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值之後,凌雲宴請幾人吃飯,這幾人無非就是無非就是馮良吉等人,二愣子也在,還有一個,那就是趙玉龍。

原本一頓飯,花不了幾個錢,只是帶上了趙玉龍,就變得不一樣,那廝是真會吃,由他挑選的地方,環境和服務異常好,贏得了他們的讚譽。

只是當買單的時候,凌雲臉都黑了,一行五個人,花了五百兩,弄得他回家,鬱悶了好久,對於趙玉龍的不喜,更上一層樓。

有句話叫做相愛相殺,生活有時候也是這樣,就好如你最近討厭一個人,那麼你與他相處的時間格外多。

邊疆解除了威脅,乾熙帝直接下令將殺害大乾百姓的使者砍頭示眾。

凌雲沒事,就跟著湊上去看了一下,就這一下,因為場面太血腥的原因,讓他好幾天沒睡好吃好。

困惑的是,他不明白這等血腥的場面,為何這麼多老百姓旁觀,更讓他鬱悶的是,有些人還看得津津有味,當場歡呼吶喊,看來還是自己的承受能力有限。

自大莽使者走後,乾熙帝又回到最初的狀態,投入到女人的溫柔鄉里,偶爾上朝,偶爾溜出宮外。

其實凌雲也能理解,這段時間乾熙帝一直繃著根弦,現在威脅終於解除,放鬆一下實屬正常,至少在他看來這種現象很正常,畢竟沒人能一直保持打雞血狀態,哪怕是聖人。

也就是這樣的情況下,凌雲就好像被乾熙帝遺忘一般,掛著個侍讀學士的名頭,整天在翰林院無所事事,原本對他丟擲橄欖枝,想要拉攏他的各方勢力,隨著時間推移,也相繼將他遺忘。

這對於凌雲來說,無異於是個好訊息,因為與那些人打交道,實在太累人,就叫說話都要思慮再三。

沒有事,他閒暇之餘寫寫小說、看看書,王成運和馮良吉兩人怕他多想,沒少到他這兒來開導,說是開導,他怎麼感覺這兩人一上一下,是來騙取他的茶葉,因為每次來,都想方設法,想要將他藏在抽屜裡的茶葉一掃而空。

要不是他心有警惕,分開存了點,茶葉一早被這兩人哄騙光。

即將進入六月,天氣越發燥熱,雖然沒有後世那種高溫,沒有空調,當值或是睡午覺的時候相當遭罪。

按理來說,這種溫度雖然有些燥熱,但還不至於達到自燃的城府。

緣於進入夏天,特別是跨入六月,乾熙帝本要去避暑,但不知道什麼原因,避暑莊子裡的房屋突然著了火。

不得已,乾熙帝只能推遲去避暑的時間。

避暑山莊重建,自然是要花錢,而且這個錢還只能內帑出,因為避暑山莊原本就是乾熙帝的宅子,再加上國庫沒錢,也只能讓乾熙帝自己出。

要是國庫出錢重建,這事鐵定沒什麼,該誰承建就是誰承建。

只是由內帑出錢,這就變味了,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個美差,再加上俸祿沒發,自然就想把這美差攬在自己部門上。

實話說,重建避暑山莊雖然是件美差,但凌雲的部門是翰林院,就算八根杆子打,也輪不到翰林院,因為這本就不是他們所能承辦的差事。

然而不知為何,這是莫名其妙的變成了翰林院的差事,得知這個訊息,凌雲震驚萬分,愣了好久才消化這個訊息。

要說翰林院全是讀書人,你說沒事攬這苦差事幹嘛?

是的,六月的天,攬下這事,必須要派人去監工,自然而然也就要曬太陽,反正凌雲就是不看好這差事,在其他人眼裡,這是美差,落在他心裡,這就是名副其實的苦差事。

說到底,為何凌雲知道這件事,還不是因為攬下這事,翰林院卻沒人會做木工,下面的活自然有木工來做,可是他們這些人,那個不是自命非凡的讀書人,何時學過木工。

這下子好了,差事攬了下來,偌大的翰林院,卻找不出懂木工的監工。

王成運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逢人就問懂不懂木工。

見到王成運這幅模樣,凌雲於心不忍,心裡雖極其不願淌這趟渾水,但眼下好像只有他懂木工。

會木工一事,倘若他不說,整個朝廷無人知曉,畢竟這門手藝,他還是小時候同爺爺凌大山學的,時至今日,已經不知道多少年沒有做過類似的活。

想起木工手藝活,不由聯想到凌大山,逝者已逝,凌雲的心裡不免有些感傷。

當凌雲將自己會木工的情況,說與王成運聽,後者激動萬分,緊緊抓著他的手,眉宇間流露出感激之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子彈飛到異界聯邦

持械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