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凌雲感嘆這件事,就這樣草草結束的時候,卻發生讓人大吃一驚的意外。

原因是當大莽使者知道,大乾要讓殺人兇手向死者家屬賠款道歉,這本來無可置否,大莽使者也都同意。

話說殺人兇手賠禮道歉完之後,原本這事就這麼結束,兩方也不會再有爭議,然而事情就是這麼突然,那兇手走了兩三步,竟然回過頭大言不慚說了一句讓人憤慨填膺的話。

究竟是什麼話,會翻起龐大的浪花?

原來那廝臨走時竟然還不忘說了句,引起眾怒的話來。

“區區兩條賤命罷了,不就是賠點錢嘛?就算老子將另外三人一同殺了,這點錢老子賠得起,大乾的賤民罷了,死在多也沒事。”

“哄…”

此話一出,圍觀的百姓咬牙切齒,那兩家死者家屬,壓制不住心中的怒火,頃刻間衝上去,想對殺人兇手出手。

那人之前面對五人都能殺兩人,功夫自然不在話下,所以死者家屬衝上去,並未能耐他何,還被那人反手給踹飛了。

都說死者為大,然而死者的屍體還在這兒放著,這人竟然還敢口出狂言,這讓本就心有不服的百姓如何能忍?

再者他們本來就對大莽人心存敵意,殺了人還嘲諷,現如今竟然還要行兇,於是乎他們那裡顧得那麼多。

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起磚塊,操起木棍…反正就是有什麼拿什麼,不顧一切地衝上去,想給那五個大莽使者就是一番教訓。

世事難料,百姓雖然義憤填膺,但拳腳功夫相對於大莽使者,就有些不堪入目。

且不得不說,這些個大莽使者還真是有些拳腳功夫,二三十個老百姓衝上去,不說奈何不了他們,反而被他們反打,楊廷和身邊就帶著幾個文官,想要阻止,可是根本攔不住。

擋在雙方中間,幾人還被踹了幾腳,見勢不妙只能躲到一邊去,吩咐下面的人去叫軍隊。

五個人,面對二三十人,一時間還能不處於下風,大莽的實力毋庸置疑。

可當軍隊來的時候,禍事已經造成,那殺人兇手腿腳被打斷,然而大乾的百姓傷了十幾人,還有一個重傷不治而亡。

此事一出,乾熙帝震怒不已,顯然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賠款道歉就能解決的事。

乾熙帝緊急召開朝議,百官站在下方,能明顯感受到乾熙帝的怒火沖天。

乾熙帝目光一掃,不怒自威,身上散發出來的寒氣逼人,冷冷道,“說吧!此事如何解決?”

面對乾熙帝的怒火,百官不敢言語,然而卻又不怕死的站了出來,大言不慚道,“陛下,以微臣之見,全都是那群不知死活的百姓惹出來的事,只要將他們全部押入大牢,關上幾天即可安撫大莽使者的怒火。”

這人真是前面與凌雲爭執的高建安,此時他迫不及待站出來的原因,是想在乾熙帝面前留個好印象,要不然前面也不會站出來呵斥凌雲,現如今見到無人說話,自然而然地也想要表現一番。

高建安以為乾熙帝生氣,是因為百姓毆打大莽使者,因而他一站出來,便將挑事的苗頭推到百姓身上。

只是他話音剛落,高安翔就絕望的閉上了眼睛。

上方乾熙帝,瞪著眼睛,眼裡冒煙,但還是壓制著心中的怒火,沉悶道,“你的意思是說,這事全是百姓們的過錯,是因為他們無事生非,才會造成這等局面?”

破天荒發現乾熙帝沒有暴怒,高建安還以為是乾熙帝認可他的話,心中一喜,脫口而出道,“陛下,正是如此,倘若不是那些賤民惹是生非,這事也就過去了,我朝也不用滿足大莽增加歲貢的要求,可謂是一箭雙鵰的好事!”

乾熙帝再度問道,“你的意思是說,大乾的百姓死了,以至於我大乾不用同意增加歲貢一事,是一箭雙鵰的喜事?”

“陛下,微臣覺得正是,區區三個賤民,就能換來大乾的顏面,讓我們大乾不戰而屈人之兵,那是他們的榮幸…”

“放肆!”

百官脯倒,齊道,“陛下息怒!”

然而高建安卻不覺得自己說錯話,在他看來,三條賤民的性命,就能換來邊疆的和平,這簡直就是一大喜事,何樂而不為!

就這樣,高建安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息怒?你們教朕如何息怒?高建安這等言論都能說出來,呵呵…看來在你們心中,我大乾百姓的命,不是命,反而大莽使者的命,才能算作命。”

“拿著朝廷的俸祿,卻為大莽賊子開脫,朕今日若是不給你一點教訓,我怕這大乾的朝堂都要變成大莽的朝堂了,我怕你們一個個都忘了自己是大乾的人。”

乾熙帝大喝一聲,“來人啊!革除高建安的官位,給我拖出去,重大五十大板,扔出去…”

高建安一臉迷糊,這是什麼情況,他難道說錯了嗎?

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

早朝刑部尚書說的也是一類的話,為何他沒事,如今乾熙帝卻要拿他試問?

雖有不服,但卻不能說,只能不停地磕頭認錯,一邊哭一邊求饒道,“陛下…陛下開恩啊!陛下…陛下,微臣知罪…陛下,臣知錯了陛下…”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囂張太子爺

晚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