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田一郎嘆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心情端起茶杯,輕輕的吸溜了一口,這才慢悠悠的放下來,動作很是優雅,不過漆黑的臉龐加上那陰鷙的眼神,還是讓幾個下屬都不敢大喘氣。

“諸君,你我皆是千里迢迢,乘風破浪受盡苦難的來到這片土地,為的就是將來能夠更好的統治這片土地,為的就是向天皇陛下盡忠。如今伊藤君等慘遭不幸,為天皇玉碎,我們絕對不能讓他們白死了,帝國的勇士絕對不能就這麼不明不白的任人殘害。這一次一定要兇手付出代價,否則,我帝國的顏面何存!”

眾人不敢搭話,只得重重的點頭致意:“嗨咦!”

東洋公使館這裡殺氣騰騰,紛紛譴責兇手的殘暴。他們甚至都開始計劃,如何藉助這件事向大清索要錢財,土地和特權。而罪魁禍首這個時候還在街上漫無目的的遊蕩。

身後的小寇子見主子興致缺缺,壯著膽子小聲的問道:“主子,您累了?”

載湉搖搖頭:“不累,就是無趣!無趣你懂吧?”

無趣,小寇子當然懂。他知道主子在宮裡過得不好,無權無勢,衣食住行都被人監視著,沒有一丁點的自由,連侍寢的妃子都被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主子要不奴才領您去開心的地方,樂呵樂呵?雖說那些地方都是晚上才營業,只要能找到地兒,她們不開門都不行,奴才去砸門,在砸點銀子下去,總有姑娘願意掙這個錢!”

載湉回頭白了小寇子一眼,輕輕的搖搖頭:“現在那還有啥樂呵的地方啊?你看看,這世道都快崩了,當政者苟且偷生,百姓忍辱偷生,都在求活,誰還能自在逍遙!”

聽著主子的話,小寇子一噎,尷尬的撓了撓頭,恨不得給自已兩個嘴巴子,他還以為主子是沒見著美人,才心情煩躁的,沒成想主子還是那個憂國憂民的主子,心裡裝著這個破敗不堪的國家!

“主子,奴才,,奴才多嘴了!”

“行了,回去吧!回去歇著了,出來一趟,也沒啥收穫,也沒啥看的。”

“哎,這就回了!”

話音剛落下,小寇子眼疾手快的拖著載湉就往一旁的巷子裡鑽。這下把還在神遊的載湉給整清醒了。

“幹啥呢,你他媽瘋了吧,老子自已會走!”

小寇子顧不得許多,一邊拖著載湉,一邊急切的小聲唸叨:“主子,避著點,快,,,前面有人來了!”

載湉狠狠的摔開小寇子的手:“什麼人,老子一國之君,還他媽怕見人啊!”

小寇子:“主子,快,進巷子裡,咱們偷跑出來的,偷跑出來的!被抓到要脫一層皮!”

聽著小寇子的話,載湉這才回過神,跟著小寇子的屁股,麻利的往一旁的巷子裡衝。出來浪了這麼一會,他都忘了自已是個籠中鳥。

“操,你他媽不早說,誰來了?”

“主子,奴才剛剛看到醇親王的儀仗了。”

“醇親王誰啊?跟咱們是不是一夥的?有沒有發現咱們?”

“主子,這醇親王就是醇親王啊!就是,,,”

聽著主子的問詢,小寇子一下也被問懵了,他都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載湉回過神來也有些哭笑不得,自已這是問了個啥弱智問題啊!自已連醇親王都不知道了。還好就一個小太監在這裡,要是在宮裡,自已不認識醇親王,估計會被人綁在十字架上招魂!

還不等兩人鑽進巷子,一群侍衛就圍了上來,堵住了去路,載湉見狀,拉住小寇子,停留在原地,捂著額頭不停的搖頭!

“得,別跑了,估計人家早就看到咱們了!你說你,是不是眼瞎啊,這麼晚才發現遇到了熟人!”

“主子,不怪奴才啊,奴才剛剛不是在跟您說話解悶,沒注意觀察!”

“哦,那你的意思就是怪老子咯?”

“不敢,奴才不敢!”

二人還在拌嘴,一個高大威猛的侍衛,慢慢的走了過來,一句話都沒說,如鷹般的目光不停的打量著載湉,又不停的打量著小寇子,片刻後麻利的行了一個禮,還是一句話都沒說,起身就往後跑。

沒一會,一個穿著朝服,騎著高頭大馬的小孩,在侍衛的帶領下,擠進包圍圈。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

“臣,參見,,,”

還不等他行完禮,載湉就連忙制止:“行了行了,別聲張!讓這些人退下吧!”

醇親王載灃左右打量了一下,心裡大概有個底了,他也知道人多眼雜,有些事不能太高調。

“嗻!”

起身朝一旁的侍衛耳語幾句,侍衛倒也麻利,各自散開,遠遠的把幾人護衛在中間,待眾人散開,載湉才好好的打量了一下這個醇親王。他記憶裡倒是有這個醇親王,不過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原身見過幾次,他不記得。畢竟一個在深宮,一個在宮外,想要見面,機會不多。主要是醇親王還年幼,並沒有掛實職,沒機會上朝參政。

此時的醇親王不過八九歲的年紀,約摸有個一米二三的身高,身穿朝服,活像電影裡的小殭屍,倒是有些呆萌。年紀雖然小了些,舉手投足之間,還帶著些英武。一個人的身份地位到了一定的高度,好像年紀啥的,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醇親王載灃的父親是奕譞。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咸豐帝的弟弟。在辛酉政變中,他協助慈禧太后奪權,此後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同治帝去世後,奕譞支援慈禧太后立光緒帝為帝,這個時候他不支援也沒辦法了,太后掌權,同治病逝後,太后大手一揮,就將他的第二子載湉給搶了過來,說是過繼給咸豐。光緒帝登基後,奕譞被加封為醇親王。

奕譞在政治上較為保守,他反對洋務運動和維新變法。在光緒帝推行變法時,他曾多次上疏表示反對。此外,他還負責管理海軍事務,但因挪用海軍經費為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而受到詬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渡劫失敗的我只能回大明當王爺

十七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