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耍的太棒了,真是耳目一新呀!”

“是啊,這耍技確實不錯。”

“已經想不起來,有多久沒有見過這麼好看的耍技了。”

“咚咚咚…”

正當圍觀的百姓們高興之際,正面迎來了一大群人,這些人個個身穿甲胃,腰間懸掛著軍刀,憑這兩樣特點,一眼就能看出其身份。

“他他們怎麼又來了,我朝的軍隊不是已經入城了嗎?”

“難道我朝的軍隊,入城並沒有將他們全部抓起來?”

“莫不是,官官相護?”

“這…這怎麼可能,我朝的軍隊,怎麼可能會對叛賊手下留情?”

圍觀人群頓時停住了觀賞,目光時不時射向正朝他們而來計程車兵,議論紛紛。

他們好像認識這些人一樣,也知道這些人的出現不會有好事。

“噓,別說了,小心遭到報復!”

“對,快住嘴,不要一萬,就怕萬一,萬一被抓起來,那將生不如死。”

由此可見,這些人的風評並不好,百姓們就連大聲說話都不敢。

隊伍中,一個士兵朝領隊之嘀咕道,“大人,那人沒找到,興許不見了。”

“找,一定要找到他,如果讓他跑了,後果不堪設想。”

領隊之人面色陰冷,說話語氣冷如粹兵。

“是。”士兵只能硬著頭皮點頭。

領隊這時又道,“通通給我散開,就算掘地三尺,也要將人找出來。”

“是!”

隊伍散開,不斷搜尋者好似在找誰。

“你們說,他們再找誰?”

“不知道,這個關鍵時候,他們竟還敢明目張膽搜尋,看來我朝的軍隊入城,並未給他們造成一點影響。”

“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禮物夠厚厚重,他們依舊能安然無恙。”

其中一人憤慨道,“是啊!以前聽說打仗的將軍,獨獨愛這金銀珠寶以及女人,曾經聽到這話,我不以為然,甚至不屑一顧,覺得我朝打仗的將軍,就應該救國家於危難,救百姓於水火,怎能痴迷這種庸俗之物?”

長嘆一聲,閉上眼睛,無奈道,“如今看來,金銀財寶及女人,誰人不愛呢?”

這時,一名士兵走了過來,大喝道,“你們幾個,在這嘀嘀咕咕什麼?”

士兵臉一黑,冷凝著目光走了過來,剛剛嘀咕的幾人嚇得渾身打抖。

幸好有人站了出來,賠笑道,“軍爺,我等幾人並沒有說什麼,只是在看他們雜耍,因為看得津津有味,才忍不住嘀咕了幾句,就是這麼個事,小的們望軍爺見諒。”

說著,手揣進懷裡,掏出了幾兩銀子,一臉賠笑的放到士兵手中。

士兵接過銀子,在手裡掂了掂,發現挺有重量,立馬換上了微笑。

“行吧!說說笑笑,這怎麼不可以,只不過不要嘀嘀咕咕,讓人聽了誤會。”

眾人立馬笑著恭維道,“是是是,軍爺說的極是,我等受教了。”

士兵突然拿出一副畫像,盯著他們,心不在焉道,“對了,你們有沒有見過這個人?”

“這…沒有。”

眾人搖了搖頭,表示沒有。

只是他們沒有注意到,其中一人,見到畫像時,臉色一白,像是受了驚嚇一樣,而後迅速低頭,這才沒有讓士兵發覺。

士兵沒有意外,畢竟他也不覺得,這幾個人能發現什麼,也不過是隨口一句話,於是回答道,“沒有看到就算了,如果你們中,有誰見過這個人,告訴我們,重重有賞。”

眾人連忙回應,“是是是,軍爺放心,我們見到,一定會第一時間稟報。”

士兵聽到這話,也不再說什麼,轉身就離開了。

“呼,走了嗎?”

士兵離開後,眾人拍了拍胸口,緊張道。

“走了。”

“你們說,他們找畫像的人要做什麼?”

“誰知道呢?”

其中一人出瞪著眼睛,正是剛才感到驚嚇的那人,這人叫歐文光。

歐文光驚訝道,“你們都不知道嗎?”

歐文光一開口,立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怎麼,歐文光,你清楚?”

歐文光看向許達聰,閃著眼睛道,“不敢說知道,告訴你們,剛剛那畫像上的人,只要是靈山縣人,或是在靈山縣待時間長的人,就一定知道。”

許達聰驚訝不已,怪異道,“這,這怎麼可能,我為何不清楚?”

“你呀!”歐文光搖了搖頭,“你們幾人到這沒有多久,不知道也正常。”

胡文藝追問道,“文光,快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

歐文光遲疑了一會,緩緩說道,“這件事說來話長,簡單來說,剛才畫像上的人,乃是我們靈山縣首富的兒子。”

“周府,你們聽說過吧!”

眾人忙回應道,“知道知道。”

歐文光嘆息道,“可惜,可惜啊!按理說這周家有錢,卻沒有為富不仁,平日裡反而樂善好施…常言道,好人有好報,周家這等樂善好施行為,理應有好報,長命百歲才是,哪曾想這叛賊進城後,這周家第一個遭了殃,家產沒了不說,這周府分崩離析,最恐怖的是,周家人也不知所蹤…”

胡文藝難以置信,嘀咕道,“這…怎麼會這樣,不是說好人有好報嗎?”

歐文光嘆息道,“好人是有好報,只可惜周家遇上了叛賊,據傳聞,說是因為叛賊裡面有周家的仇人,所以才會如此。”

“仇人?”

許達聰不解道,“你剛剛不是說,周府想來樂善好施那?”

“這樣的大善人,為何會有仇人?”

丁建華也好奇道,“是啊,歐文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望著眾人好奇的目光,歐文光頓了頓,不一會陷入了沉思,似乎想起了什麼。

良久,歐文光抬頭,輕聲嘆了口氣。

“這事啊,怪不得他人,要怪就怪那些人實在太可惡,人心隔肚皮啊!”

“周府主人周大福,這人心腸好,心眼子也很好,喜歡慷慨解囊,救濟他人,特別是靈山縣考取功名窮酸的書生,或多或少,都有收穫他的恩惠,壞就壞在這裡,有人人得了周府的好處,銀子用完了,就上門討要。”

“一次兩次,不足為奇,次數多了,就引起周大福兒子周守富的反感,並指責、大罵這些人不要臉,身為讀書人,只會想別人開口討要銀子度日,而且這些人好吃懶做,也不思考取功名,不過是接住考取功名的名頭,跑到周府家裡討要銀兩罷了。”

“據說不少人,都曾被周守富周少爺派護衛打出去…恰巧這一次叛軍入城,有一個曾經被周少爺轟出周府的人,接下來的事,你們大概都知道怎麼一回事。”

“啊~這…原來如此。”

“這些人,實在是可惡!”

“拿了錢,受了周府的恩情,竟然反過來恩將仇報,可惡,實在是可惡!”

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吶!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亂世:一個酒鬼書生的逆襲

暮上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