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永元捷報,平南將軍凌雲收復鳳翔和秦州兩地,前後殲滅西夏騎兵三萬餘人,迫使西夏騎兵退守蘭州...”邱英才不敢遲疑,連忙將捷報上的內容說了個大概。

乾熙帝聽到收復鳳翔和秦州兩地,屁股像長了彈簧一樣,從龍椅上蹦了起來,單說此時震驚的模樣,與最初看到捷報的邱英才並無兩樣。

“你說什麼?”

“凌雲將鳳翔和秦州收復了?”乾熙帝不知道什麼時候走了過來,目光一直死死地盯著邱英才,急切的語氣足以證明他此刻的震驚。

可能是因為太著急確認這件事的真實性,乾熙帝不等邱英才回話,便快速的將邱英才準備呈上的捷報搶到手裡。

剎那間,殿內響起了乾熙帝爆笑聲。

“哈哈哈...好好好。”

“朕果真沒看錯,凌雲這小子不虧事朕欽點的徵西將軍...”乾熙帝語言中充滿了對凌雲的誇讚,與此同時還不忘給自己貼金。

邱英才聽到那些貼金的話,頓時覺得乾熙帝是真不要臉。

什麼叫凌雲是他欽點的徵西將軍?

明明是他推薦的好吧?

再者,乾熙帝擔心凌雲會像何其銳那樣,以至於凌雲率軍出征那天,乾熙帝都沒有派人送行,就像偷偷摸摸出徵一樣。

現在好了,凌雲立不世之功,乾熙帝開始跳出來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若是擱任何一個人這麼做,邱英才絕對將其罵的狗血噴頭。

奈何眼前之人的乾熙帝,就算給邱英才一百個擔心,他也不敢造次。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小李子當即向乾熙帝道喜。

邱英才這時反應過來,幽怨的看了一眼小李子,心想小李子這傢伙還真是快啊!

自己都還沒道喜,就被他搶了先。

心裡一陣後悔。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邱英才只得跟在後面道喜。

“哈哈哈,好好好,好得很吶!”乾熙帝的笑聲再次響起,與之前相比更加響亮。

“邱愛卿,凌雲能有此作為,皆是因為你的舉薦,你功不可沒。”高興是真的,但乾熙帝沒有因為高興,而忘記了邱英才的功勞。

“微臣不敢!”邱英才連忙推辭,上一次收復失地,乾熙帝也是這麼說。

邱英才的回答也是這樣,但這並不妨礙乾熙帝對他的賞賜。

“你還有洛景同,都有功,都該賞!”乾熙帝瞭解邱英才為何推辭,皆是因為推薦凌雲的人選是洛景同,而他上次並沒有給洛景同任何的賞賜,反倒將舉薦之功歸於邱英才一人。

如今卻是不一樣了,凌雲奪取秦州和鳳翔兩地的結果,可不僅僅是收復失地,相當於將乾熙帝當年吃過的虧討了回來。

甚至可以說是,將當初乾熙帝失去的尊嚴奪了回來,史書上也會將這一點屈辱抹掉。

總而言之,這是不世之功。

乾熙帝激動得根本停不下來,他已經再想該如何獎賞凌雲才好,才能讓他配上這功勞。

乾熙帝與邱英才商量了好一會,邱英才比較保守,建議凌雲官復原職,也就是恢復其鎮南將軍的官職,並且恢復凌雲當初的子爵。

結果很明顯,邱英才的保守提議,並沒有讓乾熙帝滿意,乾熙帝覺得單單官復原職,已經夠不上凌雲的不世功勞,是遠遠不夠…

邱英才見此情形,也不在說話。

其實他當然知道凌雲功勞巨大,甚至已經達到了封侯的地步,然而他怎麼可能,會願意看見一個後背頂在他的前面,再說就算他沒意見又有何用,朝廷其他人肯定也不願意。

整個朝廷,大都看不慣凌雲。

當然這並非是凌雲不好,而是凌雲不是官宦世家,又不是他們派系裡的人,最重要還是升官太快了,朝中的人怎麼會容惡毒下他?

更何況凌雲還與何家結了怨,相當於得罪了整個朝中大臣,這還怎麼玩?

各種各樣的原因,註定了凌雲的艱辛。

“此事,明日早朝再議!”乾熙帝一時間也想不出好的辦法,只能明日早朝再將這件事拎出來說,其實乾熙帝對於凌雲是否封侯,還是有一定的顧慮,因而才會對邱英才這麼說。

“微臣告退!”邱英才退了下去。

殿內僅剩乾熙帝一人,太監除外。

小李子就站在乾熙帝身邊,乾熙帝在邱英才退出去之後,就開始陷入了沉默。

時而皺眉,時而舒展,好像在思考什麼。

小李子至始至終沒有開口,甚至沒有發出一點兒聲音,因為他知道乾熙帝在思考,需要一個絕對安靜的環境,因此他一直保持沉默。

過了好一會,乾熙帝忽然扭頭道,“小李子,你說朕該怎麼封賞那臭小子?”

小李子好像早就習慣了這種情況,因此對於乾熙帝的詢問並沒有感到絲毫的慌亂,不過他還是一如既往的搖頭,表示太監不得議政。

與此同時,他還說了些拍馬屁的話。

乾熙帝早就預料會是這種情況,於是同往常一樣表示了自己的不滿,接著自說自話。

兩個人好像很默契,乾熙帝再問,而小李子再聽,一個自說自話,一個聽而不語。

“秦州和鳳翔,可不僅僅是戰功,還有朕當年丟失的顏面。”

“這等功績,難道不足以封侯?”

小李子聽到封侯二字,雖然沒有說話,但卻大吃一驚。

“你也覺得封侯的獎賞太重了?”乾熙帝注意到小李子的表情變換,皺著眉頭問道。

“陛下,他們不會同意。”小李子看了一眼殿內的侍女太監,琢磨了一下才回答。

“哼!”乾熙帝冷哼一聲。

“朕忍他們很久了,真以為朕不敢拿他們怎麼樣。”乾熙帝知道小李子再說那些人,而且從語氣中不難看出,他對那些人很不滿意。

果不其然,小李子猜的很對。

第二天,兵部揭開捷報時,乾熙帝表露了想封侯的意願,立馬遭到了六部的阻撓。

“陛下,萬萬不可啊!”

“凌雲年紀不足,資歷不足…若此時給他封侯,恐會引起大乾的動亂…陛下三思啊!”

“陛下,刑部尚書說的沒錯,凌雲年紀才二十出頭,剛過易折…望陛下三思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朝好駙馬

羅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