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狀元出身,上殿次數不計其數,因而與之前相比,這一次沒有太大的差別,反觀郭宜修等人,都是地方上的武將,在這之前,根本沒有覲見乾熙帝的機會。

所以說,除了凌雲,郭宜修等人,都是這一次入宮覲見乾熙帝,正因為如此,他們在殿內的表現,實在有些差強人意。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金鑾殿乃是大乾的權力中心,能站在這裡的人,那個不是皆位極人臣的大官,手掌權力大權,特別是站在最前面的那些人,哪怕閉目養神,身上散發出來的強大氣場,足以讓他們感到驚心動魄,加上是第一次沒有經驗,不免有些手忙腳亂。

尤其是王立沛和韓雲鵬兩人,可謂是囧狀百出,惹得朝堂上一陣竊笑,幸好乾熙帝只是淡淡一笑,並沒有追究,不然認真起來,免不了要挨史官一頓指責,嚴重時,轟出大殿。

郭宜修心態不錯,全程鎮定自若,並沒有因為是第一次覲見而感到心慌。

乾熙帝右手一抬道,“諸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凌雲起身,幾人隨即跟著起身。

緊接著,乾熙帝說了幾句勉勵的話。

再接下去,眼神看了一眼小李子,後者心神領會,點頭會意,並快步站了出來。

轉眼間,手中突然多出一道聖旨,目光投向凌雲,咳嗽兩聲,潤了潤喉,大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南夷知府凌雲,親率大軍平定大理叛亂,以及鎮壓安南王謀反有功,由南夷知府擢升為嶺南左參政,由平南將軍改封鎮南將軍,從三品,領兵五萬,加封子爵…賞金十萬,良田五百頃…欽此!”

“凌雲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墨少白跟隨凌雲鎮壓叛亂有功,晉升嶺南宣慰使,正四品,賞金三萬,良田百頃…欽此!”

“墨少白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武飛塵晉升黔南指揮同知,正四品…”

在這之前,武飛塵和墨少白等人職位都是從四品將軍,如此搖身一變,升了一級,由從四品晉升為正四品,也就是說,連續鎮壓兩大叛亂,這麼大的戰功,到頭來只升了一級。

果然沒有背景,想要晉升,是那麼不易。

反觀凌雲,文官漲一級,武官漲一級,還多了一個爵位,簡直就是人生贏家,左右兩邊的大臣聽到這個封賞,牙齒都咬爆了。

郭宜修是最後一個,只聽見小李子唸完前面的人,面色不改,以同樣聲音宣道,“郭宜修由營千總封為宣撫使,從四品。”

“郭宜修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宣撫使,從四品。

這個封賞一出,就連凌雲也震驚不已,在場所有人,連帶他自己,也只升了一級,哪怕他文武官職都升了上去,卻就只有一級,而郭宜修本來只是個六品營千總,這一升,直接飆到從四品宣撫使,怎能不令人吃驚。

怎能不令人羨慕,嫉妒恨…

凌雲震驚是真,嫉妒倒是沒有,郭宜修可以說是他手把手帶出來的人,領軍各方面確實相當的優秀,是他最值得信賴的親信,所以說郭宜修晉升越快,對他則越有利。

後面則是金鑾殿外將領們的賞賜,不過並沒有在殿內宣讀,而是由一小太監,拿著聖旨跑到殿外誦讀起來,不一會兒,殿外接連響起一陣又一陣吾皇萬歲的聲音。

從殿內到殿外,從上到下,凌雲手底下三百多個部將,一個不落,這場封賞,前後進行將近一個時辰,可以說是相當之久。

按理說,論功行賞完,便是道喜環節,朝中大臣上前打招呼,以表示祝賀,奈何凌雲實在是不討喜啊,殿內一兩百人,愣是沒一個人上前同他賀喜,不過這也在凌雲意料之中。

要是真有人上來,那才叫真的怪了。

果不其然,見凌雲獲得如此大的封賞,就有人開始坐不住,要跳出來鬧事。

乾熙帝還未下令賜宴,宴請凌雲這些有功之臣,有人迫不及待跳出來,向乾熙帝告狀。

刑部郎中常興昌,在何玉山的示意下,目光堅毅的走出,“陛下,微臣有話要說。”

“常愛卿有個事要奏,快快說來。”

乾熙帝以為是好事,語氣帶著歡愉。

常興昌走出,丟給凌雲一個冷笑,接著指出凌雲三大罪責,“陛下,臣舉報凌雲,於城外射殺莽使者團千餘人,犯下滔天大罪,鎮壓安南王叛軍時,包庇安南郭家謀反之罪,同時其為救郭家女子,不顧朝廷顏面,不顧大將風範,竟向反賊趙恆下跪…微臣請求陛下,嚴懲罪犯凌雲,以儆效尤。”

常興昌言辭誠懇,語言犀利,列舉了凌雲這段時間以來犯下的罪行,其中有兩條凌雲竟與郭家有關係,看來不僅只想對凌雲下手,還有將郭家之人拉下水來,歹毒至極。

凌雲聞言,抬頭瞥了他一眼,不用想,他知道此人,必定是何玉山的門人,不然舉報他的同時也不會帶上郭府,只有仇人才會。

“哦~是嗎?”

乾熙帝眉頭微蹙,不知道是因凌雲犯下的這些罪行,還是是聽到郭府二字,他的臉色明顯發生了變化,盯著常興昌,冷笑兩聲。

“常郎中可知,今天什麼日子?”

乾熙帝沒有順著他的話,嚴懲凌雲,反倒是問了一句,讓常興昌摸不著頭腦的話。

“這…微臣不知!”

常興昌面帶困惑,左右看了看,並沒有人告訴他,猶豫片刻之後,只好搖頭回應,正當他以為,乾熙帝要解釋時,卻發現乾熙帝直接略過了他,順勢將目光投向高安翔。

高安翔抬頭瞟去,發現乾熙帝那帶著兇光的眼神,頓時一驚,並陷入沉思,想他都沒有開口,乾熙帝為何如此看他?

沒等他思考出結果,乾熙帝開腔道,“高愛卿,你刑部怎盡用些不懂規矩之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長歌當宋

我欲乘風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