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號上雖然進行了改裝,並融入了大量空間科技。

但說到底,它並不是專門為空間科技而設計的,只能算是一種臨時措施。

畢竟,全聯邦就這麼一艘戰星,作為聯邦的最強戰力,總不能說讓他直接退役吧?

不過,自從太陽系被解放,舊聯邦第一學院的大量精英加入後。

新聯邦也是開始了自己的戰星計劃。

為此,劉峰專門設計了新一代的戰星平臺。

並且,以這個全新平臺為基礎,再次設計了兩艘戰星。

分別是開天號以及闢地號。

此次,林凡所要接手的,便是這艘已經下線的開天號了。

至於闢地號,因為是在設計完開天號,並開始生產後,才設計的。

所以,闢地號上生產線的時間,比開天號要晚兩年,此刻依舊還在建造中。

如果要說這兩艘戰星有什麼缺點的話...

那就是空間存擴張術了。

畢竟,這個技術是沉宇浩在開發天穹機甲時所攻破的,而這個時候開天號已經接近建造完成,就連闢地號都造了一大半。

顯然,都快完工的開天號,已經不可能進行重新設計了。

別說開天號不行,就是闢地號都不可能。

因此,劉峰只能在設計下一代戰星時,再將這個技術運用進去。

同樣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開天闢地兩艘戰星的體型,才會這麼大。

劉峰曾開玩笑地說過。

當下一代戰星設計出來後,因為空間擴張以及空間儲存技術的應用,戰星的大小甚至可能會比祝融級還要小。

倒是,但從外觀看,那就純純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貨色了。

總而言之。

雖然缺乏了那兩項技術,但開天號的戰力評估,依舊是星辰號的一倍以上。

而最關鍵的...

則是防禦力。

在開天闢地兩艘戰星上,劉峰應用了中央科學院的一種最新技術。

即多層空間護盾技術。

舉個例子。

無論是能量護盾,還是現在的空間護盾。

始終都無法逃脫一個定律。

那就是...

一旦能源供應不上,護盾便會崩潰。

當然了,護盾崩潰也可以重新建立護盾。

但這不是立刻就能做到的。

說得簡單易懂一些的話,空間護盾激發器,就像是母星時代燃油汽車上的電瓶。

當護盾受到攻擊時,作為抵禦攻擊的代價,護盾激發器內的能量就會快速消耗。

但在消耗的同時,戰艦上的能源也會不間斷地,將能量輸入這個護盾激發器內。

不過,這個輸入量的大小,並不是沒有限制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持續遭到攻擊時,護盾完整度就會不斷下降。

其實這所謂的護盾完整度,說的就是護盾發射器內的殘餘能量。

如果抵禦攻擊所消耗的能量,比輸入的能量小,那麼就會出現前一秒護盾完整度下降,後一秒又補滿的情況。

但反過來,如果這個能量消耗大於輸入能量的話。

而一旦護盾激發器內的能量徹底被抽空,空間護盾自然也就崩潰了。

所以,護盾崩潰並不代表護盾激發裝置損壞,只是裡面的能量被耗盡了。

那麼,立刻重啟護盾?

很抱歉,啟動空間護盾時,將會瞬間消耗護盾激發器內大約10%的能量。

換句話說,這時候的護盾激發器,就如同母星時代燃油汽車的電瓶,處在虧電狀態上。

必須持續為其輸入能源,直至達到了啟動護盾的標準值後才可以。

所以,當時就有人提出過一個方案。

是否可以用複數的護盾,進行交替使用呢?

答桉是可以的,但在當時卻做不到。

因為,如果想要採用這個方法,就必須同時開啟兩道護盾。

畢竟,你不可能等一道護盾崩潰後,採取開啟第二道護盾。

這樣做的話,你能確保安全嗎?

不,確保不了。

因為很可能一道攻擊在打崩第一道護盾時,參與的能量繼續向前推進,直至轟擊在了戰艦上。

這一瞬間,你根本來不及開啟第二道護盾。

那麼,就兩道護盾一起開啟?

這就很抱歉了,經過中央科學院的嘗試,兩道空間護盾同時開啟的話,就出現相互干擾的情況,根本辦不到。

如果兩道護盾無法同時開啟,就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這一方案被擱置了。

不過,後來在楚妍希的帶領下,確實找到了一個方法,來解決空間護盾之間的干擾問題,最終成功實現了多層空間護盾的技術。

便是這一技術,被劉峰應用到了,這兩艘全新的戰星上。

不單單是如此,劉峰在設計開天闢地這兩艘戰星時,還設計了一套全新的能量方案。

分散式獨立能源系統。

以開天號為例,其艦上並非只有一套能源系統,而是四套。

其中一套為單核心的零點能源模組系統,專門為戰星上所需要的常規裝置進行供能。

剩餘的三套,均為三核心的零點能源模組同步供能系統,分別為戰艦上的武器系統,以及兩套空間護盾激發裝置功能。

因此,曾經那種艦長在艦橋內大喊,關閉所有非必要系統,將能源集中供給護盾的事情...

不會再發生了。

不過,這樣的設計並非沒有缺點。

在開天號上,四套能源系統加起來,足足需要十個零點能源模組。

更別說,戰艦上通常還需要攜帶相同數量的零點能源模組,作為備用。

所以,這種設計方案,普通戰艦是不可能使用的。

畢竟,如今聯邦一年的零點能源模組產量,大概也就是5000個。

這要所有戰艦都那麼奢侈的話,總不見得聯邦一年只造幾百艘盤古級戰艦?

所以,這注定了,只能在少量戰艦上,難道奢侈一把。

比如...

作為聯邦的門面...

戰星!

而除了全新的防禦系統外,開天號的武器系統,也同樣是十分豐富。

除了目前已經應用在星辰號,以及盤古級戰艦上的空間穿透與空間切割外。

開天號上還裝備了四套代號為KYS-3000的全新武器。

內部代號KYS-3000,三千米級空間壓縮炮。

什麼叫空間壓縮炮?

實際上,空間壓縮炮與聯邦的重力炸彈是存在一定關係的。

重力炸彈的原理,原本就是透過模擬空間壓縮,從而導致衝力分佈的不均勻現象,以此產生巨大的撕扯效果。

雖然,重力炸彈並非五階文明的空間科技,但其所使用的技術,卻是被稱之為空間壓縮的雛形。

而這個三千米級的空間壓縮炮,便是真正利用空間科技,而非模擬的手段,來達成這一切。

當然了,這個技術剛剛被初步應用,目前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也就是三千米這樣的小範圍空間壓縮。

並且,還無法進一步達到空間撕扯的效果。

雖然範圍上,比起重力炸彈來要小了太多太多。

但是,這玩意可以和普通艦炮一樣,快速且連續發射啊。

而且,據說中央科學院現在正對空間壓縮技術,進行進一步的深耕,準備打造出一種,純粹以空間科技為基礎的全新大殺器。

以此來替代,聯邦目前所使用的重力炸彈。

畢竟,重力炸彈雖然威力大,範圍也大,但無論是製造還是使用...

都有著不小的限制。

至於說,林凡在接手開天號之後,星辰號要怎麼處理。

這一點,實際上聯邦內部還沒最後定論。

你說讓他繼續服役吧,實際上這艘戰星對付四階文明肯定是沒問題的,但如果遭遇五階文明的話,那還是問題挺大的。

畢竟這貨最初就不是為了五階文明戰爭而設計的。

可你要說,既然已經有了快四百多年的艦齡,而且也不適應真正的五階文明戰爭,那乾脆就退役吧...

但就目前來說,星辰號好歹也是一個很強的戰鬥力。

至少...

比起盤古級戰艦要強多了吧?

所以,退役似乎也同樣不合適。

最後,有人提出,乾脆將星辰號改裝成一個星際博物館吧。

畢竟,這是一艘貫穿了整個聯邦重新崛起的戰艦,對於人類來說意義十分重大。

讓他繼續服役,萬一哪天真遭遇五階文明,最後被擊毀了,這就有些太可惜了。

那倒不如讓星辰號激流勇退,改造成星際博物館,供後世所有人類參觀。

雖說吧,這個建議得到了很多的贊同。

但究竟要怎麼處理,目前仍然還沒最終確定下來。

------

艦橋中。

所有艦橋組成員已全部離開。

只剩下了江星辰與傅婉婷兩人。

好歹是陪伴了自己幾乎整個軍事生涯,幾十年下來後,江星辰對於這艘戰星,還是有著濃厚感情的。

“司令,該走了!”

“嗯,你先去吧,讓我最後再待一會。”

“是...司令!”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守橋人

一個新人小說家

原神:姐雷電將軍但空間屬性

天神阿貝爾

這些西幻領主點不一樣

玉霧雲海

沒有金手指

昕昕相同

本命非凡

空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