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在姐妹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如今剪紙的樣式已經有很多種分類了。

她們的技法也更加嫻熟。

林語溪挑選了自已需要的字樣分類歸納以後,便讓林大山熬了一些漿糊。

這是她目前能借助的最好的方法了。

之前打算用水打溼剪紙貼於瓜果表面,但幹了容易掉。

漿糊雖然也容易掉,不過永續性比水要好一些的。

這種細緻的活兒就勞煩家裡的女性幫忙完成了。

每人負責一壟,後面字樣若是有掉落不見的,也方便及時再補上。

兩三天一巡查,隨著西瓜和茄子的長勢越來越大,晚上也需要人來守著。

除了防止被人為破壞,也需要防止山裡的小動物。

守夜人選是從村子裡尋找的。

林語溪和爺爺商量以後,決定請靠近山腳住著的堂叔林弘。

說起這堂叔,也是多番磨難的,父母去世的早,家裡就只有他一個獨苗。

好不容易在親戚朋友的幫襯下娶了親。

誰知堂嬸產後身體不適,孩子剛滿一歲她也去世了。

留下父子二人,這一晃已經十多年了。

含辛茹苦把兒子林福全拉扯大,現在就想著多掙幾個錢,給兒子娶妻生子。

也算給老林家留後了。

平日裡,只要有活,不管工錢如何,父子倆都願意幹。

有拿糧食抵工錢的,他們也接受,不管咋樣,總比餓死強。

也會遇到那種周扒皮僱主,都是極少數的。

林語溪給開的工錢是20文一天,比鎮上的活兒多了5文。

兩人都請,都是20文一天。

想著山腳下呢,安全也得有保障,他們還給搭建了一個休息的棚子。

風吹雨打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白天就是偶爾給地裡澆澆水,也不用天天澆,十天半月的澆一次就行了。

主要就是看看貼紙有沒有掉落,及時的補上。

要是發現有那種結著結著就開始枯萎了的瓜,摘掉它。

免得浪費植物的營養。

伙食他們暫時不管,自已回家做著吃。

但是林弘怕他們離開以後有人來偷採,父子倆都是換著回家去做飯的。

晚上守夜也是輪崗。

不過他們對外界可沒說林家給開的20文一天,只說兩個人一共是20文。

這也是林語溪給他們提醒的,本來就是好意拉扯堂叔一家的。

要是其他人知道了,那不得天天來家裡煩他們。

她幫人也是有原則的,本家這位堂叔和堂哥人品還是很不錯的。

有時候從鎮上做工回來,還會給她帶點小零嘴呢。

這都是情誼,她要學會知恩圖報的。

在她想著怎麼打造口碑的同時,林老頭也和里正林泰確定了最終的修房意向。

就在原址上擴建,也有看好的一處,但要價太過離譜。

自已又不是冤大頭,也不是非住不可。

青磚瓦房太過打眼,不是林語溪不想,是她現在的能力怕護不住。

以後可以在縣城裡買房,老家這裡就修的結實一些,稍微的比村裡人好一些就可以了。

於是他們決定修個四進的房子,家裡人多,還要考慮客房等等。

新房的面積比原來的房子大了兩倍,已經辦理完一切手續。

林語溪也提了建議,她想在房間和院子裡鋪上青磚。

外表不能華麗,那內在總可以吧。

打掃起來也更方便呀。

擴建的土地面積是屬於村裡共有的,一共花了20兩。

至於怎麼決定這筆錢的使用,那是族老和里正他們考慮的問題 。

訂購好了所需的修建材料,他們就拜託林泰幫忙在村裡招工。

偷奸耍滑,好吃懶做,品德不行等,一律不要。

工錢一天是15文,包一頓午飯,只能在現場吃,要是發現誰偷偷帶回家了,那就不用來上工了。

她花錢是請人來做工的,不是幫忙養孩子的。

一天工作四個時辰,中午吃飯帶休息一個時辰,晚上6點就放工了。

還請了幾個信得過的嬸嬸來幫助煮飯。

都是粗茶淡飯,只要不浪費,管飽吃足。

隔三四天會加一次葷菜,那豬肉一塊一塊的,切的也實誠。

期間也遇到有人鬧事,林語溪直接就解僱了,她就是這樣的性子。

這個時候別提什麼一個村的,七大姑八大姨什麼的,那都不好使。

忍氣吞聲不是她的性格。

還有新房要配置的傢俱,這也得抓緊安排起來。

像那些大件,比如床啊,櫃子啊,就去鎮上鋪子買。

小物件,桌椅板凳的,就找村裡會木工的家裡來幫忙打造。

他們找的是當初來家裡喊大人說溪兒暈倒了的那戶人家。

那孩子叫林狗蛋,大名林恆毅,他爺爺和他爹都是木工,到他這裡,打小就是個皮猴子坐不住。

一點也不想子承父業。

後來送去了學堂,想著認幾個字,將來也好去給人家酒樓什麼的當個管事。

沒仔細介紹過村裡的學堂,這是一個老秀才自已開辦的。

一年束脩是一兩銀子,比鎮上和縣城裡少多了。

但是能讀得起的人家還是不多的,也就是林家能一口氣讓四個孩子都去讀書。

其他的人家都是送去學習個一兩年,不至於當個睜眼瞎就考慮別的方面了。

遇到那種有天分的,老秀才也會登門拜訪,給分析一二。

聽說他當年原本是可以做官走仕途的,但是為人太過剛直,不得上司喜歡,後來就回鄉下當起了教書先生。

這些年經歷過生活的種種磨難和打壓,人也改變了不少,不過依舊是忠直之人。

若有機會,她還是挺想見識見識這位秀才公的。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誤入祈途

竊藍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