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夷府這邊,自從兩個小孩來了之後,凌雲臉上倒也多了些許笑容,除夕夜與郭宜修還有林娟麗等人,一同吃了個年夜飯。

大年初一,凌雲並沒有睡懶覺,而是起了個大早,給府上每個人封了紅包,發紅包的時候,府上的人都覺得很是新穎,可是接紅包的速度絲毫不猶豫,並送上吉利的話。

這還沒完,收到紅包之後,他們覺得很是新穎,於是有樣學樣,互相封紅包,這個紅包的套路,就這樣讓他們玩的樂此不疲。

大年初四這天,讓人有點意外,意外於土家堡竟然會派人過來拜年,而且裝了幾大馬車的東西,這些東西更加意外,因為大都是山裡的野味,如山裡的野豬,野鹿…還有虎皮,鹿皮等等,後世只能在電視上,或是動物園裡見過這些東西,沒想到,現在竟能親眼目睹,雖然都是已經殺死的,但屬實是意外之喜。

這些東西可是好傢伙,吃慣了家常菜,凌雲非常喜歡這種,因此並沒有拒絕,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點,其中最主要的是覺得,土家堡的人費盡一番辛苦,帶著熱情來,如果他拒絕收的話,會澆滅他們心中的那股熱情。

熱情款待了土家堡的來人,吃完中飯他們就又趕回去了,至於怎麼回禮,這個不需凌雲親自操勞,直接扔給大總管,讓他去頭疼吧!

春節一過,轉眼就到了播種的季節,為了讓南夷府各縣的百姓有個好收成,凌雲在各縣百姓的土裡修建了大風車,主要用於百姓們的田地灌溉,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田會幹旱。

同時在廣信城與各縣縣城之間,修建了水泥路,方便於縣城與主城之間的交往,當然這其中有部分是出於自己的私心,因為將馬路修好之後,可以讓他的生意更加便利。

說的高尚一點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倘若說得通俗一點,俗套一點,那就是要讓自己的生意徹徹底底掌控南夷府,就算將來自己被調走了,自己的生意也能在南夷府紮根,不受到一絲的影響。

修馬路乃是一項大工程,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完成,因而修建廣信城到各縣城的馬路,以及到省城的馬路,用了整整一年時間,並非說修馬路要用一年的時間,而是要有相應的銀子做支撐,所以在此期間,一邊修馬路一邊轉銀子,足足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將其建成。

一年之後,也就是凌雲來到南夷府的第二年,廣信城內店鋪林立,城中的馬路更是四通八達,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又一年,凌雲做了統一的規劃,將廣信城打造成了嶺南省最富裕繁華的城池,就連王明志到了之後都讚歎不已,產生了想要入駐廣信城的念頭,可是卻又不好意思開口。

王明志萬萬沒有想到,凌雲竟然有這等通天的本領,這個本領並不單一指的是,將所有的生意遍佈嶺南省各地,而是捨得將賺來的錢用於改變南夷府,用於南夷府的百姓,真正做到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是何等的魄力?

南夷府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凌雲,他成立的南夷商行,籠罩南夷府所有的產業,衣食住行,只要是百姓們用得到的,大都與他的商行有關,就連食用鹽也在他的管控之下。

說到鹽,無論在哪個地方鹽都是百姓的必需品,這是一個暴利行業,因而他還專門開了一家制鹽廠,利用後世的蒸餾製鹽法,製造出這個時代沒有的細鹽,壟斷了嶺南省的鹽道。

幸好這是凌雲的產業,如若不然,早被王明志給搶了過去,因為大乾百姓用的鹽都是粗鹽,只有富裕人家才有少量的細鹽,而且價格貴的要死。

說是細鹽,但在凌雲眼裡,這種鹽與後世的粗鹽並無兩樣,只有他的鹽場製作出來的細鹽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細鹽。

不得不說,兩年的時間,能將所有的產業籠罩著嶺南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並且還派人送了七百萬兩紋銀到京城,交給了乾熙帝。

當前乾熙帝,見到凌雲派人送來的七百萬兩銀子,大吃一驚,暗道這小子,竟真的能給他賺這麼多錢,雖然兩年的時間,並沒有賺夠一千萬兩,但是七百萬兩銀子放在他面前的時候,那剩下的三百萬兩,顯得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更何況距離三年之期還有一年,他相信以凌雲的本事,一年的時間,再次送上三百萬兩,也只是小事一樁。

凌雲從來不會做虧本的買賣,他雖然派人送上了七百萬兩紋銀給乾熙帝,但怎麼可能只單單送上而不提要求呢!

為了自己的生意能夠打入別的省份,凌雲開口向乾熙帝,討要了一道聖旨,還有一塊令牌,這兩樣東西主要是用於他生意擴散,如果秦永安將生意入駐到別的省份,遭到當地官員的惡意阻攔或是霸佔的時候,只要拿出令牌來晃一晃,就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凌雲是個懂規矩的人,他並不打算將自己的生意遍佈全大乾,只是打入了與嶺南相鄰的兩個省份,也就是湖廣省以及福寧省。

再往前,就不敢再繼續了,因為以他的能力,做到這一步已經是極限了,而且在湖廣和福寧兩省的生意,並不像在嶺南那樣廣,只不過佔據了一部分。

因為哪怕有乾熙帝撐腰,但如果不給別人活路,湖廣和福寧兩省當地的豪紳,便會對他的生意群起而攻之,哪怕是兩敗俱傷,也不會讓他安心發展,倒不如以和為貴,能賺點是一點,以後有機會在慢慢蠶食。

第二年的夏天,距離凌雲的任期只有半年之久,凌雲閒來無事,駕著馬車,逛了一遍整個南夷府,感受一下南夷府百姓的生活,一路走來,他發現如今的南夷府,已經沒有當初那種窘迫的狀況,心裡甚是欣慰。

與此同時,他在心裡感慨,不知道任期一到,乾熙帝是否會將他召回京城,或是將他調往別的地方,這些他都不得而知。

將剩下的三百萬送往京城的時候,凌雲去了一封信,請求繼續留任南夷府,按照路程的時間,等他回到廣信城的時候,去往京城送銀兩的人也該回來了,到時候是否繼續留任,就只能看乾熙帝的意思了,為此,他還多加了兩百萬,也就是給夠三百萬,又另增了兩百萬。

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想乾熙帝能繼續將他留在南夷府,如果調往京城或者調往其他地方,那麼一切都得從頭開始,而且他的三萬部下該何去何從,這也是一個讓他為難的地方。

哪怕乾熙帝讓他升職,但如果升職意味著要卸掉南夷軍三萬部下,那他寧願在這裡繼續當他的知府,如果能將三萬部下帶走的話,那他至少覺得,這不算是一門虧本的買賣。

別看南夷軍只有三萬人,但南夷軍的武器裝備以及戰鬥力,絕對不弱於大乾王朝任何一支軍隊,哪怕那支軍隊的兵力高出兩倍兵力於南夷軍,凌雲仍然覺得他們有一戰之力,而且是利於不敗之地。

這種自信,源於自身的實力。

果不其然,當凌雲的車駕到回到州衙府的時候,派往京城的人已經回來,原以為他會帶來好的訊息,卻沒想到,帶回來一個讓他震驚不已的訊息,而且他不知道這個訊息,是好訊息還是壞訊息,這個訊息就是大理國叛亂了。

乾熙帝拿到錢,只對他的人說了一句辛苦了之類的話,就讓他下去了,至於信,送上去倒是送上去了,只不過他的人在京城等了將半個多月,依舊沒有等來乾熙帝的口信,也沒有要召見的意思。

臨走時,只讓宮裡的太監帶了一句話,那就是待定,顧名思義就是先等著,具體怎麼樣日後自然會見分曉,他的人一聽,只好帶著這個不好不壞的訊息回來了。

大理國原本是大前的一個附屬國,大理國其實是大理王在統治,而大理王其實是大乾親自委任的,說來也巧,這大理王第一任王,乃是隨大乾高祖皇帝南征北戰的將領,高祖皇帝念其功高,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於是破例封了異姓王,也是大乾唯一一位異姓王。

至於為什麼會將他封為大理王,而不是其他王,原因在於大理原本是一個國家,高祖皇帝建立大乾的時候,大理國還處於反抗中,高祖皇帝大手一揮,讓大理王段承恩領兵平叛大理國,段承恩將大理國攻下之後,擔心高祖皇帝會收了他的兵權,於是就在大理國駐紮了下來,高祖皇帝對此也無可奈何,只好封了他一個異性王,讓他管理大理國。

沒成想大理國竟然反了,並且主動攻打大乾的城池,其實大理國出兵,只是想將石城納入自己的等地,誰曾想這一打,發現大乾的軍隊腐敗不堪,沒有一點戰鬥力,見此情形,大理王生出了異樣的想法,短短一個月之內,連克大乾十五座城池。

開戰短短兩個月,黔南五郡盡失兩郡,照這種情形下去,其餘三郡岌岌可危,無奈,黔南巡撫上奏朝廷,請求派兵鎮壓大理敵軍,恢復黔南兩郡失地。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樸浦新的新書

樸浦新

大秦帝王嬴政之永生

愛吃白菜飯糰的明哲