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時間的比拼。

雖然透過零點炸彈,在機械文明外部陣列上,空出了老大一片空曠區域。

致使距離最近的殲滅者,也足足有50光秒遠。

這個距離,算上加速所消耗的時間,以及透過所需要的時間,怎麼也得20分鐘的樣子。

當然了,再加上四支軍團在周圍攔截,這個時間應該可以進一步延長到1小時左右。

但同樣的,想在無數殲滅者圍攏過來之前,從正面前開啟突破口,推進至少20光秒的距離。

同樣也不是個容易事。

這意味著,至少要在前方打出一片縱深30光秒的區域,才能確保成功將一艘戰艦送過去,並有足夠時間讓其引爆第二枚零點炸彈。

因此,除了四支軍團負責攔截外,江星辰將手中兩支戰力最強的軍團,即第一軍團以及直屬軍團,給佈置在了前方,用於快速突破。

不單單是如此。

開拓艦隊在這裡的七艘戰星,同樣也被集中起來,放在了前方使用。

如此一來,用於前方突破的,就有兩支軍團六萬艘戰艦,以及七艘聯邦戰星。

這是一股十分強大的突擊力量。

之前也有說過,從開天號開始,聯邦所建造的戰星都應用了一種全新技術。

即多層空間護盾技術。

如同套娃一般,一層又一層,構建出了三道空間防禦。

實際上,簡單來說,那就是...

在戰星上同時搭載了三套空間護盾體系,然後透過特殊的技術,消除了其之間互相干擾的問題,使其可以同時存在。

最關鍵的是,每一套空間護盾系統,都搭配了一套獨立的多核心零點模組系統來進行功能。

因此,即便第一道空間護盾被打破,第二道空間護盾依舊有百分百的完整度,可以繼續進行防禦。

即便是第三套空間護盾也被打破了,但這時候第一道空間護盾靠著多核心的零點能源模組系統,也已經恢復了不少,足以再次開啟。

除非是碰上持續特性的攻擊,且威力足夠巨大,才有能幹掉這新一代的戰星。

當然了,要是幾十上百萬的戰星,同時集火,且全部命中的話,也是有可能瞬間打爆三層護盾,並最終擊毀戰星的。

所以,戰星雖然足夠強大,卻也不是無敵的。

並不能用戰星無腦去莽。

------

很快,戰鬥便已經打響了。

作為開場白,自然是七艘戰星上所應用的空間壓縮炮。

雖然盤古II型上也應用了空間壓縮炮為主炮來使用。

但兩者是不同的。

戰星上所裝備的是四套代號為KYS-3000的空間壓縮炮,其射程可以達到20光秒以上,並且每一級可以覆蓋半徑3000米的球形區域。

因此也被稱為三千米級空間壓縮炮。

而盤古II型受限於能量問題,其所裝備的僅僅只是一套代號為KYS-300的空間壓縮炮。

簡單來說吧,就是...

閹割版!

射程被壓縮到了12光秒,作為範圍也被壓縮到了半徑300米。

除此之外,威力也要小了很多。

此刻,七艘戰星,二十八門三千米級的空間壓縮炮,已經開始開火了。

別看只有半徑三千米,好像打擊範圍很小的樣子。

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舉個例子,如果海面下突然有大量海水消失。

嗯,就是那種平白無故的消失,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想明白這一點,就可以理解,空間壓縮炮真正強大的地方,在於二次傷害。

也許威力比直接傷害要小很多,但這個範圍...

再加上殲滅者這種玩意,別說是空間護盾了,就是能量護盾都沒有。

所以,空間壓縮炮的二次傷害,已經足以對其形成致命威脅。

唯一的缺點就是,攻擊間隔比較長,在每一次攻擊之後,都要花費五分鐘的時間,重新填充足夠的能量之後,才能開始第二輪攻擊。

在這點上,盤古II型的表現就好一些。

畢竟只是閹割版本的,而且只安裝了一套系統。

雖然比起普通武器來,攻擊速度依然慢不少,但20秒左右就可以再次發射了。

所以說,盤古II型上的這種閹割版,更適合中距離的艦隊炮戰。

而戰星這種,更多是用做戰術級的攻擊來使用。

畢竟,如果不是有特殊需要,誰會整天將旗艦頂在艦隊陣列的最前方?

------

沒有爆炸,也看不到肆虐的能量。

僅僅只是空間層面上的壓縮。

所有位於其中的殲滅者,肉眼可見地開始凹陷,不斷地凹陷。

直至最終,變成了一個個實心的金屬球體。

當然了,這只是第一次傷害,三千米的半徑並不會覆蓋太多敵人,基本都是個位數。

但很快,二次傷害開始了。

由於空間內突然缺失了一大塊,就如同海水一般,周圍的空間開始對其進行了填補行動。

還是那種近乎瘋狂的填補。

在這種情況下,無數的空間亂流瞬間產生,在更大範圍內不斷肆虐著其他殲滅者。

最終,每一發空間壓縮炮,都能造成上萬公里左右的二次傷害範圍。

而剛才七艘戰星一共打出了二十八發,這樣的攻擊...

可想而知,有多少殲滅者在這一波攻擊中被摧毀了。

“戰星後退,空間壓縮炮重新充能。”

“第一軍團向兩翼散開,全炮位開放,護住直屬軍團外圍。”

“告訴上官凝雪,五分鐘內必須給我撕開一個缺口!”

隨著第一波空間壓縮炮的打擊完成。

艦橋內,江星辰下達了推進命令!

而作為推進的主力,正是開拓艦隊麾下,司令部的直屬軍團。

也許戰艦配置上,直屬軍團與第一軍團沒有區別。

但是...

士兵的精銳程度,那是完全不同的。

作為開拓艦隊麾下,最為強大的軍團,直屬軍團從不吸收新兵,而是從其他各軍團內,以選拔的方式來補充兵力。

可以說,能進入直屬軍團的聯邦士兵,都是其他各軍團內的精銳老兵。

無論是對於戰艦的操控、運轉效率,又或是艦長以及艦橋組人員的精英程度,那絕對是整個開拓艦隊中,最為優秀的。

要知道,一艘戰艦能表現出多強大的戰力,除了戰艦本身的效能之外...

最為重要的,便是艦長以及艦橋組成員了。

當然了,其餘各崗位計程車兵,也是可以可以決定一部分戰力體現的,只是沒有艦長以及艦橋組的影響那麼大而已。

而指數艦隊每一艘戰艦上,從士兵到艦橋組,再到艦長。

全都是最優秀的。

因此,如果以開拓艦隊下的常規艦隊戰力,作為計量單位的話...

直屬艦隊的戰力,應該可以達到的區域。

活生生將整個艦隊戰力,給拔高了三至四成。

這是一個十分恐怖的事情。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投影:我能帶給世界超凡!

暴富阿宅

界道而行

邢飛

末世開局獲得萬魂幡,先收前女友

師父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逆轉星斗

我喝酒不喝水

全球進化,我每週克隆一個新異能

半紙人生曉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