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遞員騎著腳踏車,推開了院門,手中揮舞著一封厚重的信件。

“張非,你的信!”郵遞員喊道,一臉的笑容似乎在暗示著信件的內容或許能為張非帶來些許好訊息。

張非接過信,看到信封上熟悉而又令人懷念的筆跡,心中頓時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他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目光迅速掃過那工整的字跡。

信是蘇婉兒寄來的,她在信裡詢問張非的近況,並說自已因為父親的病情突然加重不得不突然離開,一時忙得昏了頭,居然忘了每月必須給他打錢的事,對此深表了自已的歉意。

蘇婉兒留下了自已的聯絡方式,讓張非以後有困難一定要打自已的電話,並在信封裡面裝了600塊錢。

讀著蘇婉兒的信,張非的心情由失落轉為驚喜,彷彿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線光明。

他從未想過這位美麗老師竟然還如此記掛著他,關心著他的生活。

這份意外的關懷和幫助讓他的心頭一熱,眼中不自覺地泛起了淚花。

張非回到屋內,靠在牆邊,細細品讀著信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充滿了暖意。

他輕輕地撫摸著信紙,彷彿能感受到蘇婉兒溫柔的氣息。

再次看向那夾在信中的600元錢,他知道這不僅僅是金錢上的援助,更是一份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援。

夜色朦朧中,張非靜靜地坐在窗邊的桌前,手中握著一支筆,思緒萬千。

蘇婉兒的來信就像一場及時雨,既滋潤了他乾涸的心田,也讓他的內心波瀾起伏。

他對蘇婉兒的訊息感到無比激動,她的惦記和關懷如同溫暖的陽光,驅散了他心中的陰霾。

然而,他也不能忽視那因自已無能而生的內疚,這情緒如同一股暗流,在他心底湧動。

張非望著窗外淡淡的月光,內心的掙扎在他的臉上投下了複雜的陰影。

他知道,自已不能只是一個被動接受幫助的人。

他要用自已的雙手改變現狀,不再成為別人的負擔。

在這一刻,他彷彿看到了一條通往未來的道路,雖然遙遠且充滿挑戰,但他決心要一步步堅定地走下去。

在桌上攤開的紙張上,張非開始書寫回信。

他的筆觸輕而有力,儘量讓每個字都顯得自然而不造作。

他在信中輕描淡寫地表達了自已一切都好,感謝蘇老師的關心,同時他也表達了對蘇老師父親的祝福,希望他能早日康復。

儘管他試圖掩飾自已的情緒,但他的真誠和感激之情還是從字裡行間流露出來。

寫完信後,張非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輕鬆與期待。

他知道,這封信不僅僅是對蘇婉兒的回應,更是對自已未來的承諾。

他將信封好,放在桌上最顯眼的位置,彷彿這是他對未來的一個看得見的約定。

時光如同流水,無情地流逝,而張非終於艱難地跋涉過了生命中最為艱苦的一段旅程後,希望的種子在泥土中孕育,漸漸萌發出新生的綠芽,一切似乎都在向著陽光明媚的地方前行。

蘇婉兒在收到張非的回信後,心中的喜悅無以言表。她能感受到信中所透露出的堅韌與不屈,這讓她對張非的敬意和關心更加深厚。

她迅速拿起筆,書寫了回信,字裡行間充滿了鼓勵和支援。她在信中寫道:“張非,生活中難免會有風風雨雨,但請記住,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你都不是孤軍奮戰。我會盡我所能給予你幫助,不要猶豫,隨時與我聯絡。”

這些話如同一股溫暖的春風,吹散了張非心中的迷霧,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張非緊握著蘇婉兒的信件,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激。他知道,自已不能辜負她的期待,更不能辜負自已的夢想。

他的願望變得更加強烈——他要早日實現自給自足,不再成為別人的拖累,用自已的雙手創造屬於自已的天地。

與此同時,另一個一個意外的好訊息傳來——被王濤偷走的板車在警察的努力下找到了,並退還給了張非。

這輛板車不僅是他謀生的工具,更是他自食其力的象徵。它的迴歸,對於張非來說,意義非凡。

隨著板車的歸來,張非胳膊上的傷勢也完全痊癒了。

到了週六,張非安頓好奶奶,便推著板車走街串巷,重新開始之前暫時放下的收廢品工作。

張非收購的廢品包括廢紙、廢舊金屬、啤酒瓶和易拉罐。

每當他收到廢舊金屬、啤酒瓶和易拉罐時,他總是迅速地將它們整理乾淨,然後毫不猶豫地打包出售給回收站。

這些物品雖然重量較大,但處理起來相對簡單,也能為他帶來穩定的收入。

然而,當遇到廢紙,尤其是廢書本時,張非的處理方式就大不相同了。

他總是格外小心地甄別每一本書,因為這些書中不僅可能包含著高年級的課本,讓他有機會提前預習,還可能夾雜著一些被不識貨的人無意間賣掉的好書。

對於那些破損不堪、泛黃的舊教材,他會仔細地檢查,看是否有助於自已的學習。

而那些意外發現的寶貝——無論是文學作品、歷史讀物還是科普書籍——他都會小心翼翼地挑選出來,像發現寶藏一樣珍貴。

在微弱的燈光下,張非會一本本地翻看這些書籍,試圖從中尋找知識的精華。

他的屋子裡堆滿了這些經過精挑細選的書本,牆壁上貼著他自已製作的學習計劃和知識要點。

儘管這些書籍有的邊角已經磨損,封面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澤,但在張非看來,這些都是通往知識殿堂的鑰匙。

有時,張非還會在這些廢書本中發現一些手抄的筆記或者前人留下的批註,這些對他來說更是難得的學習資料。

他會認真地閱讀每一條筆記,嘗試理解前人的思考過程,以此來豐富自已的學習內容。

透過這種方式,張非不僅為自已的學習找到了寶貴的資源,也使得自已的生活更加充實。

每當夜深人靜,別人沉浸在夢鄉時,張非還在燈下孜孜不倦地閱讀和學習。

他知道,這些書本是他通向未來的階梯,每多讀一本書,他就離自已的夢想更近一步。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纏繞著的過去與未來

玄桐木生

青瓦牆,紅樓門

文柒

沙雕倉鼠一家

薛鹹魚

吾生之途

鬼門橋的滕戣

查理九世:穿越冒險

十夜朝

開局我撿到秘籍走上無敵

阿文想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