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雖然不太流行過各種節日,但老百姓還是會依照習俗來慶祝各個節日。

雖然端午前後正是插秧苗的好時候,但一般端午也都會下龍舟雨,所以人們還是有時間包粽子的,楊家就是趁著端午前一天下大雨沒有上工包的粽子,粽子葉還是之前上山摘筍的時候,看見了順道摘回來的。

楊桃不會包粽子,每次都捏不緊,怎麼學也學不會,浪費了幾張粽子葉後,被她奶奶給趕到了一邊,只能在一旁看著。

家裡包的是花生綠豆紅豆餡的,楊桃還想讓她奶奶包幾個鹹鴨蛋黃的,被她奶奶一頓數落,說鹹鴨蛋是留著插秧改善生活的時候吃的,哪裡能這麼浪費了。被她奶奶好一頓說,楊桃連五花肉餡的提都不敢提了。

哎,在後世碰都不想碰的粽子,在這裡,確讓楊桃無比的想念。

但當炆了兩三個小時的粽子出鍋,楊桃吃了一個,居然也覺得美味無比,還想吃的時候,被陳亦辰給攔下了。

“粽子是糯米做的,難消化,吃一個就好了,晚上餓了,我給你做麵條吃。”為了照顧時不時會餓的楊桃,家裡不僅買了餅乾、糕點這些,還買了不少掛麵。

知道他是為了自已好,楊桃也沒有堅持,雖然她覺得自已再吃一個也不怕,但還是沒有吃了,只說明天早上還要吃粽子。

想著牛棚那邊的人,老的老,弱的弱,上工掙的都不是高工分,幸虧村裡照顧,一年也就勉強能吃飽,肯定沒有餘糧做粽子,奶奶就讓陳亦辰天黑後,給那邊送去幾個,也不多,一人一個,畢竟誰家糧食也不多。而楊家爺爺和奶奶之所以願意對牛棚裡的人照顧,不過是出於對讀書人的敬佩。

以前爺爺在地主家做幫工,給地主兒子當過陪讀,雖然只學了三年,但也讓他比不識字的人懂得多一些,所以爺爺對讀書天然有種嚮往,後面自已的兒女因為生在戰爭年代或國家才新成立,沒有讀書的條件,等孫輩有條件上學了,爺爺都是支援去讀書的。用他的話說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奶奶受他影響,也覺得多讀書好,所以家裡孫輩都是上過學的。楊桃之前押著家裡弟妹一起學習,也得到了爺爺的大力支援。

端午當天,早上依然下大雨,楊桃爹冒著雨穿著蓑衣戴著斗笠去採了艾草、菖蒲回來,把家裡每個門口都插上了艾草、菖蒲,楊桃家各個門口也插了,據說有驅瘟祛毒、驅蚊滅蟲的功效。下午還採了些草藥回來熬水洗澡,據說洗了一年都無病無災,楊桃、大嫂兩個人另外燒了清水,沒有用這個水,主要是懷孕了不敢亂用,怕對肚子裡的孩子有影響。

過了端午節,天氣就漸漸熱了起來,農活也多了起來,耕田插秧的日子也到來了,重活楊桃幹不了,所以還是乾的割草餵豬的活,大嫂想多掙點工分,去了秧田裡拔秧,這個活相當於插秧,會輕鬆些,但比割草肯定累。幹了幾天,又被照顧著安排和楊桃割草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愛你,是我畢生所望

大燕國的方才月輕塵

我家竹馬又又又吃醋了

淇陸

時團團寵日記

蓁的服啦

魔尊在人間,哈哈我以無敵

勇者的胡桃

壞了,這個男人來自傳奇

沐晚清風

我與她的故事我的版本個人自傳

葉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