特幣,只看私鑰;保持匿名,低調囤幣。

2019-6-30 08:30 在我們這裡根本沒有什麼“定投比特幣”,因為既不是投,也不是定。

囤比特幣是儲蓄,所以不是投資。就算定,那也應該叫定存。投資總是有退出的,儲蓄則是不考慮退出的。用投資的思維,自然理解不了囤比特幣。不過無所謂了,也不需要他們理解。隨他們說去吧,囤自已的幣,讓別人無幣可囤。

囤比特幣也不需要定,既不需要定時,也不需要定額。我們儲蓄人民幣是定時定額嗎?如果不是,那麼儲蓄比特幣也不需要定時定額。比較好的做法是有閒錢就存。每獲得一筆收入,就拿出一部分比例,比如10%,存起來。如果這樣做是定時定額,那麼說明我們的收入是定時定額,我們可能需要解決收入不增長且單一來源的問題。

囤比特幣不是定投比特幣,囤比特幣就是囤比特幣。

2019-7-3 19:49 比特幣只看私鑰,不看其它。

比特幣第一次使得我們可以把財富儲存在一串“虛幻的”私鑰字串上,這是革命性的,它意味著人類社會最大的需求之一,每個人都有的儲存財富的需求,其方式發生了重大革新。 比特幣不認法律,也不認任何第三方,或者權威機構認定的所有權。有人覺得這不好,因為只看見弊端,比特幣丟了就丟了,再也找不回,自已承擔所有責任。但我認為,這是革命,這是自由,自已對自已負責的自由,所有的弊端,都是為了獲得自由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這意味著什麼呢?要證明自已是中本聰,拿私鑰來簽名,其它所有的一切都不算。如果中本聰私鑰丟了怎麼辦?他活該,他也必須自已對自已負責!這個系統就是他創造的,所有的規則都是他制定的,他自已也必須遵守。

所以拿不出私鑰,就不要BB,不拿出私鑰,又宣稱自已是中本聰,就是騙子。澳本聰就是騙子。

同樣的道理,你要炫富就亮私鑰,不要扯其它的。無論你是借來的幣,騙來的幣,只要私鑰在你手上,就是你的。拿不出私鑰,就別BB,誰知道那點算力扣掉人工和電費,還能剩下什麼?借錢加槓桿買算力也是可能的。所以,某人跟澳本聰本質一樣,也是個騙子,居然還去diss澳本聰。

這就是遊戲規則,不認同就不要用比特幣。玩比特幣,就要認同這個規則。 我知道肯定有人不同意,不認同這個規則就不能炒幣麼?當然可以,但是將來你有什麼損失,可能就承受不起了。過去一次又一次,很多人就是理解這個規則,血本無歸。

例如:有的人把幣借出去,以為有契約,有借條,法律可以保護你。這只是妄想,法律保護不了你。別人想跑路就跑路,就算被抓了,只要他本人不交出私鑰,你就是沒辦法,殺了他也沒用。還有人囤比特幣,把幣放在交易所。這幣就不是你的,被交易所黑了,將來維權也沒用。那反過來,你借了別人的幣,是不是可以不還。對的,就是可以不還。比特幣的系統只認私鑰。你借了任何其它東西,不還的話,別人都可能再搶回去。只要比特幣,只要你不交,他就搶不回去了。

私鑰決定所有權,這是比特幣相對於其它資產的特殊性。

2019-7-4 07:51 《囤比特幣的鼻祖是中本聰》

很多人懟囤比特幣,理由是不懂投資,沒有退出機制,不考慮盈虧收益,像個傻子一樣。儘管我早就定義的囤比特幣的本質不是投資,也一樣被懟。

今天,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囤比特幣這事,從比特幣上線的那一刻起,就有了一個最早的,也是最大的囤幣者,他就是中本聰。

如果你理解不了比特幣,或者你感到迷茫和不解,你就去看看中本聰的語錄和行為,通常都可以找到答案。

中本聰炒幣嗎?中本聰會考慮退出嗎?中本聰有過所謂的套現嗎?中本聰從持有比特幣的那一天起,除了測試交易,就沒有動過幣。

中本聰還有一個行為,就是始終保持匿名。這也是值得所有囤幣者學習的,尤其是囤幣量大的時候。為什麼?囤幣大戶現身,有很高的風險。這也是我始終讓大家不要到處宣傳比特幣的原因,不要讓周圍的人知道你有比特幣。

如果你真的想囤20年,那你就應該低調。這就是囤幣正確的姿勢,也就是中本聰的姿勢,偷偷的,默默的。任何高調的囤幣行為,哪怕僅僅實名,將來都可能蘊含了巨大的風險。 另外,囤比特幣也要保持平常心,不要到處去鄙視他人,投機炒幣,槓桿期貨,都增加了比特幣的流動性,都是為囤幣服務的,讓我們囤幣更加方便。

保持低調,也包括不要到處樹敵,不要撕逼。聽到diss囤比特幣的言論,實在生氣的不行,也不要撕逼。要心存感激,等他們都看懂了,我們也沒幣可囤了。

今天就學習到這裡,明天見。

關鍵詞:囤比特幣是儲存,不是定,不是投,不是定投;玩比特幣,只看私鑰;保持匿名,低調囤幣。

28期【幣圈人物】 ahr999九神2019年往事13 20210821

00:00

08:18

開啟APP 收聽完整版

你好,我是幣同學。這是我分享學習的第28天,每天學習進步一點點。

關鍵詞:比特幣的稀缺性;九神理解的財富自由及更高層級的自由;只買比特幣,不買其他幣;使用通脹幣,喜歡通縮幣。

2019-7-4 08:16 《你可能並不理解比特幣的稀缺性》

比特幣是極其稀缺的,如果你深刻理解這一點,那麼沒有比特幣,你一定會焦慮的。只有持有比特幣,你才能心安。

首先,全球擁有1個比特幣的人只有70萬人,而且這個人數未來基本不會增加了,這是由資產的分佈特性決定的,永遠是少數人控制大量財富。無論房產、存款、還是其它資產。

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擁有1個比特幣的位置稀缺,你搶到1個位置,別人就少了1個位置。70萬個位置是什麼概念呢?北京就要2000萬人,哪怕比特幣全在北京,30個人也只能有1個位置。所以,比特幣價格高於北京的單套房子,平均1000萬人民幣,只是時間問題。

全球幣圈一共有多少人?我估計有7000萬,也就是說,哪怕在幣圈,100個人也只有1個人能擁有1個比特幣。持有1個比特幣,在幣圈也是百裡挑一。

任何人只要擁有1個比特幣,都是很幸運的事,都是時代的幸運兒。

這同樣意味著,我們每多囤1個比特幣,世界上能夠擁有1比特幣的人,就從此少了1個。也就是說,已經有了1個比特幣的人還在持續不斷的囤,持續不斷的消滅車上的位置,持續不斷的消滅幸運兒的數量。

如果你上過得到上薛兆豐的經濟學課,你是否還記得他有一節課說過,比特幣可以被複制,所以不存在稀缺性。這顯然是不對的。

比特幣的稀缺性是建立在去中心化和抗審查能力之上的,複製了比特幣的程式碼根本沒有意義。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幣,都是複製比特幣的程式碼而誕生的,但他們都沒有獲得比特幣的去中心化和抗審查能力。

所以比特幣的稀缺性,還體現在比特幣是不可複製的。

只有理解這些,你才能理解,為什麼囤幣者會經常做噩夢,夢見比特幣暴漲了。

2019-7-5 10:10 成功被李老師拉黑,感覺很榮耀。今天說說財富自由這事。

財富自由只是個手段,人生的目標顯然不可能是為了財富自由。但是,財富自由卻是必不可少的,越早實現越好。

李老師定義的財富自由標準是,不需要為了金錢出賣自已的時間。我很認同,但是我也有補充,除了不必再出賣時間,我們也不需要為了賺錢不擇手段。

如果你去仔細讀李老師的書,仔細聽李老師的演講,仔細分析流出來的那段錄音,你會發現白紙黑字留下來的東西最嚴謹,也就是書最值得讀。

他的演講有時候會忽悠你,他所有的坑,7BTC以下隨便買,發幣站臺,等等,全是演講,為什麼?因為演講這東西留不下來的,注重的是現場煽動性,但過段時間人們就忘了。所以,他會說9句真話,然後給你挖個坑。

錄音就真的暴露了他的本性。他的價值觀就是賺錢,比如不認同中醫,也買中醫股票。不看好傻逼,但傻逼的共識也是共識,等等。

這也就是為什麼,李老師的話要聽,李老師的幣不要買,這句話流傳這麼廣的原因,因為李老師白紙黑字寫出來的東西絕對值得仔細看。用其它媒介傳播的,尤其是演講,你就要多個心眼了。

其實,財富自由只是手段,是幫助我們實現更高層次自由的手段,例如:思維自由,社交自由,等。所以,有時候財富量並不是關鍵。

如果不能思維自由,社交自由,再有錢也白搭。因為有錢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思維自由就是,可以獨立思考,基於事實、邏輯和價值觀做判斷,敢於挑戰權威。很多人做不到就是因為沒有實現財務自由,混口飯吃,不敢得罪人。但很多人有錢了也做不到,比如:跪舔礦霸那幾位同學,你們自由了嗎?顯然沒有。

社交自由就是,不喜歡的人,可以不交,只跟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財務自由可以省去很多麻煩,因為能用錢擺平,就先用錢,可以儘可能的少求人,就不需要維持很多不必要的人際關係。

2019-7-6 12:38事實上,所有人發的幣,我都不買,除了比特幣,我也沒有針對某個人。 微博朋友圈有多少發幣的、站臺的、喊單的,我雖然不反對,但我從來都不理,不點贊,不轉發,更加不會買。哪怕我尊重很多人,他們的人品都很好,除非自已特別看好,否則不會隨便站臺。但我有選擇的自由,無論人品多好,無論多麼靠譜,我有不買的自由。

很多人私信問我,有沒有群,要不要加某個群,我一概不加。因為,我不需要維持幣圈的人際關係,我有不交往的自由。

為什麼我有敢於說不的自由?因為我知道,我只需要囤比特幣就夠了。其它都是多餘的,都是沒有必要的廢動作。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全部動作都是有效動作,與其做非動作,還不如不動作。

很多人就是操作太多,把自已的幣玩丟了,又不甘心,於是喪心病狂的圈錢,但最終還是找不回來曾經的比特幣的。在我看來,這就是愚蠢,早知道如此,你當初拿住比特幣不動不就行了?還美其名曰,自已很努力。豈不是搞笑。

2019-7-6 15:21有通脹的幣的原因是,法律強制我們使用通脹幣,所以我們留了一點通脹幣用於日常消費,省去一些麻煩,省得每次要消費的時候,去兌換。但這不意味著我喜歡用通脹幣支付,我更喜歡全部是通縮幣,既儲值,也支付。只是目前這麼做,生活會很不方便。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囂

布耕

逃離世界,還能去哪兒

蘿蔔在努力

乙遊之我的ai男友

魔幻現實織夢者

電氣英雄會:民國風雲錄

劍心紅塵

清醒紀

一隻路過的小菜籽

劍斬妖魔,道成萬古

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