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張文從小到大成績就很一般,別人在苦讀的時候,他在玩耍,別人在備考的時候,他在吃雞,別人在上補習班的時候,他拿著錢帶著同學到夜市擼串。

回校拿成績這天,班裡亂哄哄全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的同學討論去向的聲音。

全班沒有同學不羨慕他過的多姿多彩,同桌小胖子萬紹江叼著根野草搖頭晃腦的說:“文子這輩子過的真是值了。”

同學們鬨堂大笑,只有張文追著小胖子滿教室竄。

“怎麼說話的?我才十八歲,我就一輩子了?你小子找揍是吧。”張文的匪氣從來都不隱藏,許多同齡人對他這種行事作風都很是崇尚,但是自已又不敢,照著做都偷感十足。

就這樣一個可以算是不學無術的人,還是考上了大學,雖然不是985也不是211,但是就現在的就業情況,只要不讀研讀博,在大家都沒有家庭背景的前提下,從哪個學校畢業真心區別不大。

班上有幾個成績非常拔尖的同學非常看不上張文這種社會性十足的作態,推著眼鏡目不斜視的從這群人身邊經過,高傲得像只孔雀。

張文用手肘拐了拐小胖子,下巴仰了一下指向幾個學霸出去的方向,眼神詢問怎麼回事。

小胖子嘿嘿笑著說:“人保送了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後面那個考上了圓明園職業技術學院。看不上你了唄。”

“豁,保送,可以啊。”張文還是挺羨慕的。

“那可不是,以後指定比咱倆有出息。”小胖子似乎對自已的前途沒啥憂慮感,說的雖是喪氣話,但是語氣可一點都沒有那個意思。

“怎麼滴?讀了清華北大出來不打工了唄,原地渡劫啊?”張文羨慕歸羨慕,但也並不贊同小胖子的說法,好大學畢業出來的也不見得個個都成才了,普通大學出來的人還能不活了?沒見到那麼多大企業的老闆還是小學文憑不是?

小胖子懶得跟張文理論,這哥們從來不啃書也能考上大學,真心羨慕不來。

兩人約好下午網咖見就各自回家了。

小胖子萬紹江和張文是發小,兩人都是家裡獨子,從小就是鄰居,兩人的媽媽也是好閨蜜,十五歲那年,兩個好閨蜜出門旅遊結果飛機失事,兩人同時沒了媽。

兩人的父親都各自忙碌掙錢養家,因為他倆雖然不愛學習但也不惹事,學校只要沒請家長,兩個老父親就放養。

張文的父親經營一家商貿公司,左手進右手出倒手賺差價,主營專案是鋼材。

因為張父以前就是鋼鐵廠的員工,辭職下海以後一直沒斷了廠裡的關係,進貨比別人有優勢,所以賺錢能力還是很強的。

這些年靠過來的小姑娘小媳婦不計其數,但是張父都是光玩不負責的態度,所以錢是真沒少花,雖沒把人領回家轉正,但是也沒攢下多少家底,至今也只有兩套房子和一輛車,以及給張文存的兩百萬基金而已。

小胖子萬紹江的父親也是從鋼鐵廠出來的,但是領了廠裡給的賠償,萬父是個佛系的人,對掙錢並不熱衷,拿著廠裡的賠償開了一家茶室,一天天的穿著唐裝待在門店上聽著清心寡慾的輕音樂,練就了一手泡茶的好功夫。年紀不大就弄的跟個小老頭似的,崇尚吃齋唸佛,也從來不找女人。

能來茶室的女人也都是講究人,都以為萬父是為了亡妻才過成這樣,也有那熱心腸的給介紹過一兩次相親但是被萬父拒絕以後就沒提過了。

所以萬父就一直單著,加上兒子雖然成績並不優秀但也沒給自已惹過麻煩,覺得這樣的日子簡直美滋滋。

萬紹江的外公在老家有兩片茶山,雖然媽媽已經去世了,但是佛系的萬父讓外公覺得這女婿還成,每年固定給萬父供的好茶葉也一直沒斷了貨。

茶室環境清幽,老闆又像個入定的高人,所以有那就好這一口的成功人士還挺吹捧,茶室生意也就一直都還行。

兩位父親的放養政策,讓兩個小子過的也是瀟灑自在。

這次小胖子跟張文考了同一所大學,就在本省的省會城市C市郊區,從兩人所在的Z市開車過去走高速全程只要八十分鐘,坐高鐵的話五十分鐘就到了。

兩人約好了暑假先混網咖一個禮拜再安排後面的行程。

因為兩人考上了大學,兩位心大的老父親都給了不少的旅遊基金,鼓勵兩人多出去走走見見世面,都是十八歲的大小夥子了,結伴出門也不至於吃虧。

兩人也沒打算出去旅遊,兩人的媽就是這麼沒了的,非常不想英年早逝。

兩人在網咖見識了不少遊戲主播,玩的稀爛還給直播間的菜鳥傳授經驗,看的兩人拳頭都硬了。

買了啤酒加滷菜回家關上燈開啟倍投看恐怖電影,熬夜看靈異主播打著手電講鬼故事。

看著看著,那直播間的打賞跟蘿蔔白菜似的,尤其是主播還跟人連麥PK,那禮物更是一波又一波的上,在兩人看來菜雞互啄的場面不知道哪來的大款流水似的給送禮物。

兩人對視一眼,覺得就這種程度的直播,貌似自已也可以啊。

於是兩人開始合計能幹點啥,挑了那套平時不怎麼住的郊區房子,兩人從超市進了好些速食品就窩在家裡,好幾天都沒出門,屋裡泡麵盒子都快堆成了山,搞得跟末日求生似的。

兩人也沒幹別的,就是不停的混跡各大平臺的不同直播間尋找靈感,然後挨個篩選自已倆人能做直播的主題。

兩位老父親也確實心大,兒子好幾天沒回家,都以為結伴出去旅遊去了,連電話都沒打一個去問,各忙各的。

就這樣兩人折騰了一個星期,面板都白了一個度總算大致敲定了直播方向。

因為考慮到九月就要開學了,所以還是不能太另類,畢竟總不能開學就不直播了,但是大學離自家又近,每週末都能回來,所以就暫定每週直播週五和週六兩個晚上,直播內容定成靈異探索類。

兩人發現這類話題熱度非常高,直播間的網友多是又菜又愛玩的主,叫囂著要玩各種花樣,自已不敢上就刷禮物讓主播來。

錢難掙屎難吃算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們曾經在一個本城的直播間看見主播對著滿屏的禮物都哭出來了。

因為瘋狂刷禮物的榜一大哥也是本市的,要求主播去北郊廢棄的印刷廠家屬樓探險,進去待夠一個小時剛好可以下播。

但是那地方外地人不知道,本地人卻是基本都聽過不同版本的故事,沒有人願意在天黑以後過去那片地方,晚上過了七點連計程車都不去那附近。

那塊地拍賣了多少次都是流拍的結果,所以雖然現在城市裡寸土寸金,但是那裡卻始終是一片“淨土”。

主播哭著當著直播間觀眾的面開啟後臺把錢退給刷禮物提要求的榜一大哥,求給一條生路,從那天以後直接退出了直播界。

張文和小胖子兩人從小就聽著這些故事長大,大人們的主要意思是讓孩子們警惕不能去那裡,但是在孩子們聽來,就是那地方超級刺激,不去都對不起自已這地理優勢。

本來兩人暑假還安排了行程要去北郊那個地方過一夜,想了想覺得還是慎重一點,就算要去,那也得開直播去,一來可以賺錢,二來就算出點事也有網友隨時可以幫忙找外援。

兩人對這塊“淨土”的傳言是非常熟悉的,只不過版本太多,加上年齡不大,對那些陳年舊事並沒有多大的共情能力,所以好奇是有,敬畏全無。

北郊的印刷廠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是本市乃至本省都非常先進的企業,是國家機構花了大力氣引進的當時在整個國內都是領先水平的流水線。

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地方是當時這個進口專案牽頭人的家鄉,印刷廠的選址也不會落在這裡。

印刷廠剛辦起來的時候,招工要求非常嚴格,優先錄取高中畢業生,六十年代的高中畢業生已經是非常有排面的存在,可以說本市和隔壁幾個市的高階知識分子大多數都匯聚到了這裡。

計劃經濟時代,一個蓬勃發展的工廠,完全可以大力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因為這個印刷廠,方圓百里內的民生都被盤活了,以至於省裡好幾個重點專案都把廠址定在Z市,紡織廠和罐頭廠剛建成,南郊一百里處發現的鐵礦更是引起了全國範圍的轟動。

勘探之後確定礦產資源極其豐富,於是鋼鐵廠、鍋爐廠陸續建成。

Z市成為了全國重點工業城市,而本來風風火火算是領頭大哥的印刷廠在紅火了幾年後卻泯滅在了各大企業的陰影裡。

之後幾十年裡,Z市人走出去都是昂首挺胸的存在,這裡的鄉村種地的人都是上一輩的勞動人民,因為文化程度不高進不了廠才待在了鄉下種地,年輕一輩都鉚足了勁讀書就為了進廠。

並不是說進廠就能光耀門楣,而是在這個家家戶戶都有人進廠的情況下,如果自家孩子進不了廠那就是丟人,所以這裡的學校裡學習氛圍都非常的好。

人們找工作的首選是鋼鐵廠,然後是罐頭廠和鍋爐廠,然後是紡織廠。印刷廠因為粉塵過重,工人工作環境不太理想排在了最後。

而最開始得意洋洋進了印刷廠的工人本來屬於十里八鄉的能幹人,卻因此失去了進入更好的鋼鐵廠、罐頭廠、鍋爐廠和紡織廠的機會。

因此印刷廠的家屬樓裡經常上演各種抱怨的爭吵和歇斯底里的哭鬧。

其實印刷廠作為最先建起來的工廠,佔地面積很大,家屬樓也是最先修建完畢投入使用的,在其他大廠還在修建廠房,工廠員工還暫住在棚子裡的時候,他們都已經住上了小樓房,雖然面積都不大,大家還共用廁所,但是畢竟是正兒八經的家屬樓。

他們只看的到別人的好,卻看不到自已得到的好,只能說人心不足蛇吞象。

而印刷廠家屬樓的傳言就是發生在這個時間段。

家屬樓有六棟,每棟都是五層,每層十戶,每戶都是兩間房的格局,單身漢是沒有資格分房的,只有家庭成員超過四人才有資格參與分房,還得按資歷和職位排序才能分得一套。

進了院子以後的最前面一棟是一號樓,往後面依次排序,最後面一排是六號樓,一共三百戶住房還是解決了印刷廠的職工住宿問題的。

因為廁所和水房是樓層共用,廚房則是每家每戶都準備好蜂窩煤爐子擺在門口,公共走廊上一眼看去,全是各家自已找來的磚砌成的案臺,案臺下面的空間用來放各種廚房用具,找來木板做成門,晚上把熄了火的爐子和鍋、瓢盆都鎖進去就行了,不佔自家空間。

但是因為每家都是自已動手搭的案臺,一眼望去什麼樣式的都有,公共走廊也變的無比狹窄,兩人對過都要側身,遇到胖一點的只能讓一邊先過。

話說有一個姓張的小組長分到了一號樓的房子以後就把鄉下老家的妻子和三個兒女接了過來,房子只有兩間,於是用簾子隔開擺了好幾張木板搭成的床,擠一擠住下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妻子不會用蜂窩煤,跟著隔壁嬸子學了好幾次浪費了不少煤球才學會,家裡孩子又小,廠裡的託兒所還在修建並沒開始投入使用,所以家屬樓裡的孩子多到讓人頭皮發麻,家長們沒空管,凡是能走動的孩子都會被大人攆到樓下院子裡自已玩耍。

本來家屬區是用圍牆圍起來的大院子,六棟家屬樓加上不小面積的綠化帶,可惜不出一個月,綠化帶就成了菜地。

雖然都是家屬自已的辛勤耕種,但是孩子們可不管哪塊是誰家菜地,都是公共的,所以禍禍起來毫不手軟,孩子太多,院裡勤勞的大娘們又哭又鬧多次還找到了廠後勤領導那裡也不了了之也就開始了長期的對抗,熊孩子和虎大娘之間的戰鬥。

院裡的菜基本就沒有長成的時候,但是大娘們還是樂此不疲的種,孩子們也樂此不疲的扯。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漫漫警途

雲翔阿揚

玄幻:開局覺醒上古龍靈根

雷凍

蒼生跡

vv玉米粥

抗戰:從冀中平原走上熱血戰場

豆包1992

成為女帝身邊紅人後

綰月吟

餘笙漫漫不知歸途

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