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寺離都城並不十分遠,以千里馬的腳力,不到半個時辰,面前的景色豁然開朗。

乾淨整潔的石板一路鋪到寬大的階梯下,而這上百階梯盡頭,一座香菸繚繞,赭黃牆壁的莊嚴寺廟映入了眼簾。

拾階而上,不過多久,一派恢弘的願景出現在眼前。

連片的黃牆青瓦堆疊圈劃出偌大一塊平地,佛寺門前那兩尊相對而立的韋陀菩薩更是威武不凡。

寺門大開,入目便是一尊臥坐佛臺的彌勒大佛,體胖腹大,笑口常開,彷彿閱遍世間一切樂事。

並沒有將一眾屬下帶上寺中,裴妙德自恃武功,同樣也是以佛子的身份想先去寺中,看看這千佛寺可當真有傳聞中那麼不堪入目。

聽見有香客上山的動靜,門前那兩位迎客僧登時心中一喜,一左一右從山門迎過來。

如今的裴妙德,因為掩飾功法的異樣,已經留了一頭飄逸的長髮,看上去與尋常山上的香客並無甚麼兩樣。

知客僧也沒往別處去想。

“這位善信看起來頗為面生,可是第一次來鄙寺燒香拜佛?”

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裴妙德這一身衣裝用料考究,都是宮中賜下的雲錦織成,光是巴掌大的一片就價值十金。

和尚看得仔細,心裡已經把裴妙德和朝中貴人畫上了等號,不由更加熱忱起來。

“在下一貫公務繁忙,奈何家慈素來喜歡唸叨,非要在下來寺中替她禮敬佛祖,不知大師父可否行個方便。”

裴妙德這句話倒也沒有說錯。

他與雲瑤成婚五年,至今還沒有子嗣,善音王后對此也多有怨言。

只是這種事並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裴妙德和雲瑤都是內景期的修士,本元根固,再加上人妖殊途,想要順利地誕下子嗣,何其之難也。

雲瑤雖有影響人認知的辦法,可宮中人多眼雜,又哪能面面俱到,只得每次善音王后嘮叨的時候再給她下暗示,讓她潛意識忽略這個話題。

“令慈這樣宅心仁厚的善信,日後定會有福報,閣下年紀輕輕便可以身居高位,足以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能夠當上知客僧,一張嘴皮子多利索,三兩句隱隱就有勸導裴妙德向佛的意思。

關鍵是還說的不露痕跡,讓人聽起來很是舒服。

“施主請往這邊。”

和尚見裴妙德並未動色,也不曾氣餒,很是自然地岔開話題。

隨二人邁過門檻,鼎盛的香火讓整座寺廟都被濛濛白煙繚繞,更顯得如同高坐雲端。

與一路上所見人煙罕渺不同,尚未到辰時,已有三五成群的香客拾階而上。

翁媼,婦孺,文士,行商,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手裡持著幾炷點燃的線香,每五步一拜,口中還虔誠地讚頌佛尊。

陪同裴妙德的這位知客僧顯然是寺中名人,無論是誰遇上他,都會熱情地上前打個招呼,那知客僧也會停下腳步,同樣熟絡地攀談上幾句。

“小僧常周,尚未問過施主貴姓,倒是怠慢了貴客。”

又送走幾位相識的香客,常周和尚兀的好似想起來什麼,饒有歉意地對裴妙德說道。

“無妨,免貴姓裴,過去也曾在寺廟中清修過一段時日。”

“常周師兄與眾生見善,懷菩薩熱忱,又何來怠慢一說?”

面前這位常周法師,無論是待人接物,亦或與香客排難解惑,都做的面面俱到,就連衣不蔽體的窮人也都一視同仁,倒是也傳聞中描述的那般男盜女娼不甚相符。

“可真是佛子當面?!”

裴可是國姓,出家為僧又還俗的更是少數,常周和尚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那位佛陀轉生的三王子。

此人也是博聞強記之輩,對那日佛陀降生之日,自然是印象深刻。

就連他已經圓寂的師父,當初也是為無妄禪師出手助拳之人,以一己之力獨戰神通大妖,最後還得以全身而退。

“佛子降世渡人,普化眾生,乃是大毅力大宏願之舉,小僧萬萬不敢當這一聲師兄。”

常周法師誦了一聲佛號,對待裴妙德的態度更加恭敬。

“香客是人,和尚是人,佛子也是人,何來尊卑之別,若是得以破開心中迷障,放下心中執念,屆時人人都是地上真佛,法師,你著相了。”

裴妙德看著一下子彷彿變了一個人的常周法師,端是有一些無奈。

“小僧謹記佛子教誨。”

常周法師嘴上雖這麼說著,可是態度卻沒有轉變絲毫。

不多時,佛子蒞臨千佛寺的訊息在僧眾間傳開,就連如今的方丈常穆法師也坐不住,端是彬彬有禮地將人請到方丈待客的雅間,與眾師兄弟親自迎接佛子。

“閒話也就免了,本官此番前來,並非是以三葬和尚之身份,而是以朝廷命官,慎妖司主事的身份,諸位要是想攀拉交情,還請等本官例行公事罷。”

眼見事情鬧大了,裴妙德索性也不遮掩自己的身份了。

“佛子,裴大人若有疑惑,還請但說無妨,出家人不打誑語,若真是我千佛寺僧眾種下惡果,老衲願與之承擔一樣的過錯。”

常穆法師看上去頗為坦蕩。

“妙德請教法師,不知貴寺送子觀音靈驗一說從何而來,可是有不安分的僧人假借菩薩之名,行那破犯戒律之事?”

裴妙德也不打馬虎眼,直接開門見山地問道。

幾位鬚髮俱白的老和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交流過一番,常穆法師這才又說道。

“好叫大人曉得,寺中和尚大多清修,除去武僧,更是連葷腥禽肉都不沾一點,又豈會犯了色戒這樣的大過。”

“不過送子一事,卻也為真,若是外人在或許老衲還會打些馬虎,既是佛子當面,老衲又有什麼事情是不能說的?”

常穆和尚先是否認了羅漢送子的傳聞,接著開口卻是道出寺中一樁秘辛。

“鄙寺的香火皆因送子靈驗而起,並非寺中僧人修惡果,而是師尊坐化前曾留下一件祭器,喚作蓮花池,每三載結子一百單八顆,有多子多福之功用。”

------題外話------

第二更完成,繼續碼字~求訂閱,求月票!

7017k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成為修仙者

崎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